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婉婷
[摘 要]幼兒對各種新奇的事物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較濃的學習興趣。尤其是進入幼兒園后,幼兒開始接觸與家庭教育差異較大的學習活動。尤其是繪畫活動,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它不僅能使幼兒的審美能力得到啟蒙,同時也能幫助幼兒在描摹、繪畫的過程中開啟對世界全新的認知,有利于發展和鞏固幼兒的發散思維和專注能力,最終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幼兒繪畫;審美能力;策略
當前,很多幼兒教師已經認識到在幼兒教育中開展繪畫教學的重要性,積極研發和創新了更加科學的繪畫活動,大大增加了幼兒繪畫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在實際繪畫教學活動中,幼兒利用繪畫活動打開對世界的全新認知和看法,想象思維和創造能力得到有效激發,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但幼兒園的繪畫教學尚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幼兒園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的探索和研究。
一、幼兒繪畫教學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作為幼兒學習過程的最初始階段,家長更希望通過幼兒園的教學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繪畫活動能很好地促進幼兒全面能力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有利于提升幼兒在美術方面的自信心
一般來說,幼兒接觸和學習繪畫活動更多的是出于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理,而當其接觸更多內容和層次的美術作品時,往往會將好奇演變成興趣,進而開始進行創作。此時幼兒教師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引導和鼓勵幼兒將興趣延續下去,幫助幼兒進一步提升繪畫能力,使其在創作過程中收獲樂趣,增強自信心。
2.有利于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在學習和創作繪畫的過程中,幼兒的視覺會與自己的繪畫對象緊緊聯系,對于觀察能力相對較好的幼兒來說,在對繪畫作品的創作時會表現出更加豐富和有層次的內容,而對于觀察能力較弱的幼兒來說,其所創作的繪畫作品可能內容相對單一且美感較弱。這時教師需要采用差異教學的方式,根據不同幼兒對繪畫學習能力的掌握和分析因材施教,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多角度地觀察和思考問題,讓其用語言將所觀察到的細節描述出來,有利于實現幼兒語言能力和觀察能力的綜合提升,一舉兩得。
3.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
人類的左腦處理抽象思維,右腦處理形象思維。現階段,很多家長更多地將對幼兒的教育重點放在了文字、語言、數學等方面,缺乏對右腦的使用和鍛煉,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幼兒全面能力的協同發展。而繪畫活動強調對形象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右腦發展,進而實現幼兒綜合能力水平的有效提高。
二、現階段幼兒繪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單一性
當前很多幼兒園的教學任務規劃中,對于繪畫教學活動更多采用統一教本開展教學活動,而且在設計教學方式時,也更多地跟隨腳本主題開展和進行,使實際繪畫活動如出一轍,缺乏創新,不能很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加之實際的繪畫教學中學生的創作材料相對單一,都是白紙、鉛筆和畫筆,而且鑒于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教師只是指導其進行最基本的線條勾畫和涂顏色,幼兒的發散思維和創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突破和發展。
2.局限性
(1)教學內容方面的局限性。在進行繪畫教學時,一些幼兒園制定教學目標和計劃時,僅僅依賴于教本,然后在此基礎上選取每周的教學主題,以此類推直至完成整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從而使繪畫教學變得單一枯燥。雖然教學內容或多或少會進行一定程度的更新和優化,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缺乏創新。
(2)幼兒思維方面的局限性。在一些幼兒園的繪畫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幼兒認為繪畫僅僅是畫畫的課程,是單純的通過鉛筆和畫筆進行圖畫。這從一種角度說明幼兒教師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同時學習和創作材料的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兒對繪畫活動產生錯誤認識。
3.輕過程重結果
在幼兒園繪畫教學中,大多數教師認為繪畫作品是檢驗和考核幼兒美術活動能力最關鍵的標準。因此,教師更多注重對幼兒繪畫技巧和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對幼兒想象力和鑒賞能力的培養,而且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選擇先示范再讓幼兒模仿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不利于幼兒潛能的激發。
