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春


摘要: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要基于繪本的特征,聚焦繪本的內在隱含意義,幫助學生發展深層思維能力。英語教師從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有效設計閱讀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在繪本閱讀活動中不斷爬坡,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從低階思維走向深層思維。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繪本閱讀;深層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9A-0077-03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英語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寬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它既要有利于學生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又要有利于學生發展思維能力[1]。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思維能力對學生的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具有形象性、指向性、歸納性、分析性、創造性的活動,引導學生從低階思維進階到高階思維,不斷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繪本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補充。一般來說,繪本就是指帶有插圖、配以文字,并以圖文雙重形式來講述故事或教學內容的童書,繪本材料具有它自身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可讀性。對于小學英語學習者來說,學生需要從繪本的可視化、趣味化材料中獲取直觀信息,并通過繪本中的圖片和文字進行聯想、思考,進而個性化表達。從繪本閱讀的情況來看,繪本閱讀發揮著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拓展學生閱讀視野等積極作用。然而,繪本在促進學生思維品格發展,培養學生深層思維能力中的價值還有待挖掘。為糾正學生“有讀無思”,培養學生深層思維能力,筆者結合繪本教學案例,著重探討繪本在促進小學生思維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
一、閱讀前,激活相關背景知識,打開學生思維的閥門
要通過繪本閱讀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由淺入深、由圖到文,分層分步達成。因此,在閱讀前,教師要結合繪本中的圖和文,激活學生的原始認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開學生思維的閥門。
1.激活背景知識
對小學生來說,要激活背景知識,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復習一下學過的單詞、詞組或重要的句型,幫助學生先克服部分語言識別難關。比如在The Runaway Bunny一課教學時,筆者選用了學生熟知的動畫故事中的“孫悟空和楊戩的72變”來溫習句型“I will become ...”,因為此文本中有較多“If you become, I will become ...”的類似結構。為進一步打開學生的思維,教師接著問:“誰是變化的最佳代言人呢?”當然是孫悟空,因為他會72變。此時,教師播放一段動畫片,內容是“孫悟空和楊戩斗法”。當學生津津有味地觀看視頻時,教師可以順勢導入繪本內容。為引發學生的個性化想象,教師再設置問題情境:“If you can change like Monkey Sun, what will you become?”學生邊想象邊回答,借用生詞“become”造句,既習得了語言知識,又激發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時溫故了舊知。
2.基于封面導讀
封面是繪本內容的縮影,封面的人、物或畫也往往是此繪本內容的精華所在。教師要帶領學生感知、識別并猜測此繪本內容的可能情節,讓學生自由發揮,討論此繪本內容的核心對話和情節。如在繪本“The Runaway Bunny”一課中,師生一同觀看繪本封面,嘗試填寫信息表(見圖1)。
教師基于封面的主要信息給學生補充相關背景內容,以便降低繪本閱讀難度。如,教師可就此繪本的作者和插圖進行信息擴展,釋放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為學生深入閱讀此繪本內容提供腳手架。接著,教師可以就具體畫面進行設問,和學生一道進行預測繪本閱讀。比如當觀察到“小兔與媽媽所處的靜謐美好的環境”之后,教師可以用設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The field is so beautiful and the tree hole is very quiet. Everything looks nice. Will the bunny stay in this field, this small hole or will the bunny run away? 學生們的閱讀欲和好奇心此時被點燃,思維的閥門也正式打開。
二、閱讀中,獲取理解繪本內容,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
小學生想象力極為豐富,教師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想象力,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來理解繪本內容,獲取繪本信息,并從中培養深層思維[2]。在閱讀前,學生已對繪本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感知和認知。在閱讀中,教師要設計好有梯度性的活動,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來讀圖、讀文,借助圖形、圖片和種種插圖進行多元化思考,培養小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繪本中的插圖也是一種文本,是承載文本、表達內容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活動,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度。
