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捷
摘要:大學生創新創業是當今大學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社會價值,是大學與社會交融的交接點。本文從法律視角,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等內容進行梳理,提出了大學生創業之中法律意識培養的具體措施,盡可能避免因法律意識、法律知識的缺失而讓大學生創業陷入危險境地。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法律意識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思潮和新背景下,各個領域掀起了創新創業的高潮,涌現出新的創業景象。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和總要基地,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必不可少。許多高校把創新創業類課程作為線上和線下課程植入到課程計劃之中,成為通識類課程,并通過學分進行認定。同時,高校也鼓勵越來越多的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法律意識是至關重要的,既可以規避學生的風險,也可以讓學生懂得如何法律來保護創業。
一、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法律意識培養的重要性
(一)增強大學生創業中的法律意識。盡管近年來,全國各種創新創業技能大賽顯示,大學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的意識有了加強,呈現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學校經費投入和相關的培養措施有了明顯的改善。但在具體的創業過程中,許多大學生仍然在創業中四處碰壁,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少學生受到教育體制和專業背景的限制,自身缺乏創業的整個系統和規劃、基本的法律意識,在經營過程中往往忽視法律在創業風險防范中的作用,這導致一旦遇上創業糾紛時很難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利。這體現出法律意識缺失。因此,加強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知法懂法的能力。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國家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嶄新的成績和明顯進步,但要全面實現依法治國的實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學生肩負祖國未來建設的時代重任,個人綜合素養、法律覺悟和法律素養高低,直接影響國家未來的發展需要。因此,作為大學培養人才,必須深化對人的培養,使其在國家法律的范圍內、允許的法規下進行創新創業活動,養成法律規矩意識,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終身遵循依法治國戰略準則。
(三)助推大學生創業之路。創新創業行動必須建立在國家允許的法律范圍內和社會創新創業的社會準則之下。這就要求廣大學生必須了解和懂得相關的法律法規條款,以便規范創新創業的行為。比如《知識產權法》《勞動法》《合同法》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領域對創業者進行了具體明確的規定。如果學生在創業中無視或者忽略了這些法律法律的規定,那么就可能使自己和團隊的創業之路受到阻礙。相反,了解和懂得利用這些法律,將會助推學生創業之路。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的主要法律風險
(一)合同的法律風險。合同牽扯雙方、多方的合同關系,涉及大家各自的利益,合同稍為忽視,將會帶來給自己和創業團隊帶來諸多不利。就其合同本身容易存在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資格審查風險。在簽訂合同之前,應該合同主體進行履約能力、行業資格、法人資格、信譽等進行詳細的審查和判斷;(2)合同不在法律保護范圍內的風險。我國相關法律有明確的規定,任何合同都必須是在法律范圍之內,具有法律效力,否則不受到《合同法》的保護;(3)合同履行風險。簽訂的合同要素要詳盡,履行合同的方式、期限、地點等都要明確,合同雙方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等要具體;最后,解決爭議的風險。合同中的爭議內容和環節要準確表達在合同內容之中,避免引分歧產生爭議風險。
(二)創業注冊和審批的風險。我國在公司注冊和審批有明確規定,大學生在選擇創業形式、創業規模之后要進行共商注冊,接受共商行政部門登記,創業者辦理創業手續,只有通過當地共商行政部門的審批之后才具有法律效力。這就要求創業者要熟知這些流程和程序,避免創業審批風險。
(三)知識產權和資金借貸的風險。知識產權法對知識產權有詳盡的規定,尤其是軟件、信息、專利等領域,容易引發只是產權的法律風險。如果大學生不懂得何謂知識產權,那么在實踐創業之中,容易引發知識產權帶來的法律糾紛。此外,大學生在創業中容易造成資金信貸風險,如網絡貸款被套,高利益貸款,讓創業者陷入更大的經濟危機。
三、培養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的途徑
(一)課程體系的完善。創新創業板塊課程在大學人才培養方案中逐漸單列成型,但涉及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內容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之中加以植入,從課程內容、教學環節等入手,采用案例分析,形象直觀地梳理學生的創業法律意識。
(二)構建大學生創業法律法規制度。隨著創新創業人群和規模的擴大,各種風險也在增長,抓緊制定相應的法律制度和法規,能夠為創業者保駕護航。作為大學,制定相應的指導意見、風險防范體系等配套制度,可以解決更多學生的后顧之憂。
(三)樹立廣大學生正確的創新創業法律理念。大學階段,學生的專業化比較強,學科之間的交叉知識薄弱,而創業更多的是專業知識的體現,而法律意識培養更多體現法律學科知識的積累。因此,這就要求創業者既要具備專業的知識體系,也要具備防范風險的法律學科知識。鑒于此,大學在培養人才時,要主動轉變觀念,除了在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同時,要加大學生創業法律意識。作為學生自己和創業團隊,也要主動學習法律學科知識,在創業之中樹立長期的法律理念和意識。
參考文獻:
[1]梅紅,宋小平.大學生創業教育調查報告[M].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 (30).
[2]林雪治.論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 (4).
[3]董新紅.大學生創業法律課程設置之我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