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君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大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高質量醫療服務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公立醫院在給予民眾優質醫療服務的同時,還需綜合考慮到自身物價管理工作。公立醫院管理者要及時轉變自身物價管理工作理念,科學結合以往物價管理問題及時采取有效解決措施,確保能夠優化整合利用各項資源,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加強成本核算控制,全面提升物價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各項工作開展有條不紊的進行。本文將進一步對公立醫院物價管理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公立醫院? 物價管理? 問題? 解決對策
基于醫療改革制度實施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要高度重視物價管理工作,其會一定程度影響到醫院在經濟市場的綜合效益和形象聲譽。公立醫院要積極順應醫療改革形勢,有效拓展完善物價管理工作內容和形式,結合醫療市場實際發展情況和國家頒布政策,合理配置衛生資源,科學控制各項醫療服務費用,優化改善醫療服務公平性與服務效率,公立醫院要確保不同層次民眾都能夠享受到國家醫療扶持優惠政策,有效梳理好內部醫療服務成本與價格,促使民眾不會因為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昂貴而選擇有病不治。
一、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定價原則
當前公立醫院服務價格定價原則主要包括了以下幾方面內容:1)政府主導原則。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完善市場經濟相比較,我國缺乏健全市場競爭機制,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體系還需要政府的主導干預,對于醫療服務價格的定價不能只是由市場自主決定,這樣會容易造成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的不公平現象。因此,在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定價工作中會有著政府的指導參與,各地區公立醫院要嚴格按照國家政府頒布的相關政策措施,合理制定醫療服務市場價格,充分保障不同層次民眾都能夠享受到基本醫療服務措施;2)公益性原則。與私立醫院不同,公立醫院本身是由國家政府財政部門支持建立的醫療服務機構[1],其具有明顯的公益性特點,需要履行好自身的社會基本醫療服務責任和義務,為民眾提供優質公平的醫療服務項目。在公立醫院價格管理工作中需要科學遵循公益性原則,不能一味追求醫院機構盈利,而忽視了醫療服務本省的公益性;3)差別定價原則。公立醫院在物價管理工作中還需遵循差別定價原則,確保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出國家政府的經濟性規制作用。首先,經濟市場公立醫院要根據自身級別、醫院內部不同層次職稱醫療服務人員合理制定不同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這樣能夠科學有效體現出醫療市場的公平公開性。然后,要根據經濟發展區域進行定價,公立醫院所在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那可以適當提升醫院物價水平。公立醫院所在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則需要適當降低醫院物價水平。差別定價原則要求不同地區醫療服務價格是可以存在一定差距的,醫院物價制定要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相吻合。
二、公立醫院物價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缺乏專業的物價專職管理人員
在經濟落后地區的公立醫院普遍缺乏專業的從事物價管理人員,該職位通常是由非專業的行政管理人員擔任負責,他們雖然具備了一定的管理意識和能力,但是對于醫院內部的醫療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范圍界定無法做到科學準確的理解,這樣也就導致在物價管理中會容易出現收費項目不夠規范的問題,難以充分考慮到民眾切身根本利益。這些物價管理人員不具備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難以針對不同醫療服務項目和市場經濟水平,合理制定內部醫療服務價格。
(二)醫療服務成本核算不科學
目前我國公立醫院物價管理還存在成本核算不科學的問題,首先是成本核算理論依據不夠明確完善,公立醫院通過按照《醫院財務制度》進行成本核算那只能夠發揮出總成本核算功能,無法科學有效進行具體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然后是各地區公立醫院缺乏構建出科學完善的統一成本核算方法,不同地區公立醫院在成本核算實踐操作中運用的成本核算方式有所不同,這樣會導致整個醫療市場服務價格更難以科學統籌管理;最后是存在部分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工作是由非財務專業人士負責操作的,他們本身不具備良好的業務能力和素養,在成本核算上只根據自身主觀工作經驗,實際開展內容與方法存在明顯的局限性,無法保障成本核算結果的有效性。
