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如今是新科技的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所以必須首先提高本科生的教育質量,激發本科生的潛力,培養他們成為高科技人才,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貢獻?;诖?,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我國新能源工程現狀,其次分析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和培養現狀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此來供相關人士參考查閱。
關鍵詞: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新能源科學技術也處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近些年來,我國不斷探索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這也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如今對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產業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當然,也有許多高校已經開辦了“風能與動力工程”的專業,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被更名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各大高校都在加大力度培養專業人才。
一、對我國新能源工程現狀的分析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原名是“風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主要是研究風能,從2007年開始,我國的風電裝機容量就已經呈現出了增長的趨勢,而且增長速度非常迅猛,只是2010年一年,我國就新增了風電裝機1893萬千瓦,總共的風電裝機容量是4473萬千瓦,已經超過了美國的風電裝機容量,成為了世界第一。經過不斷的發展,風力發電產業已經成為了第三大主力電源,超過了核電。我國西部地區新建了許多風力發電基地,現在仍然處于不斷發展進步的階段,這些風電基地的建設,開拓了我國風電機組制造商的市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排名較為靠前的有金風,聯合動力和華銳,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場份額,另外,我國不僅有陸上風力發電,也有海上風力發電,我國的海上風力發電裝機也不斷增多,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的發展[4]。
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需求和培養現狀
隨著新能源科學的不斷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人才短缺問題的出現,新能源企業需要大量的人才資源,新能源科學中最重要的風電機組制造商也需要高端的風電研發人才,我國新能源人才的培養形成了若干個層次,最高的層次是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這需要國內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培養出一批具有高學術水平的,創新能力強的高層次人才,再就是需要培養一大批本科生,現如今,許多大學都已經開設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的專業,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建設非常重視,同時還需要高職院校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維護與運行機械設備的具有一線技能的人才。目前我國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仍然非常匱乏,特別是從事這類專業的博士生,研究生與本科生數量少。
在本科階段,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工程技術人才,同時,本科階段還承擔著為行業培養高端人才打基礎的重任,在本科生階段注重的是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但是,技術方面的訓練非常少,所以應該加強對本科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基礎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真正的讓學生掌握到技能,教師要引領學生打好專業知識的基礎,拓寬學生的知識體系,引領一批新能源技術發展高水平的創新型復合人才的出現[1]。
三、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本科院校要根據本校的特色和優勢,制定出新能源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的計劃,對本專業的學生開設必修課,同時還可以輔之以選修課的開放,設置好每門課所占的比重,對一些理論課,比如說理論力學、自動控制原理、電路原理、太陽能熱利用原理等的課程,教師和學生都要加以重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夠真正的理解課程所學的內容。其實,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創新,創新首先需要培養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實踐是創新的來源,通過實踐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意識,學校可以構建學生的能力結構體系和培養方案,分層次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創辦校內實訓基地,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以建立相應的實驗室,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機會。每個專業都會有相應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也不例外,要制定好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發展方案,學??梢耘c各大風力發電公司,發電基地等簽訂相應的合同,為學生提供機會,鼓勵真正的到基地去感受專業的魅力,還可以開展暑期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報名參加,了解更多的知識,同時還可以舉辦各大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項目的比賽,鼓勵學生創新與發展。在本科教育階段,最缺少的就是職業技能和技術細節方面的培訓,只有理論知識而缺少實踐動手能力,是目前本科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部分本科生畢業之后都會感覺學到許多理論知識的東西,但是又感覺并沒有學到什么實際的東西,而一些高職院校則不一樣,他們的職業技能針對性就非常強,高職院校就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并不是特別重視理論知識體系的教育。這就會讓高職生在職業技術方面比本科生更強一些,但是本科生并不能像高職生那樣培養[2]。本科生有理論基礎,思維方法和發展潛力的優勢,只要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會有非常大的提升,而并不能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分離,也不能先學完書本知識再進行實踐,這樣的效果也并不是非常理想,要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根據不同專業的不同特點來開設相關的課程,對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要加強計算機繪圖、機械設計與制造、電氣與控制等板塊的技能培養,讓本科生具有寬廣理論基礎的同時,也有非常強的職業適應能力[3]。
四、結束語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是我國的新興產業,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作為熱門專業,為學生提供了寬廣的就業空間,因此,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要加以改革,制定適合本專業的發展方案,鞏固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同時也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引導本科生對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松,劉春慧,尹慧敏,等.基于專業聯盟背景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00(047):105-106.
[2]王志成.應用型本科院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02).
[3]毛志偉.新建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研究——以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為例[D].
[4]趙海,劉俊清,李英杰,等.創新創業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新模式構建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
作者簡介:
王少飛,男,1998-2,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本科,研究方向:新能源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