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敏
摘要: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顯得更加重視,并且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更要注重確保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在做好一般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方面教學的同時,還應該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改變落后教學理念和模式,更好地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價值。因此,在高中生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要結合教材內容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在教學引導中培養良好信息道德,還應該通過融入生活鍛煉信息綜合能力,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信息素養;培養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泛,計算機普及率提高,促使計算機基礎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視。高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在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很多問題,包括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模式單一落后,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等等,這都嚴重影響了信息技術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通過對教學方式方法上的革新,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知識、能力、興趣情感等多方面都能得到提高,最終實現信息素養的培養。
1、根據教材內容,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
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來說,良好的信息意識是學生首先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只有具備了這一意識,才能在此基礎上產生了解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意識,提高對信息的靈敏度,這在當今信息化環境中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在生活中會對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有多的接觸,也表現出來了很大興趣,但是他們都是為了休閑娛樂,很少主動從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缺乏正確的信息意識。因此,在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當中,應該根據教材內容,在知識講解的同時,引導學生從中主動獲取有效信息,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引導學生主動寧的發掘、識別和判斷信息,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價值[1]。例如在人教版高中信息技術“信息與信息的特征”內容的教學當中,應該引導學生們認識到什么是信息,信息具有那些特點和性質,這些內容都是信息技術學習的基礎,但同時這些理論知識又比較的枯燥和抽象,教師應該采取更為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這樣才能有效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促進分析和判斷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小組活動,在實踐中獲取信息,比如借助相關儀器設備到戶外測試天氣情況,或者圍繞某個主題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資料,這都會促使學生享受到探索信息知識世界的樂趣。
2、優化教學過程指導,培養學生的信息道德
在當今互聯網的環境下,網絡信息技術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時網絡上也摻雜著一些不良信息,高中生也就必然會受到這種傳播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道德品質形成和三觀的樹立。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為了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注重德育方面的滲透,優化教學過程指導,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分辨信息,主動屏蔽不良信息,從而實現培養學生良好信息道德的教學效果[2]。例如在“PPT制作”方面的教學中,學生會在網上下載一些圖片和文字方面的素材,但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侵犯別人的隱私,一些學生還會通過圖片來諷刺班級內的一些學生,這樣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場關于網絡信息的辯論會,說一說網上都有哪些信息是有價值的,比如新聞、文學知識你等,哪些信息是有害的,比如欺詐、暴力、黃色等等,學生們可以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觀點看法,同時教師給出總結評價,這樣就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利與弊,自覺規范言行習慣,促進了道德品質上的提高。
3、緊密融入實際生活,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
在對高中生進行信息素養培養的過程中,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中生活,還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認知、分析、運用等方面的綜合能力[3]。在實際教學當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注重緊密融入實際生活,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們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理論聯系實際,促使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成長進步。例如,電子地圖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如果想要找到某個位置是很困難的,但利用電子導航就可以進行精準的定位,所以可以指導學生們運用電子地圖,比如規劃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線。
結語
總之,在高中生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通過教學方式上的轉變和革新,引導學生充滿興趣的學習知識,掌握信息化技能,感受信息技術的價值,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從而促進信息技術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J].科學中國人,2017(02):93.
[2]?韓盟生.高中信息技術課應注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5(08):55.
[3]?韓曉玲.改進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02):12-14.
(作者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