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龍 賈璐
摘 要:中國傳統紋樣的發展歷史悠久,其中少數民族的傳統紋樣尤其有特色,少數民族的傳統紋樣充滿了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文章對中國傳統紋樣的不同藝術特色進行思考,探究傳統紋樣在纖維藝術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思路,實現傳統紋樣與纖維藝術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傳統紋樣;纖維藝術;設計創新
注:本文系2018年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基層教研室示范項目”(2018jyssf082)階段性成果。
我國少數民族文化極具特色,而傳統紋樣在少數民族中更是文化代表,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傳統紋樣是少數民族服裝藝術的結晶。纖維藝術的發展也有很長的歷史,現代的纖維藝術與傳統的紋樣藝術如果實現融合,這對中國傳統紋樣和纖維藝術來說都是一種創新。
一、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最開始表現在古代的陶上,在古代,材料比較稀少,因此以泥為材料的陶變成人們表達自己思想的載體。古陶上有很多中國傳統紋樣,而后隨著社會的進步,中國傳統紋樣表達的載體更是多種多樣,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紋樣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美感。傳統紋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國藝術的重要表達形式,因此很多形式的藝術在設計中往往都參考中國傳統紋樣,中國傳統紋樣藝術可以為設計者們提供創作靈感。
(一)中國傳統紋樣的類型與特征
中國傳統紋樣作為藝術的一種,相應的藝術載體有很多種,如著名的陶瓷、青銅器、玉器、織錦等多種多樣。而傳統紋樣的樣式也有很多類型,如云紋、龍紋等在青銅器時代就被廣泛使用了,不同的紋樣甚至還代表了不同的階級地位,龍紋、虎紋、麒麟紋等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在青銅器上篆刻,而其他代表宗教特色或者是民族特色的特色紋樣在我國也是被廣泛應用。民族特色的傳統紋樣,例如扎染等民族特色藝術在服裝上表現的傳統紋樣更是極具特色,可以從傳統紋樣中了解到民族發展的歷史。我國傳統紋樣極具民族特色,并且藝術風格多樣[1]。
我國傳統紋樣的類型繁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我國國土廣袤、地域遼闊、地形復雜,不同環境和地區特色促使形成了多個民族,而這些民族各具特色,所以藝術特點往往十分鮮明,這些民族傳統紋樣藝術風格多樣,能夠充分體現民族特色。
第二,我國各民族文化不同,因此傳統紋樣的樣式也各不相同。不同的紋樣都能體現各自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可以說傳統紋樣就是民族藝術的具象表達結果。不同的魚、鳥、鷹、鹿等動物形象都能體現出含義皆是不同的,但都是人之所想。
第三,不同民族承載傳統紋樣的載體也各不相同,例如苗族的蠟染、瑤族的刺繡、維吾爾族的地毯,每個民族表達傳統紋樣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又都是具有民族藝術特色的。
(二)中國傳統紋樣的藝術性
中國傳統紋樣的藝術性表達形式多樣,有傳統形式的動物、植物等寫實性藝術,也有對稱性、不平衡性等特色的圖形樣式,無論什么樣的形式都是中國傳統紋樣的藝術體現。此外,還有充滿想象和夸張的傳統紋樣,將在現實中存在的動物、植物的形象進行局部或者整體性的夸張或者放大,讓傳統紋樣具有一定的神話性色彩,體現出古人的藝術感。傳統紋樣的色彩運用也非常具有藝術感,在很久以前的陶器時代,就有古人運用天然的礦石燃料對陶器進行圖案繪制,色彩的運用更便于表達其思想,如對自然奇觀或者天地的敬畏,都可以通過彩色的傳統紋樣表達出來。
二、中國傳統紋樣在纖維藝術設計中的創新
(一)傳統紋樣中的符號元素
中國傳統紋樣在纖維藝術設計中可以選擇使用符號元素,符號元素是中國傳統紋樣中跟現實中存在的動物、植物、人物、圖形、文字等相近的一些元素。這些元素被使用在傳統紋樣中,通常都會有一些其他方向的意義,如:龍紋是古代皇室專用的,代表著身份和地位;鴛鴦紋在傳統紋樣中代表著夫妻和睦,通常成對出現;云紋在古代代表著吉祥如意以及升遷,不能用在不好的事物上;雷紋則是代表古代對雷這種自然景觀的崇拜,古人通常對超乎想象的自然災害或者景觀都有崇拜的現象,例如山紋。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文字的藝術美感對纖維藝術進行創作,多樣化的符號元素都可以在纖維藝術中體現出來,對纖維藝術的創作提供素材方面的靈感。將傳統紋樣應用在纖維藝術中,同樣可以表達出傳統紋樣原本具有的情感寄托或者含義[2]。
