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留陽?張飛
摘 要:公路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技術在公路施工中起到很大作用,應充分重視這項技術的要點,在施工中進行控制。把握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分析施工流程,提高公路路面的最終質量。
關鍵詞:公路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技術;應用
1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工作原理
水泥穩定碎石是以級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數量的膠凝材料和足夠的灰漿體積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擠原理攤鋪壓實。其壓實度接近于密實度,強度主要靠碎石間的嵌擠鎖結原理,同時有足夠的灰漿體積來填充骨料的空隙。它的初期強度高,并且強度隨齡期而增加很快結成板體,因而具有較高的強度,抗滲度和抗凍性較好。水穩水泥用量一般為混合料3%~7%,7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可達1.5~4.5%MPA,較其他路基材料高。水泥穩成活后遇雨不泥濘,表面堅實,是高級路面的理想基層材料。由于水穩中含有水泥等膠凝材料因而要求整個施工過程要在水泥終凝前完成,并且一次達到質量標準,否則不易修整。因此施工中要求加強施工組織設計和計劃管理,增加現場施工人員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施工進度,加大機械化施工程度,提高機械效率。
2 水泥路面碎石技術的優點
1)節約成本。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水泥路面碎石施工技術不需要用到太多的材料,并且材料的價格相對較低,可以對材料進行重復利用,使路基損壞部分得到有效修復,提升損壞部分的質量。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以有效節約材料成本,在節約資金的基礎上,使路面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2)節能環保。水泥路面碎石施工技術,能夠將工程廢料進行利用,底基層結構部分都可以將廢料作為主要的材料,其他材料的使用量將會減少和降低,鋪平之后,鋪設施工另一層材料,使工程的使用年限得到有效延長,實現理想的環境效果。
3)較強的抗剪能力。經過碎石化處理之后,會明顯增強板層結構部分的強度,加上處理普通密集配粒料,能夠有效提升其抗剪性能。在此基礎上,均勻提升強度,應用碎石材料在水泥路上,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增加利潤空間。
3 施工前的準備
1)選擇施工材料。(1)粗集料。粗集料的選擇會極大影響工程質量,級配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最大粒徑必須小于26.5mm,同時最大壓碎值不超過26%。(2)細集料。細集料應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并有適當的顆粒級配,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不大于15%,塑性指數應不大于12。(3)水泥。選用初凝時間大于3h、終凝時間大于6h且小于10h的礦渣以及普通硅酸鹽水泥。(4)水。施工中的水必須為清潔飲用水,不可使用污水,臟水。
2)施工機械設備的準備。施工設備是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拌和設備、壓路機、運輸車輛等,應保證數量的充足,同時對機械的性能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維修出現問題的地方,避免出現設備無法運行的狀況。應對設備的各項功能進行檢測,在各個方面達到要求,使施工強度滿足需求,按時完成應有的工作量。另外,必須在指定位置安裝應用設備,使機械能夠正常運轉,便利后期的施工,提供最便利的條件。
4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實踐
1)混合料拌和。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應采用集中廠拌形式,混合料的拌和能力要與攤鋪能力相匹配。拌和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混合料含水量和水泥劑量。拌和含水量應比最佳含水量高1%,以補償混合料在運輸和攤鋪過程時的水分損失。試驗人員應在拌和開機10分鐘后進行取樣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調整加水量。正常施工時施工人員、試驗人員、拌和操作人員應加強聯系,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調整混合料的含水量,以滿足施工要求。施工中還應嚴格控制水泥劑量,及時對灰劑量進行檢測、調整,做到經濟合理。
