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孟輝
摘 ?要:圖書館是知識傳播和文化交流的平臺,而圖書管理對人們培養良好習慣、提升審美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加強圖書管理是提升文化資源利用率的必然要求。傳統圖書館在現代化圖書管理圖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偏差,影響了人們之間的交流地方文化建設。該文分析了圖書管理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為圖書管理的創新找到了一些應對的方法,推動了現代圖書管理的創新。
關鍵詞:圖書管理 ?管理現狀 ?管理創新 ?創新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c)-0201-03
Abstract: Libraries are platforms for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library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stering good habits and enhancing aesthetic abilities. Strengthening book managemen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ultural resources. The traditional library has many problems and deviations in the modern library management books, which have affected the loc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exchange between peo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library management, find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nnovation of library management, and promotes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library management.
Key Words: Library management; Management status;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novation approach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不僅對知識的渴求越來越高,對精神的追求也必不可少。而圖書館在對人們知識服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能夠對人們具有良好的讀書服務,就需要做好圖書管理工作。傳統的圖書管理方式有很多問題,應加強和改進圖書管理方式,不斷完善和創新,充分發揮圖書管理的作用,積極創新,改變方式和策略,引進高端設備,為讀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及服務。
1 ?圖書管理的必要性
國家發展對全民素質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為了滿足人們讀書和知識服務需求,圖書館建設和管理的力度不斷增加。圖書館將人民文化、社會實踐和知識等實現了保存和管理,其內的知識資源是人類財富。在新時期環境下,知識型的社會建設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在其發展中也呈現新特點和新要求,這對圖書的管理工作也提出嚴格要求和考驗,因此現代化圖書館也呈現出和以往時代不同的價值和目標。在現代化圖書館的管理中,通過圖書的管理工作來更好提供讀書服務,但需要緊跟社會環境變化和發展節奏,按照廣大讀者實際的閱讀需求并結合先進管理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圖書管理的質量與效率[1]。
2 ?圖書管理的現狀
2.1 管理方法落后
傳統的圖書管理方法相比較現代管理理念來說缺少相應的創新實踐,雖然圖書館的工作不是很累,但是管理的方式過于僵硬化。一般傳統管理為瀏覽圖書后覺得好的就去借閱圖書,大多數都是圖書管理人員來完成這一工作,沒有什么比較創新的管理方法,使圖書管理人員對工作沒有很大的積極性和創新意識,只是對于圖書的編排。缺乏創新和完善,圖書管理人員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圖書館人流量還是很大的,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和先進的設備支持限制了圖書館的發展。
2.2 資金投入不足
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數據文化傳播和精神文明的交流的中心,要根據信息的不斷更新逐漸完善相關信息的疏通。有的圖書館過于老舊,設備不足,有的人去了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所以很多人都不選擇去那里,就像是擺設一樣,但還是沒有人去修建,因為資金的不足加上沒有人重視,久而久之也就不去理它了。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圖書資源不足,電子檔的書籍更新速度更是加快,而嚴重缺少資金的圖書館與現代的圖書館之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大,導致客流量減少,管理效率下降[2]。
2.3 重視程度不夠
圖書館因為領導的不夠重視效率也越來越下降。大部分的領導對于圖書管理都缺少重視,傳統設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相關人群的需求,心理上忽視了早期建設圖書館的重要意義。由于各方面原因,使圖書館建設的設備及技術能力大大降低,管理水平下降,人員消極的狀態,這使圖書館的存在喪失意義。