1.整體閱讀,獲取繪本主旨
繪本的開發者和編寫者往往都很注重繪本本身的教育意義,教師要充分挖掘繪本的育人價值,引導學生有深刻的體會。為此,教師要帶領學生整體閱讀繪本故事,整體感知繪本的核心價值,領略繪本的主旨大意。這既是培養學生概括性思維能力的過程,也是發展學生學習能力、踐行繪本育人的實踐。一般來說,有這樣特征的繪本可以開展整體閱讀,如繪本圖片較多、繪本內容較為簡單、繪本語言重復性較強、繪本結構較為工整等。筆者在教學時,采用關鍵詞填充法來開展整體閱讀。例如,在教學Click Clack Moo, Cows that Type一課時,筆者提出啟發性的問題:“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cows. Today we will learn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cows, too. (Show Ss part of the title ‘cows that) But the title is not completed. Would you please find out the key word after ‘cows that?”在此繪本故事中,“type”是繪本內容的關鍵詞,筆者將關鍵詞故意略去,讓學生通讀繪本后填充。這種讓學生帶著啟示去尋求答案的做法,既有目的性,又可以讓學生全面感知此繪本故事的主要內容。因為此繪本故事的主要情節就是“奶牛會打字”,所以抓住了這個“題眼”,其他內容問題也就迎刃而解,逐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度。
2.細節研讀,理解繪本內容
當然,繪本里的內容更多的是散落在文本各處。這時,教師要帶領學生,結合圖文,充分研讀文本,多元化解讀文本,個性化闡釋文本,使圖和文相輔相成,交互印證,從而發揮繪本閱讀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師要設計主線問題,引領學生通過主線問題勾勒繪本的主要內容,將零碎的知識串聯成結構化的知識。以教學Click Clack Moo, Cows that Type為例,筆者提出了一個主問題“What are their problems?”引領學生將繪本故事內容結構化,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前面的師生對話中,筆者和學生交流過“my problem”,學生也提出了“their problems”。因此,師生一起過渡到繪本故事中,共同探討此繪本故事中主人公的問題。教師同時畫出概念圖(見圖2),要求學生再一次研讀文本,回答“Farmer Brown”“The cow”“The duck”的不同問題。
學生在主問題的引領下,再一次深入理解繪本內容,從多個角度來尋找他們的“問題”。當然,考慮到繪本本身的“情”和“境”較為豐富,教師可以邊放錄音邊讓學生研讀,還可以播放短視頻對話,從而讓學生在讀、聽、看和思中得出答案。這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觀點,因為繪本閱讀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要允許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解讀繪本故事,鼓勵學生發展深度思維。
三、閱讀后,創新重構繪本故事,培養學生高階思維
兒童有著其年齡階段特有的思維方式,尤其在繪本閱讀中,盡管有些想法較為天真,但這是他們真實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感想,教師要尊重。繪本故事里生動的圖片、夸張的人物形象、豐富的人物語言,都能引起學生的思維向深度飛躍[3]。教師要引導學生基于繪本故事,適當遷移創新,幫助學生對繪本故事進行演、做、說,甚至重構繪本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例如,學生在學完The Runaway Bunny后,教師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設計如下問題:你認為本故事中小兔,最終是選擇離開,還是留下來?這時,筆者發現,起初回答小兔會選擇離開的學生,現在又改變了原先的想法。經過生生和師生深度思考和交流,他們認為,小兔其實是用語言和媽媽共同在追逐愛,并且在此過程中小兔逐漸感受到了媽媽那份純真的愛:媽媽并不是控制它,而是想和它一直待在一起。也正因為如此,小兔最終說:“Shucks, I will just be your bunny.”當媽媽說:“Have a carrot!”小兔便開心地吃起了胡蘿卜。不過,也有學生認為,小兔子依然會走,原因是他們覺得小兔總要長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們終要出去看看。可見,小學生在繪本閱讀中潛意識里是把自己也融入了故事,從而在繪本故事中讀出了一個真實的自己,而這也正是繪本閱讀的價值——它既能讓學生學習到知識,又能讓學生融入故事中,并且學會思考,從而在交流和互動中促進了高階思維的發展。
總之,小學生對繪本的閱讀是因趣而讀,趣味帶動思考,思考產生交流,但這一切都需要教師適當的介入、指導。教師要設計有效的活動來促進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尤其是高階思維能力。小學英語教師在繪本閱讀中,要聚焦文本的意義和內涵,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開設多樣化閱讀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幫助學生思維逐級爬坡,從辨別繪本信息的低階思維走向評判繪本內容的高階思維,實現繪本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8.
[2]鄭野.淺析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批判思維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 2017(2):59.
[3]萬亞莉.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之我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018(9):8.
責任編輯:李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