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云
作為班主任,我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和鍛造一支得力的學生干部隊伍是帶好班集體非常重要的工作。學生在從事班干部工作的過程中,能力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在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也有利于他們自身優秀品質的形成。可是作為小學生,他們有雙重特點:有上進、愛表現,但是感情脆弱,意志薄弱,面對班級管理的困難,容易產生挫敗感。這個時候,班主任怎樣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問題、重樹信心、當好班干,是一項非常棘手的工作,我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曾有一次頗為自豪的教育經歷,愿與各位同行分享——我的教育三步曲。
第一步:因勢利導,曉之以理
一天,班長小敏哭喪著臉來到辦公室,對我說:“王老師,您還是另找他人擔任班長吧,我實在干不來。”傷心中還帶點委屈。這是她第三次向我提出辭去班長一職。回想起上兩次她向我辭職的情形。第一次是在開學初,小敏在競選班干部的演講會上,憑著自己充滿創意的獨特見解和滿腔熱情一舉奪魁,贏得班長一職。可是過了兩個星期,她突然找我要辭去班長一職。因為她父母告誡她,這學期是小學最后一個學期了,一定要抓緊時間,集中精力搞好學習,力爭在畢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上一所好的中學,為自己的成才走好關鍵的一步。我當時聽了沒有責備她,而是順著她的意思說:“你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很多同學和他們的家長也曾經向我表達過這個意思,我想我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只把學習搞好就可以成才了嗎?這種只有知識的人就能被社會認可嗎?”小敏聽了我的話思考良久,然后輕聲對我說:“我還是聽您的,我會想辦法說服父母。”
第二步:了解情況,導之以法
可過了一段時間,在一次班干部會議上,有同學反映小敏擔任班長一職掃地不力,身在其職,不盡其責,對一些違反紀律的同學疏于管理,以致近來班風有點散漫。當時,小敏也承認自己的不足之處,并第二次提出要辭去班長一職。事后,我找她傾談了一次,了解到原來她是怕得罪個別同學,所以不敢管得太到位。我鼓勵她說:“只要堅持原則,以身作則,并對同學一視同仁,同學們就不敢對你有意見。”我還跟她一起探討怎樣管理班級的措施。事后,她很有信心地向我保證:“老師,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那次談話以后,小敏果然沒有令我失望,盡心盡力地把班級大小事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分擔了我不少事務,班風越來越好,每周我們班都能獲得“流動紅旗”。我由衷感到欣慰。
第三步:巧用事例,形象喻理
沒想到一個月后,小敏又打“退堂鼓”了。我疑惑不解:“怎么回事?你不是干得很好嗎?”我對她說。“不,老師您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同學們很多對我都有成見,他們有的說我沒有一點女孩子的溫柔,整天兇巴巴的。”“是誰這樣說你,我找他們去。”我說。“不用了,您還是再挑選他人擔任班長吧。”看來她辭意已決。接著,我向她講了以下這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對祖孫騎著毛驢去趕集。路人議論說,倆人騎一頭驢過于殘忍,于是,爺爺下來讓孫子騎;路人看了又議論說,孫子真是不孝,孫子聽了趕緊下來讓給爺爺騎;路人又議論說,老人心腸太硬,只顧自己舒服;后來,祖孫二人都不騎了,路人又議論說,放著毛驢不騎,真是太傻了。聽到這,我問她:“你說,這祖孫二人該怎么辦呢?”“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她脫口而出。“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又重復了她說的這句話。這時她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繼續對她說:“只要自己認為做得對,就問心無愧,心正不怕影子邪。當然,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人不可能做得盡善盡美。”聽到這里,我發現小敏的神情不再沮喪。果然,她對我說:“老師,我不辭職了,相信我,我會把班長做得更好。”
這次教育經歷,讓我領悟到: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一定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是教師進行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在這次成功的教育經歷中,我用了生動的事例,并善于運用語言創造直觀形象,形象喻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道理,讓學生茅塞頓開,心領神會。同時我也領悟出教師的語言藝術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愛”字,只有懷著對學生理解的愛,濃厚的愛,對教育事業深切的愛,才能自覺運用富有啟發性、情感性和趣味性的語言藝術,去感召學生,撥動學生心弦,從而塑造出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心靈。
責任編輯?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