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曦丹
摘要:新時代,新氣象,新目標,新人生。在我國全面進入社會主義建設小康時代,全面展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新時代,作為在校大學生應當深入學習和理解社會主義理論,認真學習和理解習近平新時中國特色代社會主義思想,不僅要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掌握每一個知識點,著力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參加學習強國學習,樹立健全科學的人生觀、發展觀和學習觀,立志并致力為“中國夢,強國夢”,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拼搏。
關鍵詞:在校大學生;學習強國;教育;學習;培育;提升
在我國進入脫貧攻堅的決勝關鍵時期,在全民步入小康生活的新時代,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在科學技術全球化的趨勢下,作為新時代的肩負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歷史使命的新時代在校大學生,必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發展觀、世界觀和愛國觀,堅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想信念,努力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勤學多思多練多創新,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強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練就一身強硬的本領。
一、學習強國讓大學生的觀念和知識得到了升華,拓寬了視野
作為一名大二在校大學生的我,為了滿足對知識的渴求,對真理的向往,對科技的追求,對自己綜合素質的提升等新時代新青年為國奉獻的人生目標,不僅努力學好各門課程,還積極到社會實踐中去磨煉,去探索,去驗證,同時積極響應國家、學校的號召,從2019年12月起每天都抽時間認真參加“學習強國”平臺的學習,并及時完成每天、每周的答題和專項答題等,這讓我的大學生涯更加充實,更加豐富,也更加緊湊,讓我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政治思想理論、國家及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政策法規、愛國精神、社會風尚、時代主流、好人好事等全方面的政策法規、風土人情、社會風氣、國家強盛、國際形勢、科技創新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面及全球線及國家點及個人等豐富多彩、內容詳實的知識有了一種更加全新、全面、深刻的認識和受教育,對我的思想感悟、愛國情懷和人生努力發展方向有了深深的觸動和鞏固,我的思想認識、日常行為比學習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二、學習強國讓大學生掌握了教育的精髓,加深了認識
我在學習強國網絡平臺上專心致志地學習了陳寶生同志結合我國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結合自身體會,邏輯嚴密,深入淺地精辟闡述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其中蘊含的精髓要義,明確指出這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方面的全方位的總結與提煉,解讀與提升,是我們正確把握“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核心思想的重要著作,是學校全方面進行教學體制機制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指導論著。陳寶生同志語重心長地指出:希望廣大學校教職工和在校學生規劃好、計劃好、實施好、調節好、開展好學習與工作、學習與生活的矛盾,把學習有機融入工作中,融入生活中,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斷學習進步,進步中更加注重學習,做好學工、學用有機融合而不是對立沖突。同時強調,學校是深刻體現學的大世界,是教與學、學與用有效結合的大家庭,不應該存在工學矛盾、學用矛盾,教師應當把學習應用于全部的教學教育工作中,學生應當把學習做為人生重大使命來努力完成。對此,我非常贊同,也始終堅信學習是強身之本,強國之基,并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以學習為主,學生學生就是必須以學為生。
通過認真學習陳寶生同志的詮釋,使我正真從思想上、意識上理解了教育的本質、地位、目標。教育的本質是通過傳授知識、提高品德、啟迪智慧,培養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是提高每個人的生命質量,提升生命價值的重要途徑。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無論是堅持和平,還是戰勝貧困,改善環境,都要依靠教育培養有遠大志向、能為人類造福的優秀人才。教育的地位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意義的宏偉事業。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因此必須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應當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視野的高品質人才。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決策,賦予了學校光榮的、偉大的、肩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賦予了學校不可推卸的培養有“堅定理論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于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錘煉高尚品格”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人生,只有進行了頑強拼搏的人生,只有為人民作出了奉獻的人生,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人生回憶。我要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人生夢想,在為人民團結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三、學習強國讓老師學生進一步明白各自的使命,指明了方向
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立德樹人。立德樹人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構建了一套成熟的道德價值體系,形成了豐富的個人倫理、家庭倫理、國家倫理以及宇宙倫理的道德規范體系和道德教育理論。我們黨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崇德的傳統,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個體差異和教育體制機制不同,使得部分學校有些老師和學生存在松懈現象,出現了“入黨之前加勁干,入黨之后松一半”現象,這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應該引起學校領導層的高度重視。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是黨中央、習總書記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也是根本要求。因此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責任人——教師,都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既要注重大學生知識理論的講授,更要注重大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既要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激起大學生刻苦鉆研的潛力,充分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技術全面提升教學成效。同時學校應該緊緊抓住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指揮棒,加大對全校職工和學生的理念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營造風清氣正、腳踏實地、勤勉苦干、艱苦奮斗、刻苦努力的工作、學習氛圍,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懈,學習不松懈,認識不松懈,全面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青年的“五要”貫徹落實到實際學習、工作、生產、生活中。
學習新知識新思想新理論新科技是在校學生的使命和根基,我們應當想方設法地、積極地、主動地去學習新知識,新思想,“僅僅依靠知識學習和智力發展將無法適應勞動力市場的持續變革,而關鍵在于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實際上不僅是針對學生的教育,還是針對教職工的教育,我們忽視了全面發展的理念,只注重理論文化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弱化了倫理道德教育,降低了“勞技”教育,這對學生德知體美勞全面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應該反思,我們應當改進,我們應當創新。針對學生教育與培養,我建議學校一定要避免“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的尷尬界面,盡力解決“有想法,沒辦法”甚至“沒想法,更沒辦法”的懶散閑推躲滑現象,采取各種措施以知識教育為主導,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準,以論理教育為核心,以提升勞技為落腳點,把在校大學生全面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通過“學習強國”的認真學習,作為班長的我將嚴格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位一體”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同步落實、同步檢查,堅持“三學三做”,“三查三改”,確保學得實、走得實、查得實、改得實,努力高質量提升學習效果。
四、學習強國詮釋了大學生在強國建設中應有的擔當,明確了要求
通過“學習強國”的學習,我對在校大學生應當“學什么,怎么學,怎么做,怎么用”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與體會,特別是學習到習近平2020年5月3日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給了我強烈的震撼,讓我體會到了黨中央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殷切期望,為當代大學生明確了擔當,提出了要求。因此在校當代大學生首先必須樹立為“中國夢 強國夢”奮斗的偉大理想,志存高遠,千萬不能安于現狀,一定要努力地去優化、改善現狀,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地去創新方法。除了要學會、理解和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更加注重身體素養和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其次,學生學生是以學為生的,因此在校大學生必須端正學習目的,努力養成勤于思考、勤奮努力和求真務實的學風和習慣,努力把每一門課程全面融入到自己的腦海中,記憶中,全面豐富自己的科學文化理論知識,努力汲取浩瀚的科學文化理論知識。最后,在校大學生一定要養成不畏艱難困苦,正視困難克服挫折的堅韌不撥的勇于面對現實、面對困難的頑強精神,時時以一個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的標桿要求自己,約束自己,養成良好的自律、自強、自尊、自愛的新時代學生風貌。在我們青年一代的成長過程中,在學校學習中,經常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困擾,但是我們要相信:這是對我們的考驗,對我們意志的磨煉,并且方法總比困難多,條條道路通北京,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我們冷靜應對,認真思考,深入剖析,總會得到解決的。
參考文獻:
[1]“學習強國”網絡學習平臺相關知識、內容
[2]教育部課題組 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 人民出版社2019.8
[3]白奉源 關于學風、教風、作風建設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