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岸
摘 要:近年來,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提前消費已經成為現代化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常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加,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突出的問題。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不良貸款占比率不斷攀升,也是國民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的體現。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重要階段,不良貸款問題已經成為阻礙社會穩步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只有從不良貸款的具體原因入手,加強風險防范措施,并與地方政府加強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夠有效盤活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為該地區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通過對當前不良貸款清收工作中存在的障礙與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探討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希望可以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些許借鑒。
關鍵詞:不良貸款;清收工作;法律障礙;解決措施
前言:新時代經濟環境下,市場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在快速發生轉變,商業銀行信貸也面臨著諸多的風險和問題,近年來,不良貸款率不斷攀升,清收盤活難度非常大。其次,各項民商事法律陸續出臺,其中包括公司法、物權法、合同法等,各種新的法律層出不窮,司法標準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商業銀行在利用法律途徑清收不良貸款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問題與挑戰。怎樣快速適應經濟發展趨勢與法律環境,進一步提升不良貸款清收效果,是當前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1、不良貸款清收現狀簡析
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61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986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91%,較上季末增加0.05個百分點。從結果能夠看出,商業銀行在面臨著不良貸款日益嚴峻的環境下,短期之內是不會有太大改變的,對于銀行而言,其不良貸款清收工作以及信貸風險控制壓力不斷增加,處理難度較大。資產量不斷發生改變的同時,大環境下,經濟逐年下滑,貸款質量問題也層出不窮,不良貸款金額與案件數量逐年增加,受債務人財產減少以及抵押物處置難等因素的影響,起訴案件的整體執行率不斷下降。
2、不良貸款清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目前,隨著市場環境快速的轉變,司法環境、市場競爭環境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受到商業銀行內部經營管理以及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不良貸款清收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面臨著許多的困難與挑戰,從而對不良貸款的清收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
2.1??? 、不良貸款缺失相關法律規定
當前,我國關于不良貸款清收相關法律制度嚴重滯后實際工作的開展與實踐環節,在工作執行過程中,主要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以及對相關執行工作起到指導作用的批復與復函。但是這些相關法律規定比較零散,實際操作難度較大,很可能會導致司法在執行過程中,標準不一,不具備可操作性,從而造成在實際工作中時常會出現不良貸款清收以及案件執行過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法律依據,從而導致進退兩難,陷入困境[1]。
2.2??? 、司法與新規制度不具備可操作性
自民事訴訟法頒布與實施以來,最高人民法院也出臺了相關司法解釋,其中的部分規定,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利于商業銀行方面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方式清收不良貸款的,但是在具體操作執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如,當前法律已經明確和實施了立案登記制度,且對于案件的立案有著一定的幫助,登記效率在提高的同時,法院受理進度慢的問題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案件在立案之后依然長時間處于審理狀態當中,債權問題進展慢的情況未能得到有效改善與解決,所以,急需制定和統一明確、完善的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才能夠更加高效地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其次,部分基層法院方面固化的思維與程序不利于銀行債權的進一步實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基層法院方面的思維會對金融債權保護以及依法清收問題產生直接的影響,相關問題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與改善,銀行方面抵押權執行難度大。如,部分案件在受理過程中,抵押物品被成功拍賣之后,法院方面分配的方案以及具體程序為:訴訟費用與執行費用;工資款項;建設工程優先權;抵押前欠稅款;抵押權;一般債權。法院方面主要是根據物權法與擔保法去執行,明確了擔保物權人應當享有擔保財產所得款的優先受償權,但是對于工資債權并未進行詳細規定,工資是比較特殊的債權,在司法實踐與執行過程中,有優先受償權,這樣也有助于促進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并且符合法律法治的基本精神。
