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在幼兒園管理中運用情感管理的策略,通過營造融洽的工作氛圍、構建關系和諧的團隊,注重與教師的溝通、打造與家長的聯絡平臺等方式,提升幼兒園管理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幼兒園 情感管理 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29-0156-02
情感管理是指管理者通過自身形象、行為及情感等方式,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一種管理方法。在幼兒園管理中,合理運用情感管理能夠增進管理者與教師的感情溝通、聯系,消除教師的不良情緒,有效改善彼此之間的關系,促使教師盡職盡責完成本職工作。
近年來,隨著幼兒園學生人數的不斷增長,部分管理者忽略管理思想及理念的更新,無法充分發揮幼兒園的職能作用;或者過分追求教學效果,忽視幼兒自身發展的需求,導致幼兒園管理質量下滑,加之部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對教師關心不夠,教師工作積極性下降;部分幼兒園忽略與家長保持暢通的溝通渠道,家長被排除在幼兒園管理之外,無法及時準確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家園形成隔閡和分歧。為此,筆者嘗試在幼兒園管理工作中運用情感管理策略,尋求更加科學和諧的幼兒園管理之道。
一、營造融洽工作氛圍,建立和諧團隊
情感管理的根本目標,在于促使員工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結合在一起,建立起一支強有力的和諧團隊,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而營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是提升幼兒園教職工團隊凝聚力的有力手段。幼兒園管理者應當將情感管理的重點落在情感疏導、人際關系調節和目標激勵等方面,深入了解教師的性格愛好、家庭狀況、工作現狀等,準確把握教師心理,滿足教師的情感需求。同時,管理者應當積極倡導健康、平等、友善的人際交往,注重培養教師的團隊意識,促使教師認識到必須團結合作、相互幫助,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促進相互發展,不僅使教師充滿信心投入工作,同時與同事坦誠互信合作,確保每一位教師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積極向上,充分激發其內在的精神動力。
筆者在日常管理中嘗試開展形式多樣的團建活動,幫助教師緩解心理壓力、增進彼此了解,形成團隊意識,獲得職業幸福感。例如,我園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為教師舉辦“塑陽光心情,共和諧生活”的主題心理輔導活動。本次活動以趣味比賽、團隊游戲等形式幫助教師放松心情、增進感情,同時利用互動交流、表達情感體驗、了解自我認知等幾個方面,向教師介紹應對日常工作生活壓力、管理情緒、進行心理調適的方法。隨后進行案例分享,由心理咨詢師分享幾個典型案例,與教師共同探討更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學習溝通技巧、轉變思維方式,并從自身出發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將積極的情緒帶進團隊、帶給孩子和家長,營造出和諧融洽的幼兒園氛圍。
我園利用業余時間不定期邀請本地婦幼機構專家,為教師舉辦女性健康專題講座,幫助教師掌握健康保健知識,或邀請專業美容師、禮儀師向教師介紹護膚保養、妝容技巧、服飾搭配、禮儀常識等培訓活動,提升教師自身的品位修養。此外,我園不定期舉辦“夸一夸我的好搭檔”“同事一家親”等交流活動,消除分歧、互通有無,感受團隊的溫暖,增進教師間、教師與管理者之間的感情,或是提出工作過程遇到的問題,組織教師制訂課題共同研究,享受團隊合作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形成相互欣賞、坦誠互助、共同進步的團隊工作氛圍。此外,還有生日祝福蛋糕、夏天贈送解暑菊花茶、冬天提供紅糖姜茶和保暖手套,組織教職工子女夏令營,推行孝順父母帶薪假等柔性管理,均使教職工深切感受到幼兒園的關心,對營造融洽的工作氛圍、建立和諧的團隊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自上述活動實施以來,教師們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熱情有了進一步改善和提升,教師用心呵護幼兒,幼兒開心快樂,園內同事之間、師生之間關系融洽,使我園成為一個工作氛圍積極向上、平等和諧、健康快樂的大家庭。
二、注重與教師溝通,建立情感通道
幼兒園管理者應當注重與教師之間的真誠溝通,善于傾聽教師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應當及時與教師交流,共同尋求解決之道,勇于面對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改善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此外,幼兒園管理者切忌高姿態管理,應當充分尊重教師、關心教師,秉承真心與愛心,使教師切實體會到關愛,從根本上推動情感管理的實施。
