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星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關聯性比較強的學科,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師應當從多種途徑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需求,構建鮮活有趣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教學當中的參與程度,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初中數學教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趣味
學生從小學步入初中,很容易產生如何才能夠學好數學的疑惑,而身為教師,我們應當積極地引導學生,從興趣人手,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從而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和認知特點,通過打造數學實驗室、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改善課后作業存在的問題等途徑去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
一、打造數學實驗室
在過去的數學課堂上,受到教學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學生大多只能體會到數學在解題上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數學教育也需要更加重視培養學生使用數學模型的能力,以此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增強數學的實踐功能。教師要積極構建數學實驗室,引導學生在實踐當中形成靈活應變的能力,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如,在學習“勾股定理”這一節內容時,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并且給每個小組分發了相應的實驗器具:一個直角三角形容器和與它的三邊長度相同的正方形容器,并且這4個容器的厚度都是相同的。在實驗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將構成直角的兩邊的正方形容器注滿水,接著再讓學生將這兩個容器中的水倒入另一個正方形容器中,在操作完成之后,學生發現當水倒完之后,第三個容器剛好滿了。這是為什么?這個現象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接下來,再鼓勵學生對這一實驗現象進行思考,在思考中證明勾股定理;再如,在學習“軸對稱”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虛擬實驗室,讓學生在信息技術強大信息呈現功能的幫助下了解動態的軸對稱知識,從而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消化吸收。因此,教師一定要合理開發教學資源,打造數學實驗室,讓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再只是簡單地獲得結論,而是能夠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數學學習體驗,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二、加強學生互動交流
鮮活有趣的課堂應當是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學生可以在這樣的課堂上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暢談自己的學習體驗,因此,要想實現這個目標,獲得更高的數學教學效益,教師應當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分享與討論。數學是一門探索性很強的課程,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實現集思廣益,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做到自主地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品質,為學生的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在學習“概率”這一節內容時,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并且給每個小組分發了一枚硬幣,讓學生做拋硬幣的游戲,并且將游戲的數據詳細地記錄下來:當游戲的次數是30次時,硬幣正面向上的次數是多少,反面向上的次數又是多少?游戲的次數是60次、90次呢?制作出正反面的統計圖,觀察其中出現的規律。在游戲之后,我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使用的方法是一樣的,但是出現的結果大不相同。這樣,可以引起學生激烈的爭辯,讓學生將自己的不同觀點分享出來,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學習資源共享;再如,在學習“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母親,她現在的年齡是兒子的兩倍,當這個母親的年齡是38歲時,兒子的年齡是10歲,那么這對母子現在的年齡各是多少?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很多的,在闡明了問題之后,我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解決途徑,并且讓學生討論各種解決方法的優缺點,從而幫助學生互相學習、借鑒。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積極地為學生創造合適的交流互動環境,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交流的平臺,使互動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
三、改善課后作業問題
課后作業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課后作業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目光不再只局限于教材上,從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讓數學教學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目光,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傳統的課后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如形式過于單一、忽視了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等,探索出更加有效的課后作業設計方法,利用課后作業去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如,在學習“數據的波動程度”這一節內容時,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課下任務: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是有著一定的規律的,有的學生喜歡喝特定品牌的奶茶,有的學生每天都會在特定的時間去跑步,不同的學生每個月有不同的零花錢數額……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好奇心確定課題,并且通過問卷調查等操作收集數據,使用從教材上學到的知識去處理這些數據,發現其中的規律,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樣,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實踐探索、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的一整個數學學習過程,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之后,我再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收獲,迸一步升華學生的情感,有助于學生的全面提升。這樣的課后作業比起傳統的理論課后作業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獲得前所未有的學習體驗。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分析傳統的課后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四、結語
本文針對如何讓初中數學課堂變得鮮活有趣展開了一番敘述。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可以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使學生樂于參與進來,發揮出與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時截然不同的學習潛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助于落實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幫助學生在鮮活、有趣的數學課堂上成為學習上的強者。
參考文獻:
[1]盧小紅.初中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柴改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責編 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