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摘要:新零售也稱為零售新模式,它的產生和發展對我國的零售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不僅為我國連鎖零售企業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對向行業企業輸送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本研究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進行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并以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為例,從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及內容調整、“雙導師”制度等方面入手,提出調整人才培養定位;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及內容;完善“雙導師”制度等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零售;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創新培養
中圖分類號:F203.9?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09-0152-02
自2016年的云棲大會上馬云率先提出“新零售”概念后,在理論界和企業界都引起很大反響。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實體零售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意見”以及美國的“美國零售商數字峰會”,到國內的“中國電商與零售創新國際峰會”,從零售巨頭阿里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京東的7FRESH等到新零售的先行踐行者,諸如猩便利、便利蜂、Today便利店等,也都全面拉開新零售的戰線。
2019年,新零售的戰線更是全面開花,線下的渠道價值更加凸顯,這也就形成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的創新模式的新零售,在大數據和互聯網+的依托下,構建了“線下店鋪+電商+物流”的新型零售經營格局,也成為未來零售行業發展的新趨勢。隨之而來的是新零售行業人才的短缺和綜合技能要求的提高,對于作為行業人才搖籃的高職院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迎來了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機遇。
一、新零售的發展,對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一)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缺口巨大,加快培養高職類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勢在必行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0行業發展人才報告估算,目前的連鎖行業人才需求總量每年為534萬,人才缺口達477萬人,正面臨人才供不應求的巨大挑戰;目前絕大多數零售企業更喜歡招聘高職類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強、實踐技能突出等),這從他們每年積極到去到各大高職院校舉行校園招聘會或與職業院校進行校企合作聯合培養中可以看出。相對于直接的招聘,零售企業更愿意與企業聯合培養所需人才,這不僅可以縮短人才適應在企業的工作試用期,可以快速上手,發揮更多的快速響應的性質,還能利用各類外部資源布局人才發展生態鏈,打造企業人才長遠性布局發展。
對于輸送人才的高職院校也應該隨之變革,改變以理論教學為主,校內實踐實訓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更多地讓企業參與到專業人才的培養中來。以理論教學為基礎,更多地讓學生去接觸相關的實際企業,以真實的崗位為依托,真正做到真實化項目,激發學生對企業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崗位的認知程度,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實踐能力,培養更多適合新零售模式的綜合高質量人才。
(二)新零售的發展,對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提出新的技術要求
新零售作為一種融通線上線下的新興業態,需要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現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技術,來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實現資源整合、價值鏈重構。因此技術支撐成為新零售下行業人才培養必不可少的環節。連鎖零售行業的職能隨著經濟環境以及行業發展的趨勢在不斷演進,傳統的倉庫管理、物流計劃、門店支持等職能因技術發展而逐漸被智能技術替代,而大數據分析、運營管理、全渠道銷售、數字化營銷和客戶關系管理則成為新零售行業未來新增的五大職能,這對于目前高職院校的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提出新的更全面的要求:以全面數字化為核心,提升相關互聯網技術培養,培養具有專業化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以保障新零售企業的高效運行。這也對高職院校的課程和師資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調整適應企業的課程體系,加入大數據、云計算、AI等高新技術等技術課程,提升學生數據思維的分析能力,適應新零售的崗位工作;引進更多的企業一線導師和加強校內專業老師的掛職實踐鍛煉,在新零售背景下,專業教師需要具備“線下線上融匯貫通”“教、學、做一體化”的雙師型全面綜合能力,來適應人才培養的要求對高職院校提出的新要求。
二、面對新零售,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路及方法
(一)調整人才培養定位
新零售背景下,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層次化和復合化越來越高,針對學生的特點、不同的職業規劃定制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方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體系變革的大趨勢。以同一企業不同層級為例,其崗位技能要求各有不同;高層管理崗位需要更多的全局整合資源能力,中層管理者需要更強的數據挖掘能力,而基層員工的則以滿足客戶體驗與提供服務為主。高職院校定位一定要清晰,在專業人才培養中除了基礎核心技能的培養外,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持續學習的平臺,以多樣化、多層次的培養方案培養復合型人才,協助學生適應快速發展的數字化轉型需求。在實際人才培養方案操作中也可以更多樣化,譬如定期邀請不同的行業專家論證專業發展方向,搭建行業、企業、政府和學校多方共建的機制,緊跟新零售行業動態發展,主動調整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方向,形成具有更鮮明特色的適應當地行業發展的本校人才培養定位。
