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穎

摘 要:在疫情期間,根據實際情況,多數學校選擇了在線教育來保證孩子們的上學問題。由于大學階段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的條件,大學也開始了線上的教學活動。現階段教師們大多數都經過學校的培訓,開始使用雨課堂、釘釘、騰訊等線上教學軟件開始了課程的講授。本文通過對云南民族大學本科生的線上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旨在調查學生通過網絡學習的效果、問題,進一步提升網絡課教學效果。研究發現:網絡授課由于教師現有條件不足,多以視頻教學為主,互動較少,學生也面臨網絡不穩定、學習效果差的問題。
關鍵詞:公共體育課;高校網絡教學
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是國家規定的本科必修課程,在此次疫情期間,體育課程也開啟了網絡教學。根據體育課程的特點,在平時的教學當中國家教委給的文件指導建議30-40人一班,由于體育教學的特點和出于安全因素的考慮,體育課程不適宜進行大班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不斷學習,并且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動作的糾錯練習,因此網絡的體育課程給這個一對一進行糾錯輔導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但是為了響應國家聽課不停學的政策,高校的公共體育課程也克服了重重困難,開啟了線上教學的模式。目前,我們已經開展了為期6周的線上教學課程,在整個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對此類型的教學活動及有收獲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1 研究方法
1.1 觀察法:通過自身上課了解網絡體育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發現問題。
1.2 問卷調查法:選擇公共體育課各專業公共體育課程學生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為97.5%。
1.3 訪談法:訪談教授公共體育課程的15名老師,獲得網課教學一線教師的實際反饋。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公共體育課程教學開展現狀
云南民族大學的公共體育課程開設了籃球、足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民族健身操、健美操、搏擊健身操、導引養生功、臺球、橋牌、器械健身、健身跑、定向運動等多類體育項目。所有的項目都開展了線上的教學活動。全校大一、大二的學生,包括因疫情無法出國進行實習學習的學生都參與了公共體育課程的線上學習。學校以雨課堂和釘釘作為主要授課平臺,在開學前集中全校老師進行了平臺使用的培訓,同時建立了互動微信群,在線給教師在使用平臺授課期間碰到的問題進行在線答疑。同時,各級學院主管教學的領導也在學院開會期間,再次對教師的教學平臺的使用進行了講解,進一步對教師的線上教學進行指導。
2.2 進行體育在線授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2.1 教師授課使用的教學網絡平臺
15類體育項目的課程教學,所有項目的公共體育課程都采用了直播的形式進行了教學,6個項目還使用了視頻會議的模式與學生進行連線。對教師進行訪談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播的形式將今天所授課程的內容通過屏幕共享的方式,制作好一些PPT或者是找到網絡上的視頻資源對本節課的授課內容進行講解,有部分老師還會將技術動作進行講解錄播,在直播課程的時候進行,在講解過后與學生進行語音互動或者視頻會議的互動。
學校在這次疫情下進行的網絡教學,將慕課、網絡授課的方式在教師和學生間進行一次推廣。學校原有網絡教學資源平臺雨課堂,在疫情開始后,釘釘也開始成為網絡教學的平臺之一。在培訓過程中,學校主要介紹了這兩種教學資源平臺。通過實際的教學運用,教師結合課程類型和學生的情況,基本建立了釘釘直播平臺為基礎,使用中國大學慕課的在線課程資源為輔,微信群、QQ群,騰訊視頻會議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2.2.2 教學過程中使用到的教學資源
在中國大學慕課上有很多的課程資源,但是專門針對公共體育課程的只有1門由華東師范大學制作的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主要內容分成了2個部分,一個是理論基礎知識,給學生介紹了與體育相關的損傷、健康等方面的知識,隨后是針對每個項目進行了一些簡單介紹,但是針對學校里面開設的選項課,這些知識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們還需要根據自身教授項目的特點,進行直播教學。網絡課程資源的優勢在于可以節省教師自己在課下進行錄播講解的時間,但是問題在于在體育教學中,很多體育技術動作學生們需要在老師口令的帶領下進行模仿練習,因此需要進行視頻連線,但是視頻連線人數一多后,視頻就非常卡頓,影響了授課的效果。在線的教學資源和在線教學平臺在慕課推出后有了飛躍發展,這次又有疫情背景下,線上教學的資源又有了增加,從教學資源上來說,部分體育項目的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只是在線教育的資源較為零散,需要教師進行篩選和重新編輯使用。
2.2.3 線上上課存在的影響因素