(二)中國傳統紋樣中的設計思維
除了從素材方面進行參考,還可以在設計思維中找尋靈感,創新才是藝術的關鍵。運用現實中已經存在的傳統紋樣,很難從內心深處打動人們,模仿者多了,藝術則不再是藝術,真正的藝術所體現的思想是模仿者很難體現出來的,所以可以從設計思維的層面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分析,然后獲取思維層面的靈感,在纖維藝術上再進行創新。文化的延續從來都是靠繼承和發揚的,所以對于能夠延續下來的傳統紋樣文化,我們一定可以從中體會到人們所想表達的某種情感,我們需要這種設計思維層面的靈感,如剪紙藝術。剪紙藝術在我國各地都可以見到,剪紙中的傳統紋樣美觀且富有美好的寓意,所以大家都喜歡這種藝術。剪紙是通過折疊裁剪形成的,最后展開的圖案具有藝術美,而且裁剪的圖案很難一模一樣。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每一次剪紙就是一次創新。剪紙的紋樣各不相同但是卻統一美觀,經折疊制成的剪紙本身就具備對稱特性,產生一種對稱美。在纖維藝術的設計創新方面正需要這種靈感,可以利用對稱的手法進行自由設計,然后只取小部分圖案,通過對稱的手法復制圖案,最后形成自然美觀的纖維藝術圖案。
(三)借鑒中國傳統紋樣的設計技巧
中國傳統紋樣通過使用多種色彩,運用寫實、夸張或極致簡約等不同設計技巧,最后設計出具有不同藝術美感的傳統紋樣,纖維藝術在設計創新方面同樣可以利用中國傳統紋樣的設計技巧進行創作。例如極致簡約風格,寥寥幾處簡單的設計,表達的意境卻十分深遠,讓人深思。我們善于賦予簡單的植物或者動物不同的寓意,然后再通過對植物或者動物的贊美或者批判表達心中的復雜情感。這種含蓄巧妙的設計技巧運用在纖維設計中,可以帶給人們不一樣的藝術感覺,通過簡約的設計故意留給觀者一定的想象空間,使纖維藝術作品的價值大大提高。每個人都會從纖維藝術作品中看到不同的東西,通過映照的方式,讓觀者去審視他自己的內心世界,這就是藝術[3]。
(四)把握中國傳統紋樣的藝術精髓
中國傳統紋樣能夠流傳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中的藝術精髓,或者說是藝術思想。人們通過民族特有的藝術形式將思想情感融入其中,深化藝術美感,使得傳統紋樣得到廣泛認可并流傳下來,借由此民族文化也得到了保存。因此,纖維藝術的創新一定要融入思想,有思想深度的藝術才能夠流傳得更遠更久。例如中國傳統紋樣中的經典圖騰紋樣——龍,龍為鱗蟲之長,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龍被賦予眾多美好強大的能力,而且龍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為何龍被賦予這么多寓意呢?龍為圖騰,代表了人們心中的信仰,將眾多優點集于一身,簡直就是完美的形象,這是對人的映射,龍采百家之長,人也應該集百家之長,龍為鱗蟲之長,人為百靈之長。因此可以說龍紋樣代表著中國傳統紋樣的藝術精髓,在纖維藝術設計中,設計師一定要充分對藝術精髓有所理解,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再造藝術形式,展現新的纖維藝術。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紋樣在纖維藝術設計中的創新可以從傳統紋樣中的符號元素、傳統紋樣中的設計思維、傳統紋樣的設計技巧及傳統紋樣的藝術精髓等方面進行思考,然后吸收其思維層面的要點,結合其形式技巧進行纖維藝術設計上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張麗娟.試論文化基因傳承與設計理念創新在設計基礎課程改革中的體現:以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扎染設計中的應用作品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5):163-164.
[2]周芳.中國傳統紋樣在室內軟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9(28):118-119.
[3]王宇.中國傳統紋樣在纖維藝術設計中的創新與實踐研究[J].包裝工程,2019(14):300-303.
作者簡介:
高玉龍,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賈璐,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