(二)深化課程體系改革
隨著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基于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設置的課程體系也要隨之進行改革。新零售背景下的課程體系改革的重點在于從優化課程體系入手,不斷挖掘、拓展、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建立更全面的課程體系。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結合行業發展需要,深入剖析新零售發展趨勢,調研企業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課程體系設置。另外還可以拓展傳統人才培養體系之外新的課程內容資源,增加其廣度和深度;廣泛開展與地方性企事業組織、行業商會等單位的合作,將更多鮮活生動、有益有效的資源引入課堂來豐富課程體系內容;把行業前沿信息整編并及時傳遞給學生,搭建起與時俱進、與新零售發展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利用數據思維進行市場預測并挖掘商業價值;全渠道優化教學資源,通過引用、對比、類比、聯想等多種方式,在課程內容之間建立有機聯系,形成課程體系。
(三)創新教學模式及內容
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創新的教學模式,而互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高職院校創新教學模式提供了技術支持。在此背景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被高職院校認同,基于國家職業教育專業資源庫的教學資源的不斷豐富和完善,以及翻轉課堂、云課堂、慕課、微課等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選擇。另外,高職院校還可以與新零售企業建立更緊密的校企合作,成立企業學院進行雙主體培養和雙元育人,聯合開發在線課程,在完成傳統高職課程學習的同時,讓學生在校期間就可積累大量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門店運營管理》就需要在新的形勢下以數據能力重構供應鏈、品控管理和品類管理崗位職能,增加教學做一體課程,增強學生的崗位體驗感;在學生完成基礎理論教學之后,就將課堂搬進零售門店,讓學生真實感受門店運營中的理貨管理、防損管理等門店運營實務,將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融為一體,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完善“雙導師”制度
“雙導師”是基于人才培養的目標確定和現有高職院校的師資構成提出的,也是對研究生、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借鑒應用,目前已得到高職院校和企業的一致認可。高職院校的“雙導師”由校內專業教師(校內導師)、企業行業專家(企業導師)共同構成;新零售下的高職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重視其職業性、實踐性,這就要求在完成“校內導師”承擔的專業課理論知識的講授,發揮專業技能學習的基礎作用上必然要加入由“企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幫助學生將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企業實際中,提高其綜合素質,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共同完成學生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課程的教學。針對高職人才培養的要求,從教學實踐出發,遵循職業素質和能力養成的規律,通過“雙導師”的合力培養,有效培養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三、結語
新零售是符合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的新型業態模式,其影響深遠;這必然會引起行業的變革以及人才培養的創新。高職院校通過人才培養定位調整、課程體系與時俱進、教學模式創新、師資隊伍建設、“雙導師”制度等路徑多措并舉,有效提高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最終實現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宏偉目標;而作為新零售行業主要人才輸出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必然緊跟時代變化,培養出適合新零售模式下企業發展的高質量的專業人才。本研究僅就連鎖經營管理行業人才培養改革作了一些初步探討,還有很多不足,懇請指正。
參考文獻:
[1] 狄 蓉,焦 玥,趙袁軍.新零售背景下零售企業供應鏈整合創新機制[J].企業經濟,2019(8).
[2] 陳 芳.淺談新零售背景下高職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J].人力資源,2018(11).
[3] 徐壽芳,嵇美華.新零售視角下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動態能力集”的構建與實踐[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
[4] 韓彩珍,王寶義.“新零售”的研究現狀及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18(12).
[5] 張小桃.新零售背景下高職連鎖經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研究[J].知識經濟,2018(22).
[6] 王曉華.共享經濟背景下線下零售流通渠道變革[J].商業經濟研究,2018(15).
[7] 張鳳英.新零售模式下高職院校商科專業群建設探索[J].經貿人才戰略,2018(12).
[8] 王寶義.“新零售”的本質、成因及實踐動向[J].中國流通經濟,2017(7).
[9] 廖 夏,石貴成,徐光磊.智慧零售視域下實體零售業的轉型演進與階段性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19(3).
[10] 張立林.數字化轉型開啟零售業務發展新階段[J].新金融,2019(6).
[責任編輯:馬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