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文
摘 要:信用政策是企業對應收賬款進行控制和管理的財務政策,它是企業進行運營管理的重要措施,幫助企業科學處理與購買方的債權債務關系,從而提高企業的資金管理效率。出口企業受國際環境影響,信用政策的制定更為重要。本文主要探討出口企業運用信用政策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出口企業? 信用政策? 應收賬款? 管理措施
企業銷售產品時因存在賒銷的情況會確認應收賬款,導致企業的資金被占用,為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變得尤為重要。出口企業受國際環境影響,收匯風險大,出口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更為重要,出口企業應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保證企業的資金鏈及信譽,從而促進出口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出口企業信用政策及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用政策制度不健全
出口企業在制定信用政策制度時,需要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客戶需求、國際及國內市場環境變化等方面進行,使得制定出的信用政策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從而提高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效率。但是,部分出口企業并無相關制度支撐,且在制定和落實信用政策時,并沒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不當,不僅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發展,還導致企業的管理壓力增大。
(二)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市場環境變化復雜,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出口企業在根據企業發展需求進行市場擴展時,應該做好企業的風險防范,以便隨時應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但是,部分出口企業并沒有提高本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缺乏有力的風險防范措施,導致企業在進行應收賬款管理時,會出現壞賬、呆賬等現象,輕則影響企業的運營與發展,重則會導致企業破產。
(三)內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
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是保證企業正常運營的重要途徑,健全的內部管理制度,可以協調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與合作,大大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減少企業因管理不當而出現的各種問題。但是,由于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內容不同,每個部門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理念也存在差別,導致部門之間總會存在一定的矛盾,并非所有的管理要求都能落實執行,這樣就會導致企業內部管理難度增大,不利于企業財務部門進行應收賬款的管理,導致企業的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
(四)財務人員專業度不高
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企業財務人員擁有專業的財務知識和業務水平,處理財務管理中的各種問題,做好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工作。隨著國際貿易的擴張,涌現出很多中小型出口企業,部分企業的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不高,他們不能根據千變萬化的國際市場環境及市場發展進行財務管理,缺乏終身學習的價值觀念,缺少財務專業知識的更新,且國際貿易知識和外語的專業水平普遍不高,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跟不上,長此以往,會給企業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影響企業的發展。
二、出口企業信用政策及應收賬款管理措施
(一)健全信用政策制度
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是影響企業應收賬款水平的主要因素。健全出口企業的信用政策相關制度,完善企業信用政策制定的標準,有助于企業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出口企業在制定信用政策相關制度時,應根據企業自身實際業務情況,綜合國際市場環境、客戶國家風險等級、企業運營規劃、客戶的信譽等因素綜合考慮。首先,出口企業需要制定詳細的客戶信用評價標準,可參考客戶以往交易的信用情況、客戶國家風險等級、客戶經營規模與財務狀況、客戶合作意愿與配合度等指標,設定一定的分值,根據得分情況設置不同的信用評價等級。其次,出口企業應依據客戶信用評價等級制定不同的賒銷政策,出口企業還需考慮客戶所在區域、出運方式綜合評定制定不同的賒銷政策,之后,出口企業需定期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價,并依據信用評價結果對客戶賒銷政策進行調整,制定詳細的信用政策調整方式。最后,出口企業應該制定完善的應收賬款跟蹤管理措施,例如:定期進行應收賬款的對賬、月度進行應收賬款的催收、對逾期的應收賬款進行考核等具體管理要求。這樣只有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政策制度,才能使得企業管理層與財務部門,可以按照標準進行應收賬款的管理,不僅對企業管理層與財務人員的行為進行了約束,減少了因人員問題而造成的應收賬款收回難的問題,還提升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使得財務人員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為管理人員提供準確的數據,保證應收賬款的收回,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提升風險防范意識
