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岳
【摘 要】目的: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患者采用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94例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實施短期常規流量治療,觀察組實施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果: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89.36%)高于對照組(70.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RR、HR及SPO2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患者采用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療,對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作用,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衰發作;短期高流量吸氧;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呼吸系統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較常見,患者以呼吸功能逐漸衰退為主要表現,嚴重時可導致呼吸衰竭[1]。對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患者治療中,明確誘發因素是關鍵,同時對患者缺氧狀態進行糾正對改善預后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次對94例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患者進行研究,對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94例慢阻肺急性呼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齡最小62歲,最大87歲,平均(73.6±2.8)歲;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61歲,最大89歲,平均(74.1±2.5)歲。所有患者入院時均伴有呼吸困難、咳痰、咳嗽等癥狀,部分患者伴有興奮、嗜酸等神經系統癥狀;本次研究符合倫理學要求,患者及家屬均知情;排除全身疾病者、臟器功能異常者、呼吸系統其它并發癥者、惡性腫瘤者等。一般資料對比,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解痙平喘、抗炎、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止咳祛痰、營養支持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1~2L/min氧流量經鼻導管吸氧治療。觀察組給予7~8L/min氧流量經鼻導管吸氧治療,治療期間,對兩組患者每間隔30min觀察生命體征一次,結合患者血氧飽和度水平對氧流量進行調節,在SPO2≥90%時,氧流量調節至4~5L/min,繼續觀察,如SPO2水平穩定至90%以上,則將氧流量調節至1~2L/min。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做好機械通氣、氣管插管等治療準備。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療效,評價:顯效:治療后1d,患者神志、意識恢復清醒,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血氧飽和度(SPO2)≥95%;有效:治療后3d,患者神志、意識恢復清醒,臨床癥狀改善,SPO2≥90%;無效:治療后患者神志、意識、臨床癥狀及SPO2均無明顯改善,甚至死亡,總有效率=1-無效率。對兩組患者呼吸頻率(RR)、心率(HR)及SPO2水平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表示。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 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為89.36%,高于對照組的70.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RR、HR及SPO2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RR、HR及SPO2水平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改善(P<0.05),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引起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的因素比較多,治療的關鍵在于明確誘發因素,但由于該病發生時,病情危急,且在基層醫院中,相關檢查診斷設備比較缺乏,無法對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進行準確診斷,導致病情遷延[2]。由于該病患者缺氧癥狀嚴重,容易對中樞神經造成不可逆損傷,誘發嚴重心律失常,對患者生命可構成威脅[3]。所以,在疾病誘發因素未明確知情,對患者缺氧癥狀進行糾正是關鍵,對預后有直接影響。
通常情況下,合理的氧療能夠對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患者缺氧癥狀能夠有效糾正,對緩解病情有促進作用,但不宜吸入高濃度氧,原因在于血氧提高速度過快,對頸動脈竇及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的反射性興奮呼吸作用有減弱作用,可降低通氣量,使二氧化碳潴留加重。這也導致基層醫生在治療該病時,單純給予持續低流量氧療,導致病情無法得到控制[4]。雖然高濃度氧容易引起二氧化碳潴留,但不能因此而限制給氧濃度,導致重要器官受損。因此,本次研究通過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療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89.36%,高于對照組的70.21%,差異顯著(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RR、HR及SPO2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療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對患者體征改善明顯,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對慢阻肺急性呼衰發作患者采用短期高流量吸氧治療,療效顯著,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柴書坤,王小琳,史金英,等.經鼻高流量吸氧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藥,2019,41(20):3110-3113+3117.
王誠,徐非凡,曹昊,等.經鼻高流量吸氧對ICU呼吸衰竭患者血氣指標及APACHEⅡ評分影響研究[J].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2019,7(04):239-241.
張亞娟.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7):65+68.
陳璽,王蔚,李江華,等.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7,10(03):2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