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媚
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科書《語文園地》中設置了一個新型的欄目《和大人一起讀》。本文站在欄目編排的意圖和實施意見兩個角度出發,進行詳細的探討,以期拋磚引玉。
一、解讀編排意圖,洞悉個中秘妙
加強課外閱讀的引導,建設課內課外閱讀交叉融合、滲透和整合教科書的編排體系,是部編版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一個重要的特點。《和大人一起讀》主要是通過以教科書為藍本,讓學生與家長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閱讀一本書的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了解閱讀的好處,逐漸讓兒童學會獨立閱讀。
(一)親子共讀是《和大人一起讀》強調的課外閱讀方式
《和大人一起讀》中“大人”指的是什么人?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以及其他家人、鄰居、老師等都屬于大人的范圍之內,讓他們引導孩子進行良好的讀書,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從而愛上閱讀。欄目中的“大人”更多是指與孩子較為親密的人,與父母進行良好的閱讀,有助于增進兩者之間的親子關系。欄目強調的是讓孩子在愉快、有愛的環境中完成閱讀,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庭是能讓孩子全身心放松的地方,而最親近的人自然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家庭能夠有效地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
(二)培養閱讀興趣是《和大人一起讀》的核心目標
親子共讀的重點是通過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配合,良好地完成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實施自主閱讀,明白閱讀的好處所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在此欄目中都無法正常的運用。在這個版塊的學習中,孩子只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進行閱讀,如是而已。在閱讀過程中,家長不要給孩子設置學習任務,避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要讓他們自然而言地閱讀,保障孩子閱讀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下進行閱讀,進而愛上閱讀。
(三)滲透“悅讀”是《和大人一起讀》的內隱宗旨
在引導孩子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其閱讀興趣,給孩子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環境。強調無壓力閱讀,并非是一種“放羊”式的閱讀。通過“和大人一起讀”,兒童獲取的并不僅僅是閱讀興趣,還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和掌握基本閱讀的方式,兒童在這個過程中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明白閱讀的重要性。在與孩子進行閱讀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籍,或童話書,或科幻書籍等,按照書中的文章展開廣泛的交流,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引領家校合作,開啟“悅讀”之旅
“和大人一起讀”是以親子閱讀為主的課外閱讀活動方式,在這過程中,雖然不需要教師直接參與其中,但是并不代表教師可以撒手不管。要保障任務的順利實施,教師肩負著很多責任,有很多任務需要去完成,比單純在課堂上組織教學復雜得多。
(一)引領家長,達成共識
作為語文教師,在新生入學的第一次家長會上就要詳細地向家長介紹教材所設置的新欄目,明確這個欄目的核心理念,引導家長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伴孩子進行無壓力的閱讀,這是一種在閱讀環境、閱讀方式、閱讀目的等方面與教學課堂都有著很大差別的閱讀活動,非功利性、無壓力是它最大的特點,能夠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與孩子一起閱讀,讓讀書成為全家人的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授之以漁,教給方法
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對于親子共讀未必會有足夠的經驗。教師可以傳授給家長幾種簡單實用的小方法。
1.讀一讀,感受優美語言。閱讀材料中許多文章都是語言優美,朗朗上口,趣味盎然,這有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談一談,結合經驗,與兒童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孩子一同聊閱讀材料,是通過閱讀與孩子進行溝通的一道橋梁。通過良好的溝通,連接到孩子自身,詢問孩子有沒有相似的經歷,喚起孩子以往的生活經驗;通過與其他閱讀材料進行連接,詢問孩子以前看過的書籍中是否有類似的人物和事情,引導孩子進行回憶;連接生活經歷,問一下孩子有何想法。
3.畫一畫,展示閱讀畫面。針對不同的內容,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想象畫面,甚至可以畫一畫。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給那些閱讀材料配上相適應的圖畫。鼓勵孩子把自己的作品交給老師,教師再把優秀作品張貼在班報、年級報及學校宣傳櫥窗內,讓學生嘗試到課外閱讀的新鮮感和成功感。
4.賽一賽,激發好勝心理。開展《和大人一起讀》的活動時,家長要充分地運用小孩子好勝心強的心理,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比賽活動,讓孩子感受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5.演一演,多元深化閱讀。有些閱讀材料人物角色特點明顯,可以相機組織演一演的活動,一是能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積極地參與到整個閱讀的流程當中;二是能充分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在演的過程中,既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對于膽子小的孩子來講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6.編一編,激發無窮想象。有些閱讀材料,故事情節性較強,在曲折有趣的故事之中戛然而止,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引導孩子想一想、編一編,讓攜手共讀更加富有趣味。
(三)課堂展示,陪伴閱讀
此欄目的閱讀要求和閱讀方式,與實際課文教學中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這個欄目沒有設置硬性檢測的任務,但是作為教師應當全面分析《和大人一起讀》的每一篇閱讀材料,精心地設計每一個環節的活動。如上面教給家長的幾個“畫一畫”“賽一賽”“演一演”等閱讀展示的方式,同樣可以運用到課堂上進行閱讀效果的檢測,從而有效地組織孩子分享閱讀,更好地激發閱讀興趣。
(四)跟進反饋,記錄閱讀
閱讀活動的實現不能僅僅依靠父母的指導,更需要教師的引導。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能產生對閱讀的興趣,保持閱讀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設置評價記錄表,根據孩子的自評、父母評價以及同學間的互評給孩子一個綜合評價。評價記錄表可以根據低年級的實際情況單獨設計,也可以低中高年級一起以閱讀記錄本或者閱讀存折的形式出現,幫助學生留下閱讀的痕跡。
(五)資源開發,拓展閱讀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講,培養閱讀興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效的閱讀是孩子終身的寶貴財富。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已經無法滿足愛上閱讀的孩子的閱讀欲望。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可以結合《和大人一起讀》欄目閱讀材料的文本特點,選擇同一題材的閱讀材料推薦給家長和學生。
總而言之,《和大人一起讀》欄目是一種親子共讀的課外閱讀方式,推廣和落實兒童閱讀,教師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