朝樂蒙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 201620)
在蒙古國的投資來源國中,中國是重要的一部分,蒙古國豐富的礦產資源吸引了中國的目光,因為中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源,而蒙古國可以滿足中國的需求,所以中國在蒙古國的投資呈現出了上升的趨勢,而中國在蒙古國直接投資會對兩國經濟產生哪些影響,影響多大,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文試圖通過構建模型來分析一下中國在蒙古國投資與中蒙貿易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促進中國在蒙古國投資的建議。
在蒙古國經濟發展中,礦業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國家也非常重視外國對蒙古國礦業的投資。2018 年礦業占蒙古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8%,占出口的90%。從如圖1 所示的外國投資者對蒙古國的總投資額與礦業投資額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投資都流向了蒙古國的礦業領域。在2012 年蒙古國總吸引外資822 百萬美元,其中礦業占到了573.4 百萬美元。然后呈現下降的趨勢,到了2016 年出現反彈。2018 年吸引外資857.8 百萬美元,其中礦業投資606.3 百萬美元。

圖1 外國對蒙古國總投資額和礦業投資額比較(單位:百萬美元)
從中國對蒙古國的投資額來看,中國對蒙古國的投資波動性很大,如圖2 所示,在2013 年,中國對蒙古國投資為3.88 億美元,2014 年為5.02 億美元,而到了2015 年為-0.23 億美元,到了2017 年為22.93 億美元,可以說中國在蒙古國的直接投資額呈現出了很大的波動性。

圖2 中國對蒙古國國直接投資流量(單位:億美元)
從中國跟蒙古國的經貿關系來看,兩國貿易呈現出了不斷增長的趨勢。從如圖3 所示的中國跟蒙古國之間的貿易量,可以看出基本表現出了上升的趨勢。

圖3 2007—2018 年中蒙貿易概況(單位:億美元)
在了解了中國對蒙古國的投資和中蒙貿易之后,我們要分析一下中國在蒙古國投資會對兩國的貿易產生哪些影響。本文將通過定量分析對部分分析結果進行驗證。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回歸分析方法,因為中國最新的數據統計對蒙古國的投資還不完全,而且當局的投資總額還不足。因此,本文的實證分析只分析中國對蒙古國直接投資對中蒙兩國總體貿易規模的影響,不再分析其對貿易結構的影響。主要從出口效應和投資進口效應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對這兩種效應的比較,分析了中國對蒙古國直接投資對中蒙兩國總體貿易規模的影響,給出了直接影響和滯后影響的效應。
本部分將在中蒙雙邊投資貿易一體化相關統計數據的基礎上,采用Eviews 軟件和Grainger 因果關系檢驗,進行實證分析。在整個實證分析過程中,共有五個變量:中國的礦業直接投資流量(IF)、中國與蒙古國的雙邊貿易總額(TN)、中國對蒙古國的出口貿易額(EX)、中國對蒙古國的進口貿易額(IM)和中國對蒙古國的貿易逆差(XM);選取的樣本區間為2007—2017 年,共計11 組。由于原始數據容易受到異方差的影響,所以對所選數據的對數變換,即In(IF)、In(TN)、In(EX)、In(IM)和In(XM),使得所選數字序列的趨勢線性化。
由于本文所使用的數據是時間序列數據,為了避免由于數據的不穩定性而導致的偽回歸,保證實證分析的有效性,在進行實證分析之前需要對數據的穩定性進行檢驗。本文采用的測試方法是單位根測試法。使用Eviews 軟件測試In(IF)、In(TN)、In(EX)、In(IM)、In 的五個變量(XM),得到表1 的試驗結果。從零階檢驗結果來看,五個變量的ADF檢驗統計量均大于5%的臨界值。這意味著它們都是零階非平穩數據,因此有必要繼續進行一階差分并進一步檢驗合格,進一步發現In(IF)、In(EX)和In(BO),In(XM)四個變量在一階差分后均小于5%的臨界值,屬于平穩序列,一階差分后變量In(TN)仍不穩定。同階穩定性是協整分析的前提。CXM 中的變量In(IF)和In(EX)、In(IM)都是一階平穩序列,因此可以相互進行協整分析,而變量In(TN)不能與變量In(IF)協整,因為一階不穩定。

