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移動端的時代,短視頻已成為最重要的傳播方式,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在大力發展短視頻。生活領域,如母嬰、教育、旅游等方面的短視頻,自媒體有明顯的優勢,而黨媒要在短視頻領域脫穎而出,應該往自己擅長的新聞領域突破,比如:時政、社會熱點關注比較高的題材,用短視頻的方式去表達,那么新聞報道與短視頻的結合無疑成為傳統媒體轉型升級、融合發展的一個良好切入點,黨媒視聽內容融合發展成為大勢所趨、當下所需。
關鍵詞:短視頻;黨媒報道;應用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21-00-02
一、引言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因為視頻時間較短,且表達內容簡單明了。這種視頻主要是通過互聯網來傳送,時間一般為幾分鐘,1~2分鐘為最佳播放時間。適合各種新媒體平臺的推送播放,內容豐富、流行。主題包括時政新聞、社會熱點、生活小事等等。隨著短視頻濃濃的硝煙升起,互聯網處處都有短視頻的影子。不僅吸引了一大批的用戶量,同時也促進了新媒體在網絡時代下的發展。
媒體融合是指各媒體呈一體化趨勢,將各種媒體融合在一起,包括傳統紙媒、網站、微信、微博、客戶端、APP等新媒體,這些媒體的傳播方式一致為文字、圖片、視頻等。廣義上講媒體融合就是信息傳送多元化,改變了傳統紙媒的傳播方式,努力將媒體智能終端與互聯網相結合,實現資源共享化,將信息多元化地傳播給大眾。
二、短視頻對媒體融合的意義
短視頻與媒體融合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將它們融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將信息傳播給廣大受眾,其意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生產高質量作品,提升媒體影響力。媒體與短視頻融合可以生產出高質量的媒介產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媒體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同時也增加了傳播內容,各媒體間通過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化,形成一個整體。它們相互作用改變著各媒體的運營模式,從而使各平臺在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在社會上也有較高的影響力。
(2) 拓寬新聞報道渠道,創新新聞傳播載體。過去報紙、電視是傳播新聞的重要途徑,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以及智能終端的迅猛發展,人們通過平板、手機獲取信息已經成為當下的主流,對于傳統媒體而言,擁抱短視頻是應對去中心化、碎片化傳播環境的必然選擇,也是開辟融媒體報道新路徑的機會。入駐短視頻平臺已成為傳統媒體創新傳播形式、搶占話語高地的首要選擇。
(3) 改變新聞敘事方式,豐富新聞呈現形態。相比傳統新聞報道采用的圖文和長視頻形式,短視頻在信息要素表現力和視覺沖擊方面具備優勢。同時,短視頻的媒介特性也改變著傳統新聞報道敘事的節奏、角度以及模式。短視頻移動化、輕量化等特點使報道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上傳、觀看和分享內容,為報道提供了豐富的信息源和傳播節點。“短視頻+直播”也大大增強了新聞的實時性、互動性與受眾參與性。因此,短視頻新聞產品擅長以具有現場感和互動性的表達方式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三、黨媒在短視頻制作上的優勢
首先,內容為王。傳統媒體發展的基石是內容,新媒體發展的基石仍是內容,沒有內容的產品,三分鐘熱度,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而黨媒最擅長的就是做內容。目前各類網絡短視頻形式雖然日益豐富,但隨著不斷上漲的短視頻容量,短視頻質量也參差不齊,有些短視頻笑點或橋段低俗、題材扎堆、制作粗糙,影響了網絡短視頻的健康發展,而黨媒擁有很多具備良好政治素養和專業素質的媒體人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作品,在新聞報道的深度、廣度、高度方面是很多自媒體人所不能比擬的。其次,正能量帶來大流量,那些贏得廣大觀眾喜愛的作品,無一不是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精品佳作,人們期待著網絡視頻皆是以傳遞真善美為目標,以公共責任為底線,以積極向上為追求的。黨媒開辟短視頻,可以立足自身優勢,推動網絡視頻做到與時代精神相協調,使之煥發出更大的活力,釋放出更大的價值。最后,黨媒具有優秀的專業團隊,在新聞采編、策劃、拍攝以及節目后期制作上積累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有著豐富的經驗。現代媒體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這是很多自媒體所不具備的。