2)混合料運輸。通常來講,混合料攪拌場與施工現場需要保持適度距離,以防在施工過程中降低混合料的性能。應安排合適儲量的運輸車輛,均勻放置混合料,事先確定運輸線路,控制好運輸的時間和速度,整個運輸過程應平穩進行,避免出現離析現象。為了保證混合料的質量,可以采取一定的遮擋措施,使用薄膜、布料等進行遮蓋,減少材料的浪費,降低空氣、濕度等造成的負面影響。
3)攤鋪施工。(1)自卸車在進行卸料的過程中,不能給攤鋪機造成沖擊影響。攤鋪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單臺施工無法覆蓋整個施工寬度,要同時安排兩臺攤鋪機同時進行,但是應該保證其間隔至少在5m以上,保持梯隊方式施工。(2)攤鋪施工環節要連續進行,不能存在中途停頓的情況,應該保持勻速、慢速行駛,不能出現急轉彎或者變道的情況。(3)禁止應用空倉收斗,水泥穩定碎石施工階段,要盡量的降低收斗次數,禁止一車一收的情況存在,只有在料斗內粘附了較多的材料才能進行收斗。在收斗過程中,要同時進行喂料,以保證施工的連續進行。(4)根據實驗路段的要求來確定攤鋪厚度參數。(5)雨天應該立即停止施工,同時還應該將施工位置進行覆蓋,防止因為外部環境的高溫和大風天氣而導致路面質量受到影響。對于經過雨淋的混合料應該進行廢棄處理,禁止使用到工程中。
4)碾壓施工。碾壓作業應安排專人負責,并根據試驗段確定的碾壓方案進行碾壓作業。碾壓施工分為初壓、復壓以及終壓。初壓采用2臺DD-110雙鋼輪振動壓路機穩壓2遍,碾壓速度為1.5km/h。復壓采用2臺VV1400雙輪振動壓路機碾壓5遍,碾壓速度為2.0km/h。終壓采用1臺YL20輪胎壓路機,碾壓速度為1.5km/h,以消除輪跡。碾壓過程中,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掉頭或緊急制動。碾壓成型后的表面應平整、無輪跡。碾壓結束后及時進行壓實度檢測,對壓實度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可以采取機械或者人工方式及時進行補壓,直至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為止。
5)接縫處理。根據工程的施工技術方案可以確定,在水泥穩定碎石結構部分在攤鋪施工結束之后,應該立即組織工程人員在橫向方向上進行接頭刨出,在該步驟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應用長度為6m的鋁合金桿壓在基層結構上來進行性能的檢測,將那些因為壓實度不足而導致的表面推移或者是因為人為操作不合理而導致的質量不達標部分刨出,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后續的施工接頭位置質量達到規定的要求。在后續的混合料攤鋪施工的過程中,首先組織人員將接頭位置清理干凈,同時還應該根據需要來進行水泥漿的涂刷施工,然后將攤鋪機熨平板墊高到規定的位置才能開始攤鋪施工。
6)養護。每個路段的施工在碾壓施工結束后,應該根據設計方案的要求來實施必要的檢測,待所有的參數都合格后才能開始養生,在路面的表層覆蓋草袋、塑料薄膜等材料,同時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灑水保濕,養生時間通常應該在7d以上,且在該階段中任何車輛都不能在道路上行駛,否則就會導致路面結構的損壞。冬季施工應該做好路面的保溫處理,可以覆蓋黏土來達到該效果。水泥穩定碎石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使得其強度參數達標,需要保證其不會由于水份流失速度過快,而導致存在裂縫現象。如果養生不到位,則會造成干縮應力增大而導致的變形現象,工程的質量也就難以保證。
5 結語
綜上所述,水泥穩定基層施工在公路項目施工的過程中應用的較多,必須從公路的實際情況出發,應該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確保混合料質量達標,攤鋪、碾壓施工都要達到要求。同時,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對施工細節進行把控,解決存在的各項病害,改善路面的整體性能,改善交通運行狀況。
參考文獻
[1]李欣梅.水泥路面碎石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04):89-90.
[2]王祥宇.水泥路面碎石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8(33):123-124.
[3]莊思雄.公路路面工程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J].人民交通,2018(0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