2.3??? 、評估拍賣流程障礙導致清收難度增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規定,明確被執行人及其家屬最低生活標準, 其中包括房屋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在保障被執行人基本生活標準的情況下,可予以執行。在具體執行與操作過程中,為了保障其家屬基本住房需求,在執行中往往無法將其唯一住房用于拍賣、評估處置,大房換小房,以及住房換租房等相關政策無法有效落實下去,從而造成銀行方面依法清收存在極大的障礙和困難。再者,在拍賣程序中的案件可能還會受到異議、虛假租賃、多次流拍等因素的影響與干擾,從而對抵押物的受償進度產生嚴重的影響。
勝訴案件執行難度比較大,被執行人如果不主動履行其債務,商業銀行可申請法院方面啟動相應的執行程序,大多都是通過評估、拍賣等法定流程,且處理過程耗費時間較長,大大地延長了清收工作的實際周期,多數情況下,還可能會存在法院方面未能及時起動拍賣程序以及實際拍賣價格遠遠低于市場價等情況,從而導致執行收回存在不確定性。勝訴案件啟動評估程序相對緩慢,如抵押物當中包括借款人后期的固定設施,借款人未能積極配合評估工作,拒收相關法律文件,評估工作人員不能及時進入現場環境當中,更加不能及時完成評估工作等,這樣便會對之后抵押物的拍賣、過戶等環節造成未知的風險和損失[2]。
3、不良貸款清收法律障礙的具體應對措施
商業銀行方面應當積極推進出臺相關不良貸款清收司法解釋,加強內外兼治,嚴格按照相關法律開展清收處置工作,從而進一步完善信貸業務的執行與管理流程規定,有效避免信貸風險。
3.1??? 、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完善的法律體系是保障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基礎與前提,因此, 法律的制定與完善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程序進行,相關法律法規修改是需要一個過程的,當前,各級基層人民法院在勝訴案件執行以及不良貸款清收工作中已經慢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逐漸形成了一些科學合理的制度體系和辦法。商業銀行方面應當進一步加強和法院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進一步建立完善的協調機制體系,進一步推進當前的實踐經驗,并出臺相關清收規定,明確新出臺的具體規定與細則,從而有效解決與改善法律的滯后性,提升其整體可操作性。
3.2??? 、樹立法律維權意識
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商業銀行方面必須要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必要的措施,樹立正確合理的經營理念與風險意識,深入全面地認識和了解不良貸款問題具有的復雜性、長期性特點,并改善以往輕管理、重市場、輕風險的經營管理理念,特別是在不良貸款清收工作具體執行過程中,必須要樹立科學合理的維權理念,做到依法、及時開展相關工作,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清收工作,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避免錯過最佳處理時機,或者是由于處置不當從而導致出現更為嚴重的風險隱患[3]。
3.3??? 、改善信貸業務管理體系
信貸業務管理流程與制度體系是相關工作能夠有序開展的重要前提,對于當前信貸風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孤立化、碎片化等問題,商業銀行方面應當進一步加強約束與激勵措施,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逐漸改變傳統管理流程存在的不足之處,進一步改善傳統管理模式與當前信貸業務特點不適應的問題,從而不斷提升風險防控與應對能力,加強信貸業務前后期風險控制,加強對信貸業務性質的審查以及跟蹤監督,從而有效防控操作風險[4]。
3.4??? 、加強員工思想與素質教育
信貸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責任感與信貸業務的開展狀況密切相關,必須要加強對信貸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徹底改善員工輕視清收工作的觀念,以完善的管理體系為依托,只有將貸款清收工作作為重要核心工作,提高重視程度,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與管理措施,才能夠不斷提升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自覺性,從而更好地協助其開展不良貸款清收工作。每天密切關注相關不良貸款的變動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5]。
4、結束語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消費能力不斷增加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突出的問題。對于商業銀行銀行而言,不良貸款占比率不斷攀升,也是國民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的綜合體現,不良貸款問題已經成為阻礙社會穩步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只有針對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管理措施,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夠有效解決不良資產清理問題,為該地區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鵬.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清收難的原因和對策[J]. 卷宗,2016,22(7).22-23
[2] 張曉涌, 姜詠梅. 認真貫徹落實 " 三法 ",淺析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清收與信貸風險防范[J]. 科技信息,2018,22(04):175-175.
[3] 劉毅, 孫碧瑩.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清收中的虛假訴訟研究[J]. 南方金融,2017,000(003):90-95.
[4] 黎江鳳. 論阻礙中國不良貸款有效處置的法律障礙及其解決路徑[M].2017,22(003)33-34.
[5] 向子陽. 清收不良貸款應值得注意利用的幾個法律問題[J]. 廣西農村金融研究,2018.23(0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