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明
摘要:施工企業面臨的競爭形勢在目前的經濟大環境中愈加嚴峻。在目前這個市場經濟發展的時代,為了在繁多的施工企業中脫穎而出,如何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防范并抵御好風險是一個嚴肅的課題。施工企業在日常的運營過程中,往往面臨的工作和任務都比較繁重,要想在工作效率上領先,就需要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確保整個運營過程是安全可靠的。而目前施工企業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呈現出來的財務風險逐步增加,而財務管理保證風險事項減少是一個減少施工企業風險的可行辦法。
關鍵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
引言
施工企業伴隨經濟高速增長的態勢不斷蓬勃發展,從而促使我國各個產業領域的施工、工程建設需求獲得高質量的供給,最終為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不小的貢獻。但是,現階段經濟下行的壓力明顯,施工企業存在的經營管理問題凸顯,特別是財務風險方面需要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加強深入探討,以探索出能夠降低企業財務風險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要點
1.1財務風險環境有待優化
施工企業由于其行業特殊性,財務風險環境極易受到不利因素影響,從而導致財務風險的發生幾率難以降低,在財務風險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企業甚至出現資金流斷流、負債膨脹而破產的現象。也就是說,由于受經營決策不善、多項目管理不善等因素影響,施工企業的財務風險環境依然有待優化,具體而言,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經營決策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這是說,由于施工企業的經營決策參考信息不充分,企業經營決策難免會出現主觀性失誤,使得企業錯誤的承建管理成本過高的施工項目,繼而對企業整體的效益水平產生不利影響,最終影響到企業的財務風險環境。二是多項目管理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由于施工企業對多項目的運轉管理存在一定欠缺,包括項目質控、進度控制以及款項結算控制的監控不力等情形,使得施工企業各個項目間的資源銜接不到位,繼而出現資金流動緩慢、資金流動成本過高的現象,最終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產生不利影響。
1.2籌資、投資風險
施工企業為滿足自身的戰略經營需求以及盈利目標,需要進行很多種籌資、投資活動,但是其籌資、投資風險往往存在一定數量的風險要點。一是負債規模風險。這是說,由于施工企業缺失針對項目負債率的預警機制,使得企業負債規模存在不合理性,繼而增大了企業因無力償債產生的財務風險。二是籌資信息不對稱風險。由于施工企業需要擴張生產規模,就會產生頻繁的籌資活動,從而提升企業效益水平,但是,在此過程中,企業難免會出現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不到位的現象,使得企業籌資成本高于籌資效益,最終增大了企業的籌資失誤風險。三是投資決策風險。由于企業管理者對投資活動缺失科學完整的事前分析環節,施工企業的投資活動難免會出現效益跟不上成本、項目定價過低的情況,再加上施工項目的市場化定價趨勢和需求的不穩定性,使得企業投資活動的資金斷流風險增大。
1.3運營過程中存在的現金回流風險
由于施工企業運轉單個項目、多項目的資金鏈規模大且周期不一,施工企業的運用過程中難免會存在現金回流風險:一方面,是指施工企業運轉單個項目時可能存在的現金回流風險。由于施工企業運轉單個施工項目的建設周期長、投入大,施工企業項目結算款項及時到賬是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遇到個別施工項目的資金審批、資金撥付程序復雜的情況下,施工企業單項目的現金回流時間難免增加,使得企業財務周轉的成本受到不利影響,繼而影響到企業的整體風險水平。另一方面,是指施工企業運用多項目模式下的現金回流風險。也就是說,由于企業對多個項目的財務管控力度不同,施工企業同時開展多個項目的資金投入情況難以控制資金流動的時效性,繼而出現項目款項拖欠、項目應收賬款拖延的不良現象,從而增大了企業的資金流動成本。比如,施工企業在存在短期借款的情況下沒有及時的獲取到回籠的應收賬款,同時企業賬內余額緊張,使得企業出現“多頭借貸”的現象,那么企業的融資成本就會加大,最終增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應當注意的問題
2.1施工企業應當重視全面預算,將其作為財務管理風險防范的重要前提
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按照工程施工的順序逐一形成施工的成本預算、組織預算以及財務預算等環節的精細化預算,確保在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是得到財務管理風險防范的。而財務預算作為整個環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當借助全面預算手段和方法,確保施工過程中各個部門以及預算涉及的責任部門盡職履職,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在整個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積極作用,提前通過預算得知在預算期內的成本和收入情況。
2.2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成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部門,利用企業及行業大數據建立財務風險評價模型,在項目投標階段,利用模型對財務風險進行初步的計算。同時,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所處市場環境、企業內部結構制定一套長效風險預警機制,一是對業主進行資信評價,實現全方位的信用度考核,進行風險評級,確保項目工程款項能夠按期收回。二是需要對分包商的資信度進行評價,同樣進行風險評級,目的是保證項目工程按時按點完成,避免違約為企業帶來嚴重財務問題。
2.3增大會計監督力度
企業需要增大會計監督工作的力度,以尋求企業財務環境、風險環境的良性優化。一方面,是需要施工企業加強會計核算工作的內部監督力度。這需要施工企業構建企業財務監督氛圍,使得企業從基層到高層針對財務核算制度具備充分的執行力和嚴謹認識,從而確保會計核算信息的真實可靠性,最終為施工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充分的信息面依據,以期企業風險成本的有效降低。另一方面,完善多項目運轉過程中的會計監督機制。這需要施工企業針對多項目管理工作,完善具體的資源周期調配機制、項目質控機制、進度控制機制以及款項結算機制,使得施工企業各個項目間的資源銜接順利、高效,從而提升企業多項目運轉的現金流動性和項目進展效率,最終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產生積極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要想切實規避各類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風險要點,就需要不斷的改善風險防范策略,探索出適合施工企業提高效益水平、降低風險水平的有效措施,包括建立完善風險轉移、分散機制、增大會計監督力度等措施,希望能為施工企業管理者提供有力建議。
參考文獻:
[1]?蔣麗琴.施工企業財務風險預控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202-203.
[2]?陳光普.建筑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分析及建議[J].納稅,2019,13(21):75+78.
[3]?張慶歲.施工企業項目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1):262.
(作者單位:河北工程大學管理工程與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