四、黨媒新聞報道如何做好短視頻
(1) 以個體故事化敘事為主,“小”切口見“大”視野。2020年5月23日,吉安發布、井岡山報微信推出的短視頻《彭夏英:“我想入黨,幫助更多人” 》,以井岡山神山村借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東風,迎來旅游發展新契機為切口,講述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彭夏英通過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脫貧致富的故事。2016年初,彭夏英利用無息貸款,修繕自家老宅,開辦民宿、農家樂。此外,夫婦二人還種植茶葉增加收入。2016年底,彭夏英家實現脫貧。2019年,全家年收入超過7萬元,這個原本貧窮的家庭從此大變樣,過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日子。立脫貧之志,鼓奮進之氣,感扶貧之恩。脫貧攻堅的路上,廬陵大地涌現出一批批感恩奮進先進典型,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之下,他們感念黨恩、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帶頭光榮脫貧。彭夏英的脫貧故事,再現其脫貧歷程,展現出黨和政府心系困難群眾、幫扶困難群眾,同時表明國家及地方政府對脫貧攻堅的高度重視。這種將宏大主題投射到個體敘事上、深挖人物故事的方式,以“微”見大,實現了傳播的優化。首先,以個體敘事為主線,將大命題進行場景化處理,將鮮活的人物和事實呈現給受眾,提升了內容的可讀性。其次,這種敘事方式,改變了傳統新聞報道嚴肅、刻板的風格,擺脫了其直接的傳播模式。再次,以第三人稱為敘事主體,將人際傳播嵌入大眾傳播中,以“軟”性傳播方式,更助于拉近與受眾的心理距離,于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傳播效果。
(2) 貼地飛行、走接地氣路線。地方黨媒短視頻需要走貼地飛行或者接地氣的路線,才能提高在老百姓中的傳播效果。因黨媒多為時政主題或者重大政治主題,但是任何主題都有接地氣的表達方式,正能量的東西通過專業水準,符合現在移動端碎片時間傳播規律,做到極致,還是能夠做出走心、暖心的片子,實現巨量的傳播。比如2020年4月17日吉安新聞網推出的《吉安:春來城復蘇》是在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下推出的短視頻,從中心城區大場景、車水馬龍、百姓生活、復工復產、公園晨練、老街風范、旅游美景等方面展示吉安城市復蘇,讓人們更懂得珍惜這人間的煙火氣。因貼近百姓生活,深受廣大網民喜愛,其在兩微一端及網站上的總瀏覽量達到近30萬。5月12日,吉安發布微信和吉安新聞網同步推出的《“拼了”780萬元!副市長直播帶貨,大吉安“紅古綠”系列產品火遍全國!》,副市長化身帶貨官,2小時,直播觀看量觸達總數為4151.77萬人次,交易額達780.58萬。視頻做得也很接地氣,推出后網友紛紛留言,錯過了直播,在哪里還可以買?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內容才是直播以及視頻脫穎而出的源頭活水,一定程度上,好的內容是具備火爆流量的前提。
(3)“短、精、快”、讓觀眾秒懂內容。作為黨媒政治傳播的重要手段,短視頻既要講究報道的政治性,又要注重語言表述的生活化。在全媒體時代,短視頻已成為政策傳遞的新傳播形態。短視頻“短、精、快”的特性,能使觀眾秒懂內容,提高了傳播效果。面對信息海量化和碎片化的挑戰,媒體應精心策劃,提取新聞關鍵點,利用新技術進行信息再加工,將多場景的畫面與精練的解說詞結合,增強受眾的情感共鳴,讓報道更具感染力。比如:井岡山報抖音2020年4月9日推出的《吉安宣布周末2.5天彈性作息!》、5月7日推出的《吉安市中小學(幼兒園)、中職學校返校時間敲定》、5月19日推出的《“井岡山號”今日首航》等等,都是用簡短的幾十秒將政策、信息、新聞點傳遞給受眾。面對讀者淺閱讀的考驗,時政短視頻要脫穎而出,必須要做到敘事語態“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讓內容有溫度、接地氣,更有說服力。因此,制作者要精心選擇短視頻的敘事角度和節奏,以更親民的方式發聲。
五、結語
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在短視頻的傳播中,黨媒要增強與用戶的交互,在社交平臺上及時發聲,激活受眾的社交圈,才能實現裂變式傳播。在制作分發過程中要把握受眾特點,注重受眾的感官體驗。同時,提升產品的正能量價值,才能減少用戶的流動,并且制作者要提前研究報道內容,制定錄播方案,使短視頻既可現場直播,又可經加工后成為融合產品輸出,易于回放和還原。
參考文獻:
[1]王一彪.攜手開創黨媒視頻發展之路[J].中國報業,2018(05).
[2]徐琳.新視聽傳播下黨媒的微視頻研究——以新華社《紅色氣質》為例[J].視聽,2018,000(009):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