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棟
摘 要:當前不少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內控體系不完善的問題,這也是導致中小企業風險防范能力不強、內部管理規范化不足的關鍵所在。本文針對中小企業內控體系建設,首先分析了中小企業的特點,并總結了中小企業內控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就系統完善中小企業內控體系建設進行了詳細論述。
關鍵詞:中小企業? 內控模式? 優化提升
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中型企業集團來說,由于自身組織結構相對較為簡單,整體規模實力相對較弱,管理模式相對較為滯后,因此普遍存在著內部規章制度建設不夠完善的問題,內控體系薄弱,造成了中小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方面存在著不少的薄弱環節。因此,中小企業實現自身經營規模的發展擴張,必須重視加強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完善中小企業內控管理模式,為中小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支撐。
一、中小企業的主要特點分析
中小企業的劃分主要是按照行業特色、員工數量、營銷收入以及資產總額等標準進行劃分,中小企業主要可以分為中型企業、小型企業以及微型企業。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中小企業的經營機制較為靈活,中小企業的準入門檻相對來說較低,中下企業的設立也較為簡單,在經營方式方面也可以自由的變通,并根據市場的變化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調整及時進行產品結構和經營管理的轉變,因而中小企業的經營機制較為靈活。
第二,中小企業往往采取家族式管理的特點,由于中小企業的經營規模相對較小,處于企業經營發展的初級階段,因而中小企業經常是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統一,在企業的管理模式上主要采取家族經營的管理模式,治理體系相對較為簡單。
第三,中小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低,由于中小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因此籌資能力相對較差,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資金鏈周轉面臨更大的風險,同時由于中小企業內部決策權力的高度集中,因而經營風險也會更大。
第四,中小企業內部的制度執行力度不足,為了盡可能的提升企業的收益實現快速發展,中小企業管理者更加重視銷售環節,而對于自身內部管理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制度的執行力度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
二、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中小企業的內控環境上,主要是中小企業缺乏內控管理意識,對于內控體系的建設實施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在中小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缺陷,沒有在中小企業內部建立起科學的決策機制以及彼此監督約束的管理機制,因而造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開展實施的基礎較差。
在中小企業的風險評估方面,主要是缺乏完善的風險評估程序,雖然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更大的財務風險隱患,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的風險預警和評估程序,因而更容易出現風險事項,造成中小企業出現財務損失。
在中小企業的內控活動方面,主要是中小企業內控制度不夠完善,關鍵的內控活動缺乏有效的執行,沒有根據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來建立完善資金控制、授權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等內部控制活動,影響了內控的實際效果。
在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方面,主要是中小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設置不夠完善,缺乏獨立有效的內部審計體系,對于中小企業經濟活動的開展以及內部控制有效性等缺乏有效的評價監督,這也是造成內控目標難以實現的主要問題。
三、完善中小企業內控的對策分析
(一)完善中小企業的內控環境
在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中,管理層應該重視內控對于企業發展的戰略作用,積極完善中小企業的內控體系建設。在中小企業的組織架構方面,應該盡可能的解決家族式的經營模式,盡可能實現企業構成的多元化,并重點優化中小企業內部的決策機制,對關系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事項、決策以及大額款項等應該實現集體決策。同時,還應該注重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機構的設置,細化明確中小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的職責權限,建立起相互制約的內部管理體系,為內控的開展實施提供良好基礎。
(二)完善中小企業內控活動的設計執行
對于中小企業內控活動的具體執行,應該突出以下幾方面:在資金控制活動方面,應該強化中小企業的籌資控制,結合中小企業的全年度預算方案以及資金狀況等,合理設計籌資方案,嚴格控制籌資規模、用途以及期限等;同時,應該加強中小企業的投資管理,從中小企業戰略目標出發,科學合理的選擇投資項目,合理配置資金,優化投資規模,做好投資收益和風險的權衡,保持資金營運的平衡,避免企業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在中小企業的授權控制管理方面,應該嚴格中小企業的財務授權審批控制,確保中小企業內部有關的資金活動嚴格按照相應的程序執行,提高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在中小企業的資產控制方面,應該嚴格規范企業資產的取得、驗收、等級、維護、盤點以及處置等管控環節,嚴格執行固定資產分級管理,有效避免資產流失的問題發生。在中小企業的預算控制方面,應該注重提高中小企業的預算編制水平,強化預算執行控制,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內部的預算支出應該嚴格按照預先授權做好審批,強化對企業日常業務活動開展過程中的財務監督,提高中小企業的預算管理水平。
(三)完善中小企業風險評估機制的建設實施
在中小企業的風險評估方面,首先應該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以及中長期的發展目標,準確的識別分析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內外部的各類風險因素,并對企業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分類管理,對所面臨的風險事件的影響程度以及主要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指導中小企業風險管控策略的制定。在中小企業風險應對策略的實施方面,應該在權衡成本和收益的基礎上,科學的制定企業的風險應對策略,在風險接受、風險規避、風險分擔以及風險降低等方面科學的選擇風險應對策略。
(四)完善中小企業內部監督機制的建設
在中小企業的內控體系的改進優化方面還應該重點完善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機制,尤其是有條件的中小企業應該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實施,明確中小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職責和任務,重點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設計是否合理、內控制度執行是否有利等進行審計監督,對于企業規模相對較小難以單獨設立審計機構的,則應該引入外部注冊會計師審計等手段強化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在中小企業內控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提高中小企業的內控整體水平。
四、結束語
在中小企業內控體系的建設完善方面,應該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特點,優化中小企業內控環境建設,在風險評估機制設計、內控活動執行以及內部監督管理等方面制定落實科學措施,進而促進中小企業內控管理水平的不斷改進提升。
[1]周杰.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完善[J].財經界,2016.
[2]易曉艷.淺談我國中小企業內控體系的現狀分析及建設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3]裴剛.中小企業內控效果內外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學習,2017.
[1]周杰.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完善[J].財經界,2016.
[2]易曉艷.淺談我國中小企業內控體系的現狀分析及建設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
[3]裴剛.中小企業內控效果內外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學習,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