隨著出口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應該不斷提升本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及國際市場變化,對應收賬款管理方式進行調整,做好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工作。首先,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定期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價,并根據客戶信用評價的結果對客戶的信用政策及時做出調整,以達到應收賬款管理的目的。其次,出口企業應當規避收款方式不同帶來的風險,且要提高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一方面,出口企業可以考慮多種收款方式,如信用證收款、電匯、托收等方式,以規避全部采用電匯方式直接給予客戶賒銷賬期帶來的壞賬風險,例如,出口企業可以考慮信用證收款,信用證收款風險較小安全性較高,但是手續比較復雜且手續費較高,所以出口企業應綜合成本收益原則,根據客戶的信用情況及費用大小選擇最優的收款方式。另一方面,出口企業還要多了解國際市場的金融動態,關注外匯市場的匯率走勢,提高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再次,企業對出口業務可以考慮投出口信用保險,以規避應收賬款拖欠造成企業損失的風險,出口企業如有逾期貨款未收回,要及時聯系保險公司啟動追款、理賠流程,避免造成壞賬損失。最后,企業要有及時止損的意識,對有逾期貨款的客戶立即停止發貨,因為即使出口企業已經投保出口信用險,保險公司在索賠時對逾期之后的銷售業務也是不予賠償的,另外出口企業還要懂得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逾期并屢次催款不回的客戶,進行法律訴訟,保證企業的資金不受損失。
(三)確保內部管理機制有效執行
健全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有助于企業對信用政策及應收賬款進行監督和管理,保證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失。因此,出口企業應該將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執行到位,加強企業各部門間的分工與合作,使得企業各個部門都可以配合財務部門進行應收賬款的管理,保證企業利益。首先,各部門需按照信用政策制度的規定履行各自的職責,將相關流程制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在給客戶制定信用政策時,按照制度要求進行信用評價,并依據信用評價等級給客戶提供相應的賒銷額度和賬期;在給客戶調整信用政策時,應依據信用評價結果與以往的評價結果進行比較,給予獎勵性政策或懲罰性政策調整客戶的賒銷額度及賬期,并落實到新合同的簽訂中。其次,實際工作中要加強應收賬款的催收和對賬,每月可由財務部門出具催收報告提供給業務人員進行催款,并定期與客戶進行賬款核對,保證雙方賬款一致,避免因雙方記賬不一致導致的各種糾紛,若有差異也需及時查找原因避免以后再次出現差異。最后,企業還要加強內部的監督管理及考核機制。一方面加強內部監督管理,可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另一方面,企業需加強應收賬款的考核,每月對催收情況進行跟蹤,針對提前付款的客戶或有逾期的客戶對相應的業務人員進行獎勵或考核,可有效提高應收賬款催收的及時性,減少企業的壞賬、呆賬損失,保證企業應收賬款的正常收回,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四)提升財務人員專業水平
出口企業因出口業務的特殊性,為確保出口企業正常運轉,出口企業要加大對于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一方面出口企業可以聘請專業的信用管理人員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信用管理知識,使得財務人員可以獨立解決信用政策管理及應收賬款中存在的小問題,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出口企業可以增加對國際貿易知識的培訓,財務人員可以通過培訓,了解國際市場上更多的先進管理方式,學習到更多的外匯收款方式及各自利弊,關注到國際市場的金融動態及外匯市場的匯率走勢,也對以后信用政策的改進提供可行的建議。同時,出口企業財務人員應該加強自主學習的意識,要隨著會計準則及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主動學習更新相關會計理論和知識,同時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外語水平,以更好的適應出口企業的發展,并為企業信用政策及應收賬款管理模式的改進提供可行的建議。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用政策對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出口企業應該認識到信用政策的作用,健全本企業的信用政策制度,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并執行到位,提升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使得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效率提升,避免企業因應收賬款問題而出現資金不足的現象,提升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收率,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師清杰.企業的信用政策及應收賬款管理措施探討[J].中國經貿,2016,12(5):120.
[2]熊茜.企業應收賬款及其信用政策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