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蘭
【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討了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途徑。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創新;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5-281-01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職學生堅強心理素質、良好道德修養的重要載體,對高職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深刻的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在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問題,傳統的教育理念、手段與方法面對這些變化存在諸多不足,導致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受到較大影響。本文基于互聯網背景,就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途徑進行一些探討,以期能夠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1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計算機網絡與移動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對于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既存在巨大的挑戰,同時也蘊藏著莫大的機遇。
計算機、網絡以及智能手機的大范圍普及,深刻的改變了現代人的工作、生活與學習方式,而高職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使得其受互聯網的影響尤為突出,“網絡化生存”已經成為當代高職學生的重要特點,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網絡已經成為當代高職學生不可或缺的存在。在目前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中,傳統的教學理念、方法與手段還占據主流位置,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還沒有認識到網絡環境對教育教學產生的深遠影響,依然沿用固有的思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理念、方法與時代的脫節,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輸出不盡如人意,這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長遠、持續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創新迫在眉睫。在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互聯網特點,積極進行教學模式、方法、內容的創新,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實現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職學生健康心理培養中的作用。
2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聯網環境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2.1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聯網環境下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趨多樣、復雜。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與智能手機,對高職學生的思想、行為以及心理健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互聯網在給高職學生生活、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網絡上龐雜的海量信息也給高職學生帶來了一些負責影響,各種各樣的思潮、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在網絡上肆意傳播,心智尚未成熟、缺乏判斷力的高職學生受到這些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的影響,導致其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多樣、復雜。
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承擔著更為艱巨的任務。高職學生這一年齡段人群是是我國網絡用戶的主要構成群體,根據相關統計報告,這一群體每天上網的平均時間超過了10小時,他們在網絡上進行社交聊天、游戲娛樂以及學習,對網絡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網絡成癮問題。網絡依賴及網絡成癮,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他們在網絡上獲取虛幻的滿足感,在現實中卻人際關系淡漠、逃避學業壓力,人生觀、價值觀等的形成受到諸多負面影響,凡此種種,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挑戰,使得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在培養學生堅強的心理素質、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方面的工作任務更為艱巨,而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也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了難度。
互聯網環境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更趨多樣、復雜,心理健康教育承擔更為艱巨的任務,不同避免的,對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模式、方法等,都在互聯網環境下面臨著挑戰,增強互聯網環境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必然要求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自身的能力與素質,深刻了解、掌握高職學生的心理發展變化以及行為特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應對互聯網環境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戰。
2.2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聯網環境下存在的機遇
互聯網時代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戰,同時也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機遇。
首先來說,互聯網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育途徑與平臺。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校園、課堂,有限的教育時空限制了教育功能的延伸與拓展。互聯網的虛擬性突破了教育的時間、空間限制,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咨詢與交流,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教育平臺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育途徑,創新教學方法,增強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互聯網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的創新提供了機遇。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鼓勵學校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傳統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在互聯網環境下越來越難以適應,面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變化,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互聯網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擺脫困境提供了契機,充分利用互聯網特點,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方面進行改革創新,無疑是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發展的方向之一。
第三,互聯網拓展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互聯網所具有海量信息資源以及資源共享特性極大的拓展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網絡的互聯互通性使不同領域、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之間的思想相互交融,一些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成熟的教育模式在“互聯網+”中不斷地涌現,尤其是國內外優秀的心理思想文化,會進一步豐富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3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途徑
3.1轉變思想觀念,把握時代脈搏
從本質上來說,落后思想觀念是阻礙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發展的主要原因,教育模式與方法只是思想觀念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實現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創新,首要的便是轉變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在互聯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論、新觀點層出不窮,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應借助網絡的開放性,積極吸收國內外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成果,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時代脈搏,只有如此,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才能具備堅實的基礎。
3.2加強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網絡宣傳
互聯網環境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宣傳平臺。通過網絡平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為便捷高效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校可根據季節的變化和學生的心理規律與需求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同時,可借助QQ、微信、網站等宣傳報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大家在活動的認知、了解、參與過程中認識心理、熟悉心理、自覺踐行,培養自我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在線心理健康知識和相關社會正能量的宣傳,也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創建了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3.3建立高職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建立高職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是在互聯網環境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重要途徑。當前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教育模式與手段相混淆、封閉化、形式化等問題,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建立網絡化、在線式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解決相述問題,如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高職學生的心理評測、推送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健康交流互動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建立網絡心理健康咨詢平臺,可以為教育雙方之間的平等交流提供便利,縮小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心理距離。互聯網的便捷性、生動性、直觀性和多樣性等特性,既滿足了大學生的心理需求,也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說服力,能夠大大增強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趙平.創新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9(20):109-112.
[2]許平友.“互聯網+”背景下高職“一體五網”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9(09):23-26.
[3]趙存河.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0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