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和
【摘要】對于班主任來說,語言既是工具,又是藝術。班主任的語言藝術是指班主任用掌握的知識、獲得的信息,融入自己的思想、判斷、情感,準確無誤地通過簡練、生動、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愿意接受并達到教育的目的。語言表達是班主任能力結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也是直接影響教育結果的重要條件。正確的教育引導,需要準確、恰如其分的語言表達,而班主任的語言藝術主要體現在說服、疏導、表揚、批評四個方面。
【關鍵詞】班主任;語言藝術;說服;疏導;表揚;批評
語言是思想的花朵,它不僅僅是一種交流的工具。除了言語中所要表達的字面意思外,其內在所蘊含的氣度和溫情才是語言之美的真正意義所在。而對于班主任來說,語言既是工具又是藝術。下面筆者從說服、疏導、表揚、批評四個方面闡述班主任的語言藝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說服教育
作為一名班主任,在說服學生時,要正面引導、以理服人,不能用強制、壓服和簡單粗暴的方法,對學生存在的問題,不能夸大和無限上綱,必須就事論事,對問題進行實事求是地分析,使學生感到老師對自己并沒有任何成見,并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特點,使用適當的教育語言,可以心平氣和、以柔帶剛,也可以措辭嚴厲、單刀直入,總之,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尤其是面對整個班集體,一個班級的氛圍和凝聚力是極為重要的。而恰到好處的語言會起到令人驚喜的效果。記得去年,筆者帶的一個班,在一次學校舉辦的體操比賽中,本以為是穩操勝劵,最終卻以0.5分之差,屈居第二,全班學生情緒低落,非常沮喪,多少天的心血和汗水付之東流,班上的體育委員,那個高高壯壯的大男孩,傷心地哭了。此時,筆者該說些什么好呢?那天午習課,筆者買了一袋糖果走進教室,對學生們說:“這不是安慰,而是理解,競爭的時代要求我們要有競爭的意識,競爭的勇氣。一件事情,只要我們盡心盡力了,就不要刻意去管它排名第幾。一時的失利,只能說明過去的不足,但決不意味永遠的落后。大家不要沉著臉、嘆著氣,要在這次比賽中吸取教訓,勝不驕,敗不餒,然后,奮起!”經過這次事件后,班上的凝聚力更強了,學習氛圍也更濃厚了,在期末考試中,總平均分更是遙遙領先,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這便是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
二、疏導教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既“塑人”,也“塑心”,“傳道授業解惑也”,即把一切道理、學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疏導,便是其中之一,所謂疏導,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現實生活中,中學生這個特殊的年齡階段,對很多道理似懂非懂,他們既有許多良好的思想表現,又有一些不正確的想法和行為。作為在學校跟學生接觸的班主任,當學生出現不好的行為時,及時對其疏通和指導,便顯得尤為重要。“疏”就是要把阻塞變為順暢,“導”就是要在學生不知該怎樣做的時候,給予引導并指明方向。疏導時要注意因勢利導,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意愿,多傾聽,并根據他們的接受水平,擺事實、講道理,積極引導,循循善誘,用巧妙的教育語言,使他們接受指點和規勸,發揮內在的精神力量來克服自身的缺點。在筆者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有一個小女生至今印象深刻。記得那天下午,筆者突然接到學校領導的電話,說我們班上有一個女生,在課堂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頂撞生物老師,被叫到教導處,態度不好,也拒不認錯。當筆者趕到教導處時,那個小女生臉繃得緊緊的,一臉倔強。可在筆者印象中,這女生不是這樣的呀。筆者悄悄地把她拉到一旁,拍了拍她的肩膀,低聲問她:“是怎么回事?老師不相信你會做出這樣的事。”她瞬間眼淚就下來了,說:“到現在,就只有你問我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其他都是劈頭蓋臉的批評和責罵。”經了解,原來,在生物課上,她的同桌不小心碰了她一下,她就玩笑式地回了一句粗話,剛好被經過的老師聽到,誤以為女生是在說他,便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批評這女生,她又羞又惱,就頂撞了老師。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了,而小女生的情緒也穩定下來了。這時,筆者便問她:“如果你是生物老師,你會怎么做?”她很肯定地回答說:“我絕不會不分青紅皂白就批評學生。”筆者說:“是的,但你就沒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嗎?”她沉默了,筆者緊接著說:“我相信你不是故意違反紀律的,如果你能容忍一下,不與老師頂撞,過后與老師解釋一下自己當時的行為,不表現出這個樣子,那該多好啊!現在大家都認為你沒有禮貌,不懂尊重老師,莽撞,爭一時之氣,造成了眼前這種局面。”最后,這女生跟生物老師誠懇地道歉,也反思了自己的行為。而生物老師也向她真誠地道歉,師生關系緩和。所以,對一個學生進行疏導時,多傾聽,讓學生覺得你理解她,這便是“共情”的力量。
三、表揚教育
表揚,是對學生的長處、好的思想行為予以肯定的評價。表揚,一方面是對個別學生或集體的先進思想或模范行為進行表揚,樹立學習的榜樣;另一方面是對學習或品德不良而有某些進步的學生或集體進行表揚。對于班主任來說,恰而其分的表揚,能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從而增強他們前進的信心和力量。比如,當學生出現不良的行為習慣,跟家長取得聯系并讓其協助教育后,學生有改變或者進步,除了要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外,也要及時把學生的進步反饋給家長,肯定其協助教育取得的成效,也在無形強化學生進步的動力。
四、批評教育
作為一名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俗話說得好:“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圣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在成長中的學生。而批評的目的,是為幫助犯錯的學生改正錯誤,也是為使全體學生尤其是犯過類似錯誤的學生改正錯誤。而批評教育的語言更講求藝術性,在進行批評教育時,注意言辭得當,就事論事,每個學生都不喜歡被揭舊瘡疤,由眼前的事。把之前犯過的錯誤一一扯出來,這是批評教育的大忌。班主任批評學生時,要公平公正,既要肯定其優點和做得對的地方,又要指出缺點和錯誤,并講求語言的藝術,把握適當的分寸,以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為準則,使犯錯的學生從內心感到老師的善意和溫暖,從而認識到自身所犯的錯誤,并改正。
綜上,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情感態度,偉大的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的嘴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產生知識的溪流。”而班主任工作絕大部分是靠語言來實現的。因此,班主任提高語言藝術是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郭啟明 趙林森.教師語言藝術[M].語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