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摘要:企業審計的職責就是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發揮監察的作用,審計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工作效率,讓企業能夠更加安全平穩地發展。企業審計涉及了公司內部的資金流向和財務活動,所以具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有效地規避風險是企業審計應該考慮的問題。為了公司能夠更加穩定的發展,審計人員應該注重審計工作的風險性,尋求有效的方法規避風險。
關鍵詞:企業審計;風險;規避
一、企業審計存在的風險
企業審計工作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存在很多風險,這也是企業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企業審計和企業內部的財務工作關聯緊密,很容易產生資金流動上的差錯,所以企業要重視企業審計工作,同時注意規避企業審計中的風險,做好預防工作和規避措施。
想要企業審計工作有序進行,需要國家建立起完善的審計監管體系,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的審計監管體系還沒有完全成型,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善。只有國家建立起完善的審計監管體系,企業審計工作才能夠有所依靠,更加有序的進行。 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國家的審計監管體系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標準,監管力度的不足也導致企業審計工作進行的困難。審計工作人員沒有完善的體系管理和保障,這些都是企業審計會產生風險的源頭[1]。
企業審計工作的順利與否和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也是相關聯的,只有企業內部的管控制度足夠科學合理,企業審計的風險才能有所降低。企業要認識到企業審計的重要性,建立起健全的內部管控制度,這樣才能更好的輔助審計工作,把握審計工作的真實性和合理性。只有做好了內部的監管工作才能約束審計工作,為審計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約束,保證企業審計的順利進行,更好地規避風險。
企業內部并沒有建立專門的審計部門。近年來,雖然企業已經了解了審計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實際運營活動中對于審計的相關措施還是落實的不夠到位。大多數企業內部都沒有獨立出審計部門,這雖然節省了公司的資金,但也降低了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真實性。
由于國內的審計工作起步較慢,雖然近些年來也在不斷的發展,但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企業審計工作的發展局限導致企業審計的工作落實也不夠完善,企業也沒有意識到規避企業審計危險的情況和解決的方法。企業審計工作模式比較單一,這樣審計的結果也收到了一定的影響,賬目中的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很難及時的被發現,審計工作也就變的不夠完善。審計的結果不夠客觀和真實,也就無法很好的發現公司賬目中的漏洞,只會為公司的發展埋下隱患。另外,審計人員的工作素質和工作能力也有待考察,公司內部的審計人員并沒有完全具備優秀的專業能力,對漏洞的敏銳和對危險的判斷力都不足夠,這也會讓審計工作出現漏洞[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企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這也就代表企業的賬目和流水變得更加復雜,出現錯誤和漏洞的地方也會增加,這也為審計工作帶來了挑戰。審計的工作范圍不斷擴大,審計的對象也日漸復雜,再加上不斷變化的社會和相應的法律條例,審計工作的難度也不斷增加。審計工作中的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這不僅讓審計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增加,也提高了審計出現風險的幾率。
二、審計風險出現的原因
現今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是由股份來組成公司資本的形式,這也就導致公司的股東較多,股東之間的權限和經營出現重合和競爭。股東的存在沒有激勵公司不斷發展,反而讓公司的經營變得混亂,這也就導致公司出現了很多利用個人權利來解決公司問題的情況。公司的經營和運轉被股東們作為競爭的工具,股東的個人意志也決定著公司的事物,這讓公司內部很多政策無法落實,個人的責任和權力也不明確。公司內部的工作模式混亂,內部的監察體系也不完善,這也會出現審計風險。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審計工作模式和方法還比較貧乏,審計工作也還處于發展階段,需要不斷的充實和完善。我國的審計開始較晚,所以審計工作的工作方法還不夠充足完善,很多引起審計風險的因素還沒有完全認識到,審計人員在工作中對于審計風險的考慮也較少。審計工作中經常使用的方法還是抽樣法,這種方法很容易因為審計人員的想法和判斷出現偏差,所以得到的審計結果也不夠真實準確,這也就導致審計人員很難發現被審計單位財務中的漏洞和缺陷,不能有效的發現財務中的問題,并對出現的錯漏進行處理。企業并沒有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和特點有針對性的發現審計風險的成因,這也讓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不易被發現和制止。審計人員的相關法規了解的不夠全面,法律意識不強,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也存在差異和不足,這都是導致企業出現審計風險的原因。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和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建立完善的內部監控制度,保證企業審計的法律意識足夠,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順利發展和企業審計的準確,有效地規避企業審計風險的產生[3]。
