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摘 要】目的:探討產前檢查對孕產婦及圍產兒保健作用。方法:本文選取本院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118例孕產婦,對孕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無產前檢查孕婦為59例,有產前檢查的孕產婦為59例,對比分析兩組孕產婦圍產期狀況。結果:孕產婦沒有進行產前檢查,前置胎盤、早產兒、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呼吸窘迫綜合征、產后出血等癥狀均高于產前檢查孕產婦的發生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孕產婦進行產前定期檢查,能夠幫助孕產婦及時發現高危妊娠情況,從而盡早采取相應解決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產科并發癥發生的幾率,保障孕婦以及胎兒的健康。
【關鍵詞】產前檢查;孕產婦;圍產期;保健作用
【中圖分類號】R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1--02
孕產婦在生產之前,定期到醫院進行產前檢查,能夠保障后期圍產期保健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而且孕產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還能夠盡早發現孕產婦高危妊娠情況。另外,如果孕產婦出現了高危妊娠癥狀,那么就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而最大程度上保障產婦和嬰兒的生命安全,有效降低母嬰患病幾率與死亡率,進一步提高產科質量[1]。與此同時,醫務人員還可以為孕產婦建立保健卡,將孕產婦的檢查結果都詳細記錄到其中,根據檢查記錄結果,采取相應處理解決措施,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幾率。本文選取本院的118例孕產婦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分析兩組孕產婦圍產期狀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本院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間118例孕產婦,對孕產婦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無產前檢查孕婦為59例,為對照組,有產前檢查的孕產婦為59例,為觀察組,對比分析兩組孕產婦圍產期狀況。對照組59例產婦年齡為24~35歲,平均年齡為(26.8±2.94)歲,孕周為4周~35周,觀察組59例產婦年齡為2~38歲,平均年齡為(24.6±2.17)歲,孕周為4周~36周,對比兩組孕產婦基本資料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孕產婦沒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觀察組59例孕產婦則按照相關檢查標準項定期進行產前檢查。
1.3 觀察指標 基本檢查項目為體重、身高、血壓、血液檢查、宮高、腹圍、心電圖、尿檢、B超幾項內容,而且還應根據孕產婦身體狀況,選擇不同項目在進行檢查。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用χ2檢驗,當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分析兩組孕婦圍產期狀況。孕產婦沒有進行產前檢查,前置胎盤、早產兒、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呼吸窘迫綜合征、產后出血等癥狀均高于產前檢查孕產婦的發生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從臨床醫學角度來講,圍產期保健主要指的就是,在受孕之前、受孕期、生產時、產褥期直至新生兒期,為孕產婦以及胎兒和嬰兒健康所采取的相應保健措施,其中最為關鍵的內容就是產前檢查[2]。結合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部分圍產兒患病以及死亡都是受到高危妊娠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降低圍產兒患病幾率,就需要重視圍產期保健,提高圍產期保健質量,進而有效降低高危妊娠幾率,保障孕產婦以及胎嬰兒的生命安全。
產前檢查屬于圍產期保健工作當中的一項關鍵內容,不僅僅能夠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幾率。如果有孕產婦已經出現了高危妊娠的癥狀,就會一定程度上增加新生兒患病以及病死的幾率。針對此,就應提高對高危妊娠的重視[3]。結合相關研究結果,對孕產婦進行產前檢查,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幾率,繼而有效保障孕產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實現優生優育目標,最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兒患病以及病死幾率。
另外,在進行圍產期保健過程中,還可以為孕產婦建立保健卡,定期為孕產婦以及胎兒進行相應的治療,了解孕產婦的機體情況,如果孕產婦身體出現了高危妊娠的癥狀,那么就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由此,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高危妊娠癥狀出現幾率就會相對較小。根據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沒有進行產前檢查的孕產婦出現前置胎盤、早產兒、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產后出血癥狀的幾率沒明顯高于產前檢查的孕產婦出現幾率,同權威文獻研究結果相似[4]。由此說明,孕產婦定期進行產前檢查,能夠及時發現高危妊娠癥狀,及時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進而保障孕產婦與胎嬰兒的生命安全,降低圍產期新生兒的患病幾率與死亡幾率,最大程度上提高圍產期保健質量,保障孕產婦與胎嬰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傅丹青.孕婦產前檢查情況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5):155-157.
葉璐,阮玉玲,劉梅,蘇玉鳳,黃金花.不同產前檢查模式對孕婦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6):53-54.
羅雋,鄭加永.健康教育對孕產婦保健知識、行為以及技能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5):3137-3140.
宣亞男,馬雅君,馬霞,彭頁,欒冠楠.孕產婦保健服務與新生兒死亡的相關性[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2):109-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