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原勇 劉偉洪
摘 要:以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對實驗教學體系進行改革與實踐。為了凸顯實驗教學的實際意義,加強學生的工程意識、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構建與理論教學并重且適用于綜合性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新模式。建立基礎學習型、綜合創新型和研究提高型三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堅持突出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主線,改進實踐考核評價體系制,有力提高學生開展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實驗教學效果。
關鍵詞:綜合能力;工程意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一、引言
現今,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機械制造業作為社會所有經濟部門持續發展的基礎,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制造業的水平是評定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核心標準。機械類專業的專業課是基礎理論與動手實踐密切結合的課程,涉及的基礎概念、內容前后連貫性不算特別高,但對工程實踐具有較高要求。由于目前機械類實驗課程結構以及教學過程中存在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給課程的實際教學增添了些許阻礙,當前各高校在該課程上普遍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①教學模式相對固定
開設實驗作之前,單方面給學生灌輸純理論知識或者以顯示文稿的形式靜態呈現給大家,沒有相應的動態分析和現場演示,學生難以接受。
②教學的培養目標模糊
一門課包含理論和實驗,在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鑒于課程總課時有限,任課教師往往迫于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實驗教學,沒有發揮實驗教學的輔助作用。
③實驗設備陳舊
大多數高校實驗室的建設主要依靠學校本身或者政府的教育經費,存在設備更新滯后等阻礙。
所以,考慮到以上種種不足之處,有必要對現有的實驗教學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進。首先應該明確實驗教學理念,必須始終貫徹落實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教學過程質量為根本,堅持實驗室親自動手實踐與課堂理論傳授并行的培養模式;其次是重視實驗室本身基本建設;最后是實驗教學模式的更新,各個高等院校在制訂機械類專業實驗課程培養方案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的實際需求,既要注重理論傳授環節的知識教學,也要重視實驗本身以及實驗教學環節的實踐程度。
實驗教學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教學的繼續、擴展和深化,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工科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關鍵環節。為了凸顯實驗教學的實際意義,加強學生的工程意識、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有必要構建與理論教學并重且適用于綜合性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新模式。
二、實驗教學體系改革
鑒于機械類實驗課程日新月異的發展,明確學生在此課程學習后應當具備的實踐技能要求,根據“加強基礎、重視應用、開拓思維、培養能力、注重創新、提高素質”的二十四字指導方針,考慮到與校外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以及實驗室資源充裕的情況,將實驗項目分為基礎學習型、綜合創新型和研究提高型三個層級。在確保基本的實驗教學內容的同時,更加注重綜合創新教學模式的實現以及研究提高實驗教學內容的開發,并且依據三個層級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順序安排實際實驗課程,優化實驗課程完結之后的課程設計結構,改進實習以及畢業生畢業設計中有關實踐環節的教學內容,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實驗教學體系。
三、突出創新能力培養
為了迎合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所連帶的挑戰,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創新,勇于創新。但在這個以人為本的社會中,創新的關鍵依舊在人本身上,所以機械類實驗教學不僅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還要以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以及動手能力為根本。首先,利用實驗室資源提供一些以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主的實驗項目,由教師帶隊指導將驗證性試驗與綜合性試驗結合,學生自主討論研究,使其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一套具有客觀特征的實物形態信息,唯有如此,在今后進行相關產品的創新設計時才會觸發頭腦風暴,舉一反三;其次,學生通常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設計和創新能力,但需要將這三者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并應用于實踐中,這樣才能發揮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實際動手能力以及處理并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最后,適當的因材施教,對在實驗課堂上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指導其成立課外興趣小團隊,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機械創新大賽或者挑戰杯等,通過比賽競爭拓展創新實踐的途徑,同時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并進一步激發每個學生的內在潛能。
四、改革考核方式
對于實驗的考核,傳統的考核方式,根據實驗報告評分,具有非常大的弊端,首先一門實驗類課程本身是不適合依靠實驗報告來評判的,依靠實驗報告是有些以偏概全,鑒于此,根據多年授課經驗,制定一套科學的考核評判方式。首先對考核項目進行細分,作為一門實驗類教學課程,其中每次課的實驗考勤、課堂上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項目中的綜合設計能力、課后作業的創新能力以及最后的實驗報告完成情況都是需要的考量的方面;其次對以上五個考核項目的具體內容也要做出合理的改進,創新能力是體現在整個教學環節的各個實踐部分,實驗報告在注重實驗數據及結果的同時還需要考量實驗過程的科學性、合理性;最后,綜合每個考核項目的比分要注意側重點,其中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應當占據較大的比重,而實驗考勤所占比重應當最小。
五、結語
針對機械類專業的特點,結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建立基礎學習型、綜合創新型和研究提高型三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改進實踐考核評價體系制,有力提高學生開展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實驗教學效果。為其他專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供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孫晶,劉新,張偉,等.工程創新型機械類精英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及其在行業教育聯盟中的推廣[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91- 94.
[2]聶曉根,陳劍雄.面向創新型機械工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 9,5(19):141-143
[3]李明穎,丁金華,楊繼新,等.機械類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5(20):46- 47.
[4]林健.構建工程實踐教育體系培養造就卓越工程師[J].中國高等教育,2012,(13):15- 17.
[5]劉后廣,程志紅,楊建華,等.新工科背景下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思考與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9(1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