被審計單位的綜合環境和背景也是審計人員需要重點考察和了解的部分,審計工作考試之前要全面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特征、企業發展、企業經濟背景和環境等影響審計風險的因素,做到全面掌控被審計單位的真實信息,這樣才能保證審計風險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審計人員也可以將被審計單位中對企業審計造成的影響整合到審計費用中,通過審計費用來體現被審計單位的環境因素和出現審計風險的可能性。
三、規避審計風險的方法分析
(一)完善國家審計監管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審計存在的環境也不斷變化,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完善和提高企業審計的工作質量,國家需要制定更加嚴格且合理的法律制度。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更好地規范審計工作,約束審計人員的行為,同時也明確了審計的職責和權利,這樣一來,審計工作才能在符合制度的同時不斷的完善,審計工作也能變得更加規范。
(二)提升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審計人員要做到轉變自己的固有觀念,不斷學習最新的審計知識,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隨著審計工作的工作量和難度的不斷增加,增加了出現風險的概率。企業想要用更低的成本完成更多的審計工作,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要掌握最新的技術,不斷加深對審計風險的認識和判斷,這樣才能更好的尋求規避和解決風險的辦法,做到有效的控制審計風險的發生[4]。
企業審計想要更好地規避風險的發生,應該嚴格審核和管理審計人員。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素養也決定著企業審計對于風險的預防和解決能力。企業的審計部門也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體系,約束和規定審計人員的行為,對于審計的責任也要落實到個人,建立起完善的責任制度。企業要定期對內部的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監督審計人員學習和掌握審計相關的法律制度,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同時也要注重審計人員的品行,培養審計人員實事求是,堅持客觀的工作原則,不斷提高審計人員對于風險的敏感度和判斷力,保證審計人員可以更好地處理審計工作中出現的事故和風險。
(三)完善內部監控制度
想要更好地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企業要做到建立完善的內部監控制度,這也是規避企業審計風險的方法之一。建設內部監控制度時,管理人員要做到正確的評估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建立最適合企業審計的考核部門。審計部門在獲取企業的審計信息后,要全面地測試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實性,為每一個環節都建立獨立的資料檔案,讓企業決定戰略決策時有所根據。企業審計需要一個成熟運轉的審計機制,這也是審計部門提供專業服務的前提。所以企業要完善審計機制,保證審計機構的專業性和保密性,讓客戶信任審計機構的專業能力,相信企業的財務問題不會被泄露。審計機制的成熟運轉可以更好地體現審計機構的專業能力和可靠,同時完善的審計機制也可以更好的發展審計風險,并規避審計風險的產生。
(四)建立專門的審計機構
建立專門的審計機構可以更好的凸現審計的價值,保證審計工作的有序進行。要做到保證審計機構的獨立,審計人員在分析企業審計信息后,要做到公正公平的公開審計結果。所以為了保證審計的準確性,保證審計結果不被他人或其他部門所影響,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審計人員也要保證自身正直、誠實的品行,從而更好地保證審計的真實和準確。其次就是要保證企業審計機構對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約束和監督,只有企業審計機構的職責和權利得到保障,才能得到更真實可靠的審計信息。
(五)慎重選擇審計對象
審計單位要慎重的選擇服務的對象,在接受委托之前要調查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和管理人的人品,有針對性的選擇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的行事不端,也就說明他管理的企業很容易出現風氣不好的行為,被審計單位中出現審計風險的可能性也會很高。所以為了減少審計風險的產生,審計單位也要嚴格核查服務對象的人品和素質是否過關,盡量選擇品行上沒有問題的客戶服務。同時企業審計也可以增加客戶評價的制度,審計單位可以對服務過的客戶和企業做出評價,為再次進行審計或其他的審計單位提供一定的參考,這樣也可以幫助審計單位及時發現有問題的客戶和企業,減少企業審計風險的產生。
四、結語
企業審計對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來說非常重要,企業審計在公司的財務管理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從目前來看,我們國家的企業審計工作還不夠完善,為了避免企業審計出現風險,保證企業更加穩定地發展,不斷地完善企業審計工作,規避企業審計的風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避免了企業審計的風險,企業才能實現更加有效的管理,從而更好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葉飛.企業審計風險及規避方法分析[J].財經界,2018(12):151.
[2]紀丹陽.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審計風險的成因與防范[J].中國市場,2016,1(15):900-902.
[3]江柯言.中小企業審計及其風險分析——以W公司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5,12(3):534-536.
[4]熊美鳳.企業審計風險及規避方法分析[J].財經界,2019(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