(三)醫療服務價格項目不規范
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存在著不夠規范的問題,醫院具體收費項目過于復雜,各項檢查項目費用成本增加。一些公立醫院為了達到盈利目的,會私自增加各種收費項目,或者是將某個收費項目分解成多個獨立收費項目。就比如,某些公立醫院將器官檢查分成多個收費檢查項目,這樣不僅會造成患者醫療成本的增加,還會容易導致醫療服務市場物價管理無序混亂現象的出現,社會民眾對于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會產生不滿投訴情緒行為,而有關部門也難以在短時間去查清處理好那些醫院的亂收費問題。
(四)醫療服務財政補償不完善
我國現行財政補償方式主要包括了差額撥補、專項經費補償以及人頭經費補償等。該幾種財政補償方式雖然對于醫療機構財政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但是卻都有著不同的弊端,在明確財政補償工作范圍上有著依據不夠明確的問題。就比如,以差額補撥經費為例,該補償方式能夠保障公立醫院不會因為虧損而單筆,一旦醫院出現虧損國家政府會自行出面買單,這樣一來就會導致部分公立醫院根本不重視醫療服務成本核算與控制工作,造成大量醫療資源的不必要浪費,同時也會容易出現各種內部腐敗貪污現象。
三、公立醫院物價管理的應對策略
(一)培養引進物價管理專業人才
現代公立醫院在物價管理工作上,首先要適當加大對物價管理專業人才隊伍的投資力度,積極引進或者培養更多高能力、高素質的物價管理專業人才,確保負責物價管理職責工作的員工是醫學專業人員。此外,醫院管理部門要定期組織全體物價管理人員參與專業培訓,促使他們能夠充分掌握最新國家政策信息內容,并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幫助醫院有效規范醫療服務收費行為,創新完善物價管理體系內容,充分保障社會民眾享受公立醫院公平醫療服務的切身利益。
(二)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結構
公立醫院要在及時優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結合,確保不同醫療服務項目需求價格具有一定彈性,能夠凸顯出醫院內部不同層次醫療服務人員的勞務價值。首先,醫院要構建完善以“診療費”為核心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系,結合醫療服務項目性質和市場需求,合理提高或者降低各項費用;然后要科學引導市場患者的消費方式,不能盲目選擇高價格的醫療服務項目,要根據醫生知道選擇對應的診治項目;最后要切實落實好藥品加成政策,避免藥品利益收入與醫院內部物價收費相掛鉤,要根據當地經濟水平去調整服務價格,合理設置不同項目的收費標準。
(三)強化醫療服務成本核算工作
公立醫院要持續強化醫療服務成本核算工作,高層領導要科學指導財務專業人員圍繞內部醫療服務項目進行成本核算控制,充分保障成本核算的制度化、科學化以及持續化。公立醫院要安排專人負責醫療服務成本核算工作,成本核算人員要熟練掌握運用各項先進的成本核算技術與方法,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規范操作,以法律制度形式有序開展成本核算,并定期對外公開成本核算結果,這樣有利于實現醫療機構行為的規范化管理,讓信息更加透明[3]。公立醫院還可以將成本核算結果作為科學依據,展開科學物價管理工作,實現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實處。
(四)完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
國家政府部門加強對市場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的創新改革工作,持續完善醫療機構補償機制。公立醫院要在國家政府指導下始終堅持公益性原則,在獲取國家財政補助的同時要適當降低醫療服務成本,讓物價處于相對穩定的水平線,有效減輕社會民眾的醫療服務負擔。國家政府要明確公立醫院財政補償范圍,科學統籌安排市場公立醫院的補償費用,促使各家醫療機構能夠進行良性競爭,同時幫助他們緩解醫院經營經濟負擔。政府還需切實強化區域衛生規劃,根據不同地區公立醫院發展情況,優化配置各項公共資源,并進行有效補償,將撥款資金更多用在真正作出突出貢獻的公立醫院機構和員工個人上。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醫療改革政策實施下,公立醫院要切實加強物價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出物價管理在醫療服務推進工作中的價值作用。政府部門要科學指導公立醫院落實好各項物價管理政策,完善物價管理體系內容,培養組建專業物價管理人才隊伍,不斷提高內部物價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肖惠,翟永軍.新醫改形勢下醫院物價管理工作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3):118-119.
[2]王珺.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探討 ——基于福州市公立醫院的分析[J].財務分析,2016(2):65-67.
[3]魏欽海,潘小亮.大型公立醫院醫保與物價統一管理模式探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2,(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