表1 單位根檢驗結果
協整檢驗主要用于分析時間序列中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在前一部分的穩定性檢驗中,(IF)、In(EX)、In(top)和In(XM)變量都是一階平穩序列,滿足協整檢驗的要求。如果In(If)和In(EX)、In(If)和In(IM)、In(If)和In(XM)三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則變量與其他三個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比例關系。接下來,我們將詳細介紹基于Eviews 軟件協整檢驗結果的分析。

表2 協整檢驗結果
在5%的顯著水平下,在r=0 時,In(IF)和In(EX)之間的跟蹤測試值大于臨界值(19.96962M5.49471),小于臨界值(1.612530<3.841466)atr=l,說明兩個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In(IF)和In(top)之間的跟蹤測試值大于臨界值inr=0。在臨界值(10.289 03>3.841 466)時,兩個變量之間存在一個以上的協整關系;In(IF)和In(XM)之間的跟蹤檢驗值大于臨界值。In(IF)與In(EX)、In(IM)和In(XM)時間序列變量一致。
在前一節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蒙直接投資與中蒙雙邊貿易變量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在這一部分中,將運用回歸分析進一步研究中國在蒙古國的直接投資,如何影響中蒙貿易。考慮到對蒙直接投資對中蒙貿易發展的滯后效應,在建立模型時考慮了滯后階段的投資效應。

表3 回歸結果分析
對2007—2017 年中國可能對蒙古國直接投資和中蒙雙邊貿易進出口額進行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下:

由上述回歸方程可知,蒙古國與中國進出口貿易正相關。中國對蒙古國的直接投資每增長1%,將導致中國從蒙古進口增長0.626 510%,中國對蒙古國的直接投資流量將增加1%,這將導致中國對蒙古國出口增長0.175 003%。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中國對蒙古國的直接投資帶動了中國和蒙古國進出口貿易的增長。
通過實證分析,我們知道了中國對蒙古國直接投資與中蒙雙邊貿易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在隨后的回歸分析中,對直接投資的出口效應和進口效應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中國對蒙古國直接投資對中蒙貿易規模有正向影響。因此為了促進中蒙貿易的發展,需要引進更多的中國企業到蒙古國投資。
作為蒙古國來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進行完善。第一,穩定國家政治環境,政治和政策的頻繁變化成為蒙古國吸引外資的障礙。蒙古國正經歷一個充滿挑戰和陷阱的艱難關鍵時期,維護蒙古國的政治穩定是當務之急。為中國的投資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第二,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外國企業投資中,一個重要的條件是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以方便投資。目前蒙古國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后,大大限制了兩國投資和貿易的發展,發展道路交通是蒙古國發展國內經濟,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的重要途徑。中國對蒙古國的投資不僅是投資在礦產行業,也可以是投資在交通行業,這樣能帶動中蒙貿易的發展。第三,完善法律規范。蒙古國目前處于法律的修訂和完善期,所以法律經常變動,給外國的投資者帶來很多不變,所以蒙古國應該積極完善立法,保障法律的威懾力和穩定,同時使法律自上而下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規范投資者在蒙古國的投資行為,保證他們的經濟利益。第四,加強中蒙之間的文化交流,讓兩國人民相互了解,解除誤會,這樣有利于促進中國在蒙古國的投資。總之,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得出結論中國在蒙古國的投資會促進兩國貿易的發展,對于蒙古國這樣一個相對封閉和落后的國家來說,吸引中國資本,加強與中國的貿易是蒙古國走向經濟繁榮的有效手段,所以蒙古國應該把握好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吸引中國資本,為實現兩國的共贏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