2.4 圖書資料不足
在學校,圖書的作用就是在同學們有了難題的時候幫助解決或分析難題,圖書資料在同學們之間有著溝通交流的作用。老師發布作業之后,有的同學會去翻閱圖書資料,希望能通過資料提供參考意見,但由于圖書館內缺乏資源和沒有充分利用管理資源管理,圖書管理資料編排不完善,只好選擇去用網絡查找資料。給不了人們想要的資料,給對方工作帶來不便,嚴重影響了人們閱讀資料的積極性,因此部分資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圖書閱讀質量下降[3]。
3 ?圖書管理的創新途徑
3.1 分享資源,共同發展
目前,圖書管理的方式沒有創新性,現代化讀者的多元化需求較多,很難適應現代發展。在一個城市中,一般在學校周邊或比較繁華的地段會有一個圖書館,怎樣才能利用資源共享,做到共同發展,展現出各自的功能和特點,迎來綜合性的共享服務平臺,是需要我們去共同努力的方向。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更新與替換,把資源整合融入到一起,共同發展,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全國還沒有同一性機構的情況下,一定要加強一個城市的聯系與溝通,在有融合、有目的的圖書建立體系下,滿足讀者的需求。在有了一定能力和技術之后,再將圖書館的規模以及人員擴充,設備升級,從而能實現更大方面的擴展和統一,讓讀者能感受到圖書館良好的環境和服務,以及更加全面的信息知識。根據現有的資源,不斷創新,探索更加全面的管理方式方法,讓圖書館更上一層樓[4]。資源的統一化,對圖書館的傳統管理方式不是很好,但可以帶來很好的機遇,以開闊的視野感覺感知到現代發展的趨勢。圖書管理過程中,將傳統資源管理方式和現代管理、讀者的需求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圖書館的發展更加穩定。
3.2 加強圖書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要想讓圖書館得到全面發展,就需要圖書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提高。圖書管理工作者,是要與現代信息化乃至全世界接軌的,所以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便于更好的管理圖書,還要爭取讓上級領導對圖書館的重要性發生改觀,重新認知。將圖書管理人員融入現代信息化發展中,不斷提高圖書館的建設水平。要加強培養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升技術能力,做到保質保量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在圖書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對人才的培養,給管理人員提供更多的機會提升自身的能力發展,從而建設一支服務性,素質性超高的隊伍。對圖書管理者進行適當的培訓,掌握更多的圖書管理的專業知識,以此來提升整個管理工作的質量,促進圖書管理工作的更進一步發展。
3.3 加強圖書管理資源建設
在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到圖書館的各種資源要素的聯系,也要不斷加強外界環境與圖書館內部環境之間的關系,要有統一性的原則才能有效發揮。在不同的圖書館圖書擺放和管理類型方式都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每一個圖書館都有每一個圖書館的管理方式,同時受眾的群體也不相同,讀者所需更是不一樣,因此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根據讀者的不同閱讀所需和實際狀況,提供更便利、更有效的服務[5]。
3.4 改良圖書資料管理環境
在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時代,作為新技術的類別,網絡技術雖然能夠促進圖書資料質量的提升,但它具有兩面性。同時會導致圖書信息資料暴露在公共網絡環境當中,受到同行的破壞或盜取,這樣的問題就等于讓內部管理形同虛設,沒有一點內部隱私。所以內部圖書管理人員需要利用網絡揚長避短,既能讓讀者感受到內部資源豐富多彩,又可以使圖書館發展越來越好,提升內部圖書資料在網絡環境的安全性。在管理圖書資料時,需要相關的專業人員為圖書管理系統升級,利用電子身認證方式,實行掃臉進入,保證了圖書資源的外泄,確保圖書資料信息的安全性,防止有人破壞內部管理環境[3]。管理人員在進行網絡信息溝通時,對信息資料管理要有把握,加強運用能為用戶提供多種渠道的查閱方式,為用戶傳遞信息資料奠定了良好基礎[6]。
4 ?結語
人們對知識的渴求隨著我國水平不斷提高也在逐漸提升。圖書館內有無盡的知識資源,而要想為讀者提供全面的資料,就需要管理人員對圖書進行分類與整理,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創新管理方式,才能讓讀者全身心地投入知識的海洋。
參考文獻
[1] 陳英.圖書管理的現狀分析及創新途徑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6(21):136-137.
[2] 趙艷國.圖書管理的現狀及創新途徑探討[J].絲路視野,2016(9):75-76.
[3] 李逸丹.面向智庫建設的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構建及創新路徑探討[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 2019(3):33-36.
[4] 崔延華,王志蓮.關于信息時代醫院圖書管理的突破與創新探討[J].宏觀經濟管理,2017(S1):242-243.
[5] 向宏華.“互聯網+”思維下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4):5-10.
[6] 劉文英.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及創新途徑分析[J]. 信息記錄材料,2018(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