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金融將網絡信息技術與傳統金融模式相結合,以自身固有的“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務”給廣大客戶提供了方便、快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務。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的首要任務就是使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力度得以加強。通過完善性、系統性、有效性的探討以及分析互聯網金融相關理論內容,并將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以及對策有效挖掘出來,希望能夠提出一定的建設性意見,旨在使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呈現可持續性。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金融監管? 問題? 對策
“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互聯網金融,并且它在整個國家重點戰略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的經營模式,使傳統金融業的面貌得以很大程度上的轉變,網絡銀行、網絡證券、網絡保險等均是新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了能夠使整體金融業的發展呈現可持續性,就要注重小額貸款、P2P、眾籌等新型模式平臺的引入,從而使傳統產業的商業模式得以轉變以及優化,將互聯網金融新型發展模式與我國金融業進行緊密融合,使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得以更好更快進行。
一、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的必要性
(一)互聯網金融面臨諸多風險
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新型金融活動,它將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金融進行緊密融合,其載體為互聯網,注重技術研發以及創新,從而產生出具有完善性、系統性、有效性的金融產品,使客戶需求得以更大程度上的滿足。雖然當前新型互聯網形式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以及需求,但是其主要基礎仍然是傳統金融體系,所以在互聯網金融監管過程中,應該注重其面臨著的諸多風險,使互聯網金融能夠規避傳統金融行業的系統性風險,使其成為更加完善的金融模式。
(二)監管缺失將導致市場失靈
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出現市場失靈的不良情況,這也就充分導致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在進行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時,出現監管缺失、信息不對稱、自然壟斷等不良情況,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具備這些自身獨有的特點,分別是復雜性以及多樣性,所以導致相關的政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在對其進行監管過程中,不能夠對網貸平臺信用程度信息數據以及資產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與掌握。當前對于余額寶資產規模來說,它已經超過4000億,并且是整體銀行體系活期存款的10%,這也就充分導致了正是由于互聯網貨幣資金的不斷擴張,使銀行業的整體貸款體系受到了更大沖擊。
(三)有效監管是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基礎
無論是大規模的金融機構還是小規模的投資者,都積極地融入到互聯網金融這個行業中,導致其發展趨勢走向高峰時期,由于小貸公司是P2P網貸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導致其運行過程中出現公司架構不完整、技術不符合標準、運作不規范等不良現象,這也就導致絕大部分的小貸公司不能夠順應當今社會發展的新興潮流,走向倒閉的情況,正是由于這些事件的頻頻發生,導致我國大量的投資者逐漸喪失了參與我國金融活動信心,對于我國金融市場的健康、可持續、多元化發展有了很大的制約,所以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要注重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的順利實施,使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能夠呈現可持續性,對于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來說具備著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金融行業中部分金融機構缺少金融牌照
為了能夠使我國金融市場創新機制得到更加完善性、系統性、有效性,就應該注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幫助我國經濟得到可持續性發展,但是當前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金融機構并沒有相應的金融牌照,這就導致整體互聯網金融行業經營混亂,應對風險能力相應的信息不對稱,對于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二)缺乏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專門性法律法規
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并沒有相應具有完善性、系統性、有效性的法律法規,導致互聯網金融機構的屬性并沒有得到明確,這同時導致互聯網金融發展并沒有依據相關的工作人員,并不具備著非常強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養。雖然當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項相應的法律規范,但是并沒有完全的公布以及實施。要想使互聯網金融能夠在以后的發展道路上越來越好,就要對互聯網金融的持續創新以及改進予以更高的重視程度,保障法律法規內容在建設過程之中呈現出更強的科學性,否則將會嚴重制約互聯網金融的優質發展,同時要高度關注其與社會時代發展新型潮流的有效關聯,將有效排查工作放置在核心地位。正是由于以上內容的存在,充分展示了將專門性法律法規內容制定出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會對互聯網金融的良好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監管手段無法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
信息網絡不斷的發展,使監管的限制得到了打破,為了能夠使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呈現可持續性,相關政府部門要轉變原有傳統的監管組織形式,對現場檢查手段進行改進以及優化,傳統金融業并沒有與社會時代發展新型潮流進行有機整合,與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以及不同,將不利于互聯網金融在以后的發展道路上呈現出更為良好的勢態,同時也不利于互聯網金融整體發展。
三、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對策
(一)加強監管機構體系建設,明確監管職能
為了能夠使互聯網金融企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政府部門就應該注重互聯網金融監管機構體系建設的完善,對自身的監管職責進行明確,要對監管形勢的持續創新以及優化予以更高的重視程度,保障其與社會的飛速發展進行緊密融合,在監控相應區域過程中要呈現出更強的科學性、完善性以及系統性,同時要與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進行高效性交流以及協作,并且要對其予以更高的關注力度,對投資者的反饋信息要進行及時了解,廣大投資人工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同時要注重行業自律組織建設的加強。
(二)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法律體系
要想使互聯網金融監管質量及效果得以更大程度上的提升,就要對法律體系的持續健全予以更高的關注,同時要對發達國家成功經驗進行深層次探討與分析,與自身實際發展狀況進行有效關聯,保障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法律體系呈現出更強的科學性、系統性以及完善性。美國在實施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過程之中,對功能性監管有了十分高的重視度,同時將其與日常監管進行了緊密融合。并且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文,對其進行解釋工作,但是歐盟國家并沒有對監管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導致在資金管理層面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肆意搬弄,但是總的來說,無論是哪個國家都已經加強法律規范行業自律,所以我國應該注重創設一套合理有效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理論體系,并挖掘出其中存在著的風險因素,使相關法律法規得以健全,明確規定市場準入門檻,使互聯網金融監管工作得以順利實施。
(三)創新監管理念,推動向功能性監管轉變
為了能夠使互聯網監管工作質量效果得以更大程度上的增強,就可以將混業經營放置在重要位置,保障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呈現大幅度增長態勢。當前我國多元化經營方式主要包括我國商業銀行,保險證券等。我國應該注重監管理念創新,推動向功能性監管轉變,我國應該依據經營業務性質進行劃分,從而更大程度上的降低交易過程中蘊含著的風險,使監管成本得到進一步降低,幫助我國監管理念以及監管質量得以增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使互聯網金融監管效果以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就要與社會發展形態進行有機整合,注重監管職能的明確化,對監管法律體系進行持續完善以及健全,對監管理念進行持續創新以及優化,真正意義上的使互聯網金融行業在以后的發展道路上呈現出更為優質的態勢。
作者簡介:儲東澤;(19940108-);男;漢;江蘇常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研究方向:互聯網金融。
參考文獻
[1]徐能. 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商業經濟, 2018, 508(12):155-156.
[2]安子靖. 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面臨的法律問題與對策[J]. 時代金融, 2018, No.690(08):57+60.
[3]劉思言. 我國農村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新商務周刊, 2018, 000(021):85.
[4]呂華峰. 淺談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現代商業, 2019, 000(013):90-91.
[5]楊琨. 淺析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問題[J]. 納稅, 2018, No.189(0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