筆者所在幼兒園的中一班曾有一次發生帶班教師沒有及時到崗的情況,當家長們將孩子送到園里,發現原定帶班教師沒有到崗,家長和孩子都無人接待,場面一時陷入混亂。筆者同保育員一道先行安撫家長和孩子,引導孩子有序進入班級,隨后多次撥打帶班教師電話,方知該教師由于孩子早上突然發病送診,事發突然未能告知園長,也無法及時趕到幼兒園。當天下午帶班教師趕到幼兒園時,筆者按捺住嚴厲批評她的想法,先詢問孩子的情況,得知孩子尚在院觀察,而她的丈夫出差在外地,只得臨時請來一位親戚幫忙看護才得以匆匆回園,了解到這一特殊情況后,筆者安慰她并詢問是否需要請假和幫助,同時也嚴厲指出這一行為的不妥之處,告訴她未能按時到崗造成的混亂局面,明確及時通報的重要性。對此,帶班教師表示心悅誠服,完全接受筆者的批評,并表示以后一定注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不久在一次交流中,有教師提出應當制訂園內應急措施,預防為主。經過管理層的討論,決定在園內實施彈性管理制度,指派副園長作為應急響應員,以便帶班教師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及時替代。同時規范及時通報制度,教師可以在工作群留言或撥打緊急辦公電話,第一時間告知管理者無法按時到崗的原因。
在本次事件中,及時的溝通、了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若管理者不顧教師的實際情況一味指責、批評,不僅嚴重打擊教師的工作熱情,造成教師與管理者之間的隔閡,同時不利于妥善處理緊急情況。經過溝通,管理者不但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突發情況的真實性,也能夠使教師感受到集體對自己的關心,做到預防為主,提高管理工作質量。
三、注重與家長溝通,打造聯絡平臺
情感管理不應局限于幼兒園管理者與教職工之間,還應擴展到與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聯絡。由于幼兒在園內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主要依靠教師,管理者還應當建立起良好的溝通平臺,確保家長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到幼兒的情況。例如,管理者可以利用手機短信、微信群、微信公眾號、QQ群等方式建立起溝通平臺,主動與家長進行交流,及時告知幼兒的學習情況、身體狀況、情緒變化等。例如我園利用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發布園內舉辦的各種活動,將活動視頻、照片和文字及時發布給家長,分享幼兒在園內的開心快樂情形。同時,我園定期舉辦“家庭攝影展”“寶貝才藝大賽”等家幼共同參與的親子活動,使幼兒園、幼兒和家長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
此外,筆者發現經常有家長提出對幼兒行為習慣的擔憂,包括習慣培養、親子相處模式、幼兒間相處問題等,微信群時有家長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但囿于專業局限,往往無法取得科學而準確的解決方案。為此,我園管理層與家委會多次商議,委托幾位時間相對充裕且具備群管理經驗的家長擔任群管理,收集整理家長們的問題,由我園資深教師及外聘教育專家連續向家長做了《如何培養孩子生活好習慣》《幼兒心理剖析》《與孩子相處十要十不要》等一系列講座,解答了家長“如何指導孩子自行穿衣”“如何設計親子活動”“如何解答孩子的日常提問”“如何判斷和處理幼兒的哭鬧”“如何指導幼兒處理小伙伴之間的爭執”等日常問題。通過講座和答疑,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程度進一步提高,焦慮情緒得到明顯緩解,對于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有了更加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法。通過建立溝通渠道和平臺,家長更加詳細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對幼兒園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認同和理解,情感管理的運用確保幼兒園管理的順暢、高效和可持續性。
綜上所述,幼兒園實施情感管理能夠滿足教師的精神需求,充分調動教師的創造力、工作積極性及責任心,營造融洽的工作氛圍,建立起和諧而友愛的工作團隊,同時增進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營造愉悅、歡樂、輕松的氛圍,從根本上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兒園管理工作效率。
作者簡介:黃芳基(1979— ),女,壯族,廣西興業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幼兒園管理語言領域教學與幼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