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奇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出現了許多的網絡媒體和自媒體,使得人們獲取到新聞消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報紙等的傳播媒介。廣播電視臺在當前時代的沖擊下失去了競爭力,為此如何提升到在新時期下廣播電視臺的關注度,發揮出其應用的作用是當前我們應當解決的難題。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新形勢;編輯記者
1、前言
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的工作能力應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隨之提升,加強自身的修養才能制作出良好的節目,從而提升到媒體的競爭力。廣播電視臺想要適應到當前時代的發展就要學會揚長避短,充分大會出其自身的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到廣播電視臺在新形勢下的競爭力。
2、新形勢下我國廣播電視臺的發展現狀
廣播電視臺作為傳統媒體,在互聯網時代面臨著發展的問題。由于信息時代的到來,各類信息層出不窮,新媒體報道方式更加快速,廣播電視臺的報道不再是人們所追求的第一媒體。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下,廣播電視臺也開始尋找有自己發展特色的道路。很多電視臺為吸引部分觀眾,創新了節目內容和形式,以更加喜聞樂見的節目幫助電視臺提高收視率和認可度。觀眾因為一些節目而選擇使用廣播電視臺,這樣一來,廣播電視臺的未來發展方向就被確定下來。事實證明,只有跟隨時代發展不斷創新,才能使媒體煥發活力。當然,傳統媒體的革新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和開闊的眼界,創新的節目往往成本較低,效果不是很好。一些地方的廣播電視臺節目也出現了過分娛樂化、綜藝化的趨勢,甚至互相模仿,全盤學習。新聞節目反而成為千篇一律的會議新聞,缺乏對民生新聞的報道和采訪,民眾對生活的關注程度不夠,媒體對社會問題的報道不足。廣播電視臺為了追求高的收視率,做一些適當的創新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注重娛樂而忽視了對媒體工具的使用,那么,這樣的媒體也不會長久發展。重視媒體的社會作用,才是廣播電視臺在新形勢下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廣播電視臺一方面要學會創新、拒絕一味抄襲;另一方面,要認識到肩負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為社會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3、影響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工作能力的因素
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受編輯記者能力的影響。廣播電視臺的各類節目都是由編輯記者自身創作的,所以其創作質量和傳播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編輯記者的影響。編輯記者有自己的創作思想和對新聞事實的認知,如果編輯記者可以充分調用自己的知識體系,發散思維,提出不一樣的創作思路,就可以幫助節目走出一條新路。所以,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記者需要廣泛采訪新聞內容和基本信息,增加自己的知識量,開闊自己的視野。文字處理也是新聞記者的必備條件之一,所以,廣播電視臺的編輯記者需要對文字進行分析和判斷,認識到哪些新聞信息是真實的,哪些新聞信息是假的,從而選取其中最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提高創作水平和廣播電視臺的節目質量。編輯記者的日常工作就是采訪、寫稿、編輯,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為廣播電視臺的節目發展作貢獻,從而提升廣播電視臺節目的收視率。
4、廣播電視臺編輯記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4.1、扎實的專業能力
不管我們從事什么行業,都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而要想取得更高的成績和適應廣播電視臺的未來發展,就要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專業素質。第一,編輯記者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記者不僅僅是把新聞報道完整傳播給受眾,更需要把新聞內容準確傳達出去,滿足大眾對新聞內容的需求并符合大多數受眾的認知。第二,廣播電視臺記者要有細致的觀察能力。編輯記者作為一線記者,往往需要前往新聞現場采訪,然后形成新聞內容,再將其編輯,最后進行報道。在這個過程中,記者需要對新聞事件進行詳細梳理和認識,尋找新聞背后隱藏的重要信息。所以,記者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對新聞內容進行反思和認知,揭示新聞事件所代表的社會問題,讓大眾關注某一類新聞事件。第三,廣播電視臺的記者要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記者外出采訪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把新聞內容更好地展示出來。當遇到社會焦點問題時,媒體人需要認識到問題所在,調查和了解原因,曝光事件內幕,引發大眾思考和認識。如果記者有一定的溝通和語言表達能力,對新聞事件的采訪報道是大有幫助的。
4.2、高尚的職業道德
在我國,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所以,記者要為黨和人民發聲。廣播電視臺作為傳統媒體中重要的一份子,要真實、及時地報道人民關心的新聞事實。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因此,對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記者而言,為能夠做到真實表達新聞事件,就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一些新聞媒體為獲得較高的收視率,采用抄襲的方式在自己頻道播放類似的節目,從而吸引一部分受眾。此外,很多新聞內容存在低俗、媚俗、惡俗的內容,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受眾面和關注度。這些都是當今一些營銷號和自媒體的宣傳手段,而地方某些廣播電視臺為吸引受眾也采用了這樣的手段,最終導致把采訪、編輯重點放在了形勢主義上,全然沒有考慮媒體的社會責任感。新聞媒體需要增強自身的道德意識、守護社會利益,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增強職業道德,對于媒體而言,公信力和權威性才是發展的保障,如果丟失了受眾的信任,就失去了廣闊的市場。作為廣播電視臺的編輯記者要認識到民生新聞的重要性,牢記“走轉改”使命,努力為新時代創造屬于自己的新聞和話題,而不是一味跟風,報道毫無營養的內容,這樣不僅會失去群眾的信任,還會丟失未來的發展前途。媒體一定要堅守底線,絕對不能在一時利益的誘惑下無視社會責任,編輯記者也要努力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為大眾傳播黨和人民最真實、最需要的新聞內容。廣播電視臺作為社會行業的一份子,起著獨特的作用,服務著社會大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并重,不然行業的未來發展就會受到阻礙。因此,我國廣播電視臺的編輯記者要努力樹立效率意識和考慮市場要求,根據市場發生的各類改變做出調整,不僅要報道新聞事實,傳播正能量,還要考慮經濟效益,為廣播電視臺爭取更大的利益。當然,記者也不能因為一味的經濟效益而做出違反職業道德的事情,廣播電視臺記者要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牢記自己的身份,為廣播電視臺作出更大的貢獻。
5、新形勢下提升廣播電視臺記者工作能力的策略
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所以媒體從業人員要清楚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在制作新聞節目時堅守正確的政治導向,切不可做出有害國家和社會主義事業的事情。記者要主動、積極地了解國家的事態動向,認識到新聞事實對我們公民的影響,然后把新聞事實內容重點突出地報道給社會大眾,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討論,從而提升記者和全體公民的政治素養。真實、客觀是對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如果記者不能對新聞的內容負責,新聞就不能稱之為新聞,所以,編輯記者需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工作作風,以扎實的工作方式保證新聞事件的真實性。由此可見,提高政治覺悟,扎實工作作風是新時代編輯記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思想覺悟的提高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和人民群眾建立一定的聯系,扎實的工作作風則可以讓記者工作完成得更順利。
6、結束語
由上可知,廣播電視臺是傳統媒體中最具有代表的一種,在其中擔任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媒體方式和內容都超過了廣播電視新聞媒體,在這種情況下廣播電視臺的編輯記者要不斷完善和創新節目的內容和質量,為廣播電視媒體尋找一條適合自身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宿彩清. 探析新時期廣播電視臺編輯工作能力的提升策略[J]. 傳媒論壇,2020.
[2]?邢敏. 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編輯意識的提升策略探析[J]. 傳媒論壇,2020.
(作者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