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華

【摘 要】目的: 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展開針刀配合手法治療,并觀察分析其應用的可行性。方法:選取我院共計78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范圍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通過將兩組患者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方式,保障每組患者為39例,從而對常規治療與針刀配合手法治療的效果展開對比,證明針刀配合手法治療方法的可行性。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為(69.23%),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為(48.72%),經統計學對比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研究組的針刀配合手法治療能夠為患者起到極為顯著的緩解疼痛效果,相比常規治療要更加適用,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應該大力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針刀配合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R24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263-01
現如今,頸椎病的患病人群正在不斷上漲,而臥姿、站姿以及坐姿體態不夠端正,久而久之,便會導致病情的發生[1]。通常,頸椎病主要含有椎動脈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以及脊髓型頸椎病四種類型[2]。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最為常見,會造成患者的疼痛感,同時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而針刀配合手法治療的引入,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將頸椎病的康復率提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共計78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范圍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通過將兩組患者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方式,保障每組患者為39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共計20例,女性患者19例,平均年齡為40.5±25歲。研究組男性患者共計18例,女性患者21例,平均年齡為42.5±24.5歲。
納入標準:1.患者診斷符合國家醫學會頒發的關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標準。
2.患者出現頸椎疼痛等情況。
3.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調查,自愿參加。
排除標準:1.未獲得患者本人與其家屬同意。
2.排除妊娠及精神異常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治療,主要包含:(1)體位糾正:首先,患者在坐姿時,引導患者將雙手交叉緊握于頭后,并保持頭向后仰,胸部挺直的姿態,將椎間隙進行擴大。其次,在仰臥位時,頸項枕于枕上,使頭部后仰,并左右轉動,從而使頸肌防松,預防頸椎病的發生[3]。(2)牽引治療:對患者應用枕頒布帶牽引治療。每次持續20至30min,重量通常在3至6kg[4]。在牽引期間對患者的變化進行觀察,如果患者發生惡心、心慌、頭暈等不良反應時,將牽引解除,并且讓患者在硬板床上平臥30min。
1.2.2 研究組
為研究組患者提供針刀配合手法治療。具體措施為:(1)針刀松解術:首先,做好定點工作。讓患者取仰臥位,之后再椎旁的一側找到條索狀硬結或是痛點。之后,進行局部麻醉工作。隨后,開展切割松解工作。醫務工作者利用拇指將壓痛點固定,然后將針刀刺入皮膚、皮下組織、淺筋膜、頸C1-2上段深至硬結處,同時與脊柱縱平行縱行開展疏通切割擺動工作。之后,將刀鋒向90°調轉,開展橫行切割擺動,將軟組織松軟為度。C4-5、C5-6頸中段、C6-7、C7-T6頸下段針體與皮膚垂直深達骨面,采取十字型方式將關節囊切割3至4刀,之后朝外下方探及橫突,在橫突上緣刀口線與脊柱縱軸垂直緊貼橫突小幅度切割2至3刀[5]。(2)手法治療:首先開展松頸工作。讓患者保持坐位,采取拇指推揉法,利用三個手指進行按捏,促使患者的頸半棘肌、頸夾肌、斜方肌等微熱松軟。隨后開展頸椎旋轉復位工作。將棘突右偏作為例子,拇指橈側面頂住篇歪棘突的右側,并且讓患者的頭頸前屈35°,再向左側偏45°。之后托起患者的頦部,向上牽引,提拉促使頭頸沿矢狀軸右轉 45°。聽到聲響,即復位成功。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展開對比。分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級,總有效率為好+較好。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獲的所有信息與數據,通過SPSS21.0軟件加以分析,計數資料通過率(%)表現,經過卡方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利用P<0.05表示。
2 結果
研究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針刀配合手法治療效果更佳,如表1所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神經根型頸椎病目前已經成為較為常見的臨床疾病,但是病發時的疼痛感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的感受,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而針刀配合手法治療的應用,能夠有效指導患者糾正體位,在坐姿、臥姿時能夠保證頸肌防松。同時,通過能夠幫助患者排解因疼痛而帶來的焦慮感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將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提升,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康復起到顯著的效果。根據本文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在經過針刀配合手法治療后,其治療效果高達69.23%,而對照組的常規治療效果僅為48.72%。由此可以充分證明,在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救治期間應用針刀配合手法治療方法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針刀配合手法治療的應用能夠將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不適、疼痛等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崔俊濤.中醫針灸配合手法或理療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比較[J].西藏醫藥,2019,40(05):14-17.
[2]張興鵬.評估小針刀配合針灸推拿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效果[J].名醫,2019(08):62.
[3]郭杰,周長征.理筋通絡手法配合桂枝加葛根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5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7):191-192.
[4]汪燕偉,車元喜.小針刀聯合整脊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9,26(04):566-568.
[5]李俊儒. 經穴疏導痛點揉撥推拿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D].湖北中醫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