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

【摘要】目的 分析綜合管理對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 對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高血壓病例82例隨機分2組:對照組采取藥物治療、干預組采取綜合管理方法,隨訪1年比較干預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后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干預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在干預后要更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高血壓綜合管理措施的采取,對管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有積極意義,是防治高血壓的有力途徑。
【關鍵詞】綜合管理;社區;原發性高血壓;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4..02
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的患病率增高態勢明顯。雖然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有所增長,但因我國的人口基數很大,對于高血壓之類的基礎慢性病的防控局勢還有著很大的缺口。因而擴大高血壓防控范圍,將防控高血壓的主要力量下放到社區。“以社區健康促進、控制危險因素的綜合防治”是當前被普遍認為防治高血壓的有利手段[1]。通過社區展開高血壓干預,對幫助患者管控血壓水平、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高血壓病例82例隨機分2組:對照組41例患者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52~76歲、平均63.5±5.2歲,患病時間2~24年、平均13.2±1.1年。干預組41例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53~77歲、平均63.9±5.4歲,患病時間2~25年、平均13.6±1.2年。患者均經明確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將繼發性高血壓病例、伴嚴重并發癥患者、有嚴重肝腎功能臟器疾病者剔除于實驗之外。2組患者基礎資料值比較差異性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僅常規予以藥物治療和隨訪,干預組采取社區家庭醫生綜合管理:
1.2.1 簽約
本組由家庭醫生與家庭簽約,對家庭醫生的職責與服務內容進行明確,并向患者家庭提供家庭醫生的電話,以便于隨時取得聯系。社區設專人對所有簽約患者資料進行整理,并按照患者在本社區所居住的區域進行分組。將分好組的資料提交的分管社區醫護人員手中。
1.2.2 醫生服務
社區醫生實行分片管理,即對本社區高血壓患者實行分片管轄制,每個醫生具體負責一片區域,不但可以方便醫生日后對患者的上門診療,也有利于醫生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為更好的調控患者的血壓情況打了基礎。患者也能夠在覺察到自己血壓出現不良變化的時候及時聯系到分管醫生,使其能夠提供出更有效的建議。社區醫生為患者提供免費血壓測量的服務,患者可到社區醫療服務站進行檢測,也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上門為患者提供血壓測量服務。
1.2.3 建立分管隨訪制度
分管醫生每月最少兩次對患者進行電話或面對面的回訪,每月最少為所轄組內患者測量2次血壓,并進行記錄存檔,為患者建立血壓變化檔案。社區家庭醫生每周2次提供下社區隨訪服務,必要時入戶訪視,每周2次門診隨訪,仍然無法見面者電話隨訪。對患者的隨訪結果進行評估,對血壓未達標者和血壓值波動大的患者需要同患者及家屬共同分析原因,調整血壓管理方案。對長期不達標病例、高血壓合并高危疾病與新增病例等情況要及時與上級醫院對接轉診,以免耽誤患者病情。
1.2.4 健康教育
開辦社區專題講座、播放DVD等活動,號召本組患者到社區來積極參加舉辦的活動,其中涉及到高血壓防治知識的宣傳,選擇適合患者容易接受的內容(語言應通俗、標題要醒目、內容有趣吸引人等),考慮到老年患者因伴隨年齡增高,有易忘、記憶力減退等情況,應將同一內容反復強化。在患者前來測量血壓時,進行個體化的交流,對所宣教知識進一步鞏固。建立社區高血壓防治公眾號,為能夠使用新媒體的患者或是高血壓患者同居家屬組建微信群,定時發布高血壓防治教育推文、視頻等,群內可為患者所遇到的血壓問題進行實時解答并做出相關指導。
1.2.5 行為干預
家庭醫生針對患者個體情況,予以一對一指導:①合理飲食:強調膳食平衡,重點保持低鹽飲食(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 g),同時強調選擇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另外也要注意對鉀、鈣、鎂等微量元素的補充和攝入。②戒煙戒酒:明確告知患者吸煙、飲酒對其身體健康的危害,以及會對其血壓水平的影響。③心理指導:告知患者保持平和心態對血壓管控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當中自覺、積極的緩解壓力。④運動:結合患者個體情況提出運動建議,推薦慢跑、步行、太極拳、廣播操等有氧運動,注意勞逸結合。⑤用藥:一定要堅持長期、規律的用藥,提高患者藥物使用依從性。
1.3 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調查對象護理前、護理1年后的血壓水平通過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值以t檢驗,標準設為α=0.05,符合P<0.05則為有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干預后血壓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干預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在干預后要更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近年我們發現,高血壓不能僅依靠單純藥物的治療,在生活上的干預也是防治高血壓的重要舉措。社區醫療中心屬于小范圍管理,每個健康管理小組的醫護人員轄區范圍相較于醫院要小得多,所管理的患者人數也是有限的,這樣能夠對每一位患者的情況都有所了解,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加能監督。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后結果發現,干預組患者血壓管控效果更好,可見通過采取家庭醫生式社區綜合管理,可有效管控患者血壓水平,分析而言:高血壓患者多呈現有知曉率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的現象[2],相較于專科醫院,家庭醫生式社區服務以醫生團隊為主體,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為主要的服務場所,以契約式服務為特點,將解決患者健康問題作為目標,并以基本醫療服務作為基礎,通過積極的知識宣教,讓患者了解疾病有關知識、提高治療遵從度,改變其不良生活習慣于方法,更好的管控血壓水平。同時強調家庭醫生一對一為患者提供指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才能真正的幫助高血壓患者。通過社區常態化的健康宣傳,提高了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的認識;消除部分居民是藥三分毒的理念,為高血壓患者構建出終身用藥,終身治療的治觀念;提高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偏方、保健品等帶給患者的虛幻泡影,以免血壓波動過大自我控制不穩定。
總之,社區高血壓綜合管理措施的采取,對管控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有積極意義,是防治高血壓的有力途徑。
參考文獻
[1] 余淑華,劉敏.高血壓患者社區規范化管理的價值[J].重慶醫學,2019,48(17):2941-2944.
[2] 范國芹.社區高血壓患者的社區管理和治療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6):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