對教師進行訪談過程中,影響他們進行教學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無法及時的對學生進行提問,因為連線后需要有一定的時間等待學生連麥,學生的網絡情況不穩定的話連麥就不通暢,耽誤了上課的時間。第二,無法精確講解示范,經過幾周的課程教學發現,體育課程需要做很多的講解,直播時如果使用筆記本電腦,攝像頭的清晰度不夠,同時耳機收音效果不好,還需要考慮筆記本電腦的擺放位置;如果使用手機直播,需要準備無線耳機、手機支架,還需要有寬敞的場地進行講解示范,這些提到條件都會對老師的講解產生影響。第三,體育練習中我們需要隨時對學生動作進行實時的糾正,在線講課時就無法做到這一點,這對體育課程的教學來說時非常致命的。體育課程的最大特點就是充分做到了以學生為課程主體,教師為主導,大量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學生的學習和練習進行的,現在無法直接在第一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這對課程的效果影響是非常大的。第四,場地、器材的缺乏,有的體育課程例如網球,需要有場地、器材來配合教學,尤其時初學者的教學,在疫情期間大家都是居家辦公,沒有辦法滿足場地空間條件,對教學效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2.3 學生在網絡進行體育課程學習現狀
2.3.1 學生參與課程情況
全校參與公共體育課程的涉及到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人數非常多。首先碰到困難就是如何與自己所選任課教師聯系上,最后學校是讓教師自己申請QQ群或者微信群生成二維碼,然后再讓每個學院輔導員在其通知群內進行發布,學生掃碼進入教師建立的各類群。在建群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積極配合學校工作,最后學生都進入到了任何教師的群類。
2.3.2 學生進行網絡課程學習情況
在進行網絡教學的這6周課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呈現了逐漸下降的趨勢。學生們在假期中一直都沒有進行學習了,都非常想與老師、同學進行互動,外加對網絡授課的好奇,一開始學習熱情高漲。隨著課程的學習,尤其是所有的課程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從早上8點一直到晚上8點都需要拿著手機進行課程學習,他們的學習熱情越來越低。現在隨著課程的不斷進行,學生們就開始出現了上課時手機開著,自己去做其他事情的現象。
在對學生的訪談中我們發現,學生由于有大量的專業課要投入精力進行網絡學習,因此在一些公共課程上,他們多數人就只是進行簽到,然后放著手機進行課程的收聽,對于體育課程需要進行技術學習的,也只是用耳朵在聽,并沒有觀看教師的動作示范,只收聽了動作的講解。但是在動作學習的初期,如果沒有視覺方面的刺激,大腦時很難形成正確的動作畫面的。
2.3.3 學生進行網絡學習的影響因素
在進行了6周公共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生普遍覺得技術課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在前面4周的課程,老師主要集中圍繞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包括了慕課資源的學習和雨課堂視頻資源的學習。但是由于與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較少,部分同學也反應了課程資源質量不佳,導致了課程學習熱情度下降。隨后2周,教師開始進行了技術課的教學,學生們覺得自己一人在家進行練習非常無聊,自己拿著網球拍顛球、揮拍,沒有老師和同學的指導和加油,感覺非常孤獨、枯燥。其次,網絡教學,教師無法進行一對一的動作糾正,自己的動作出現了什么問題也不知道,只有在教師連線時得到指導,但是時間非常短,學習效果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第三,網絡問題。由于我校學生多是來自于云南的各地州,有的學生居住的地方網絡不穩定,尤其是觀看視頻,非常卡頓,學生的聽課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外加,有部分體育課程需要學生自己購買器材,學生運動時場地也不夠寬大,因此做起技術動作的練習時受到了限制,導致體育課程的學習不夠理想。
3 結論
3.1 疫情期間教師和學生都做好了教學和學習的準備,但受制于硬件設施的影響,教學和學習效果不理想。
3.2 體育課程運用網絡學習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無法進行實時練習錯誤動作的糾正的問題。
3.3 學生在家上課,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沒有在課堂教學時專注度高,與教師互動性差。
4 建議
適當縮短在線教學的時間,增加學生視頻作業點評的時間。由于體育課程需要大量的學生練習,在練習的同時教師來進行輔導,如果每節課都要求教師在線進行90分鐘的課程講授,學生沒有練習就失去了體育課的核心。因此我們需要增加學生技術動作學習視頻的點評時間,及時給與學生指導。總體來說,線上的網絡教學比較適合理論課程的講解與學習,利用網絡課程資源還可以取長補短,豐富課程的教學內容,但是針對體育課程等技術類的學習,還是線下課堂教學更為合適,因為技術類的課程需要大量的時間放在學生這個主體上,學生需要大量的模仿和實踐練習,才能真正的體會到動作的技術要領。
參考文獻
[1]楊璐,唐寅,魏強等,關于新冠肺炎期間醫學網絡教育方式的調查及探索.[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0.3.24:網絡首發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705.R.20200324.1346.006.html
[2]費國強,對高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現狀的調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2: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