三、 幼兒繪畫教學指導的有效策略
1.形式多樣,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任何類型的藝術靈感均來自于實際生活經驗,但是對于幼兒來說,其生活經驗非常有限,對于所接觸事物也更多地表現為最直觀的表達,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深入體會繪畫藝術。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繪畫教學時,首先要引導幼兒更多地接觸和感受生活,可以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導學生感受生活,如利用毛線引導學生掌握直線和曲線的創作,這樣有利于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認知價值,同時也能形成輕松、靈活的學習氛圍。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幼兒好動和好奇心理,借助于更加豐富的色彩和夸張的造型等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還可以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繪畫工具的方法,確保幼兒保持相對較長的學習熱情,最終提升繪畫能力。
2.培養習慣,提升能力
一般來說,繪畫被稱為幼兒正式開始用筆的最重要的環節。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幼兒的生理特點,盡可能選擇和應用適合幼兒握筆習慣的相對較粗且短的畫筆,這主要是因為幼兒的手部肌肉發育相對稚嫩,長時間緊握畫筆可能會導致手臂酸軟等,不利于幼兒的健康發展。同時,明確指導幼兒規范用筆、標準作畫。為了給幼兒創造良好的創作環境,教師可以播放相對柔和的輕音樂,保證幼兒具有相對較長時間的專注力。此外,教師還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和評價方式,保持充分耐心和積極的心態,善用溝通的方式促進幼兒學習能力和創作能力的發展。在確保幼兒收獲繪畫技巧和創作技能的同時,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同時根據繪畫規則編制易學易記的兒歌或口號。為了更好地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教師可以將班級幼兒合理劃分成幾個小組,以組為單位有順序地選擇各自所需的繪畫材料,同時設置監督組長,避免出現浪費顏料的現象。在每節繪畫課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歸置好自己的繪畫工具、保護好自己的繪畫作品,在班級設置物品陳列臺并且標好每位幼兒的名字,同時在幼兒可以夠到的墻上設置透明作品展示盒,讓幼兒每次完成繪畫作品后自覺主動地將其放入作品展示盒中,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
3.充分展示和正確評價幼兒的作品
幼兒的世界是單純和美好的,一旦其作品得到教師的好評,他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保持濃厚的創作興趣,也會增強繪畫的自信,作品進步得相對較快。教師在評價幼兒作品時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一味地將教本或范畫作為最主要的評價標準,要充分認識到每位幼兒的個體差異,切忌以成人的標準看待幼兒的繪畫作品,避免打擊幼兒的創作自信和熱情,進而影響其未來的發展。為此,教師要以鼓勵為主,有方法地引導其修正繪畫中的不足,保證幼兒能夠獲得足夠的繪畫技巧和自信。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幼兒之間的互評和自我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培養幼兒形成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在積極鼓勵幼兒進行創作時,還要為他們準備展示自己的空間和機會。如可以在教室最顯著的位置預留出展示幼兒作品的空間,以供其他幼兒學習、欣賞和交流,大家共同進步。
綜上所述,幼兒園的繪畫活動有利于幼兒各方面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地發展。鑒于目前幼兒園繪畫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要求幼兒教師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全面分析,優化設計繪畫教學內容,以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主體,通過帶領幼兒欣賞和學習多姿多彩的美術世界,最終幫助幼兒形成較好的學習能力和鑒賞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丹.提高幼兒繪畫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9,(12).
[2]張巧寧.芻議提高幼兒園繪畫教學有效性策略[J].速讀(中旬),2018,(10).
[3]杜建國.在繪畫教學中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J].教育,2019,(37).
[4]張倩.幼兒繪畫教學指導的有效策略[J].南北橋,2019,(11).
[5]朱歷方.談談幼兒園教育中繪畫教學的一般策略[J].魅力中國,2019,(34).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