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是新時代下建設美麗、和諧、文明、富裕新農村的總綱領。鄉村振興戰略一經提出全國各方面的力量都在積極地參與,高校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員,云南各高校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利用召開研討會、座談會的方式研究鄉村振興的路徑;利用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產業規劃的契機,打造美麗鄉村,助推鄉村可持續發展;大力開設專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持等等。
關鍵詞:發展路徑;產業基礎;文化振興;美麗鄉村;產業規劃;人才培養
云南省地處祖國的邊疆,農業人口多,鄉村產業基礎薄弱,貧困面較大是其突出的問題。近年來鄉村振興工作的實施往往又是與脫貧攻堅工作共同開展的。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又助力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實施。云南高校在充分實施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又在同步實施著鄉村振興工作,從多方面充分保證了前后兩個發展階段的無縫銜接。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目前云南高校在鄉村振興中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幾個大類:
一、云南高校開展鄉村振興的情況
(一)召開座談會和研討會研究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云南高校通過召開座談會和研討會集思廣益,研究鄉村振興的發展的路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云大文化發展研究院舉辦了《鄉村振興戰略縱橫談》講座,邀請云南省社科聯主席,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范建華研究員為主講嘉賓,范建華研究員從“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內容;中國鄉土社會的“興、衰”史;“振興鄉村”的系列舉措、鄉村振興的偉大意義以及個人的建議和思考進行了系統的講談。另外還有由云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云南大學經濟學院、云南農業發展智庫聯合承辦的“云南鄉村振興產業戰略規劃發展研討會”,該研討會邀請了郭沛、姜文來、張躍彬、馬路明、李永松、武衛、李榮福等專家、學者和領導,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和學術高度。該研討會討論了云南鄉村發展的現狀,深入分析了云南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機遇與潛力,對云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措施和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云南高校通過召開專業的座談會和研討會的方法,深入的討論了云南鄉村振興發展中的不足以及瓶頸,充分挖掘出云南在新時代下進行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和發展路徑,為云南各地鄉村的振興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開展調研工作了解目的地的狀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制定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措施,必然要對目標地進行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后才能夠具體的開展振興工作。“調研”是云南高校普遍使用的一種措施,目前的調研工作多數結合脫貧攻堅來進行,各高校調研的目的地一般都是掛鉤扶貧的村鎮。調研人員一般由學校主要領導或主管扶貧部門的領導帶隊,工作內容主要是對目的地的鄉村資源、貧困程度、教育現狀等進行調研。比如云南大學2019年10月26日至28日,建筑與規劃學院院長張軍率領由10名規劃設計專家組成的規劃團隊到該校扶貧點鳳慶縣魯史鎮河邊村開展美麗鄉村規劃前期調研測繪。云南藝術學院2019年7月11日—13日校黨委黃雁玲書記帶隊赴巍山縣開展調研和召開會議;2019年3月11日云南師范大學扶貧辦主任沈慶炳一行3人到梁河縣調研教育幫扶工作;2019年11月7日,保山學院黨委書記楊賽光,紀委書記楊耀程一行10人到該校掛鉤扶貧點瓦渡鄉埡口村開展調研工作等等。各高校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對鄉村振興工作開展著調研,調研工作為其進行目的地的幫扶工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開設專業為培養鄉村振興輸送人才
“人才”是鄉村振興工作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高校的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培養人才,近年來針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云南多數高校都有針對性的開設了相關專業,這其中有云南大學、云南農業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保山學院等學校開設的規劃設計類專業、農學類專業、教育類專業、珠寶玉石類專業、服裝服飾類專業等多個專業;各高校培養的人才逐步側重于鄉村振興的核心要求,它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為地方發展,鄉村建設輸送著人才。
除了開設專業外部分高校甚至成立了專門的研究院、研究中心。如云南經濟管理學院成立了鄉村振興研究院,該院致力于為區域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服務,在專門的人才培養,科研、教育合作等方面為云南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除此之外還有昆明理工大學成立的鄉村振興研究中心,該中心利用自身優勢,多維度研究和實踐鄉村振興,以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助力于云南的鄉村振興與發展。
(四)利用自身優勢開展鄉村文化振興工作
云南高校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中一部分學校在大力推廣和發展鄉村文化,通過各種活動、培訓等方式助推鄉村文化振興,比如:大理大學2018年和2019年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對少數民族服飾制作技藝與設計進行了系統的授課,對該區域振興鄉村文化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另外還有諸如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保山學院、文山學院等通過開展鄉村墻面彩繪、書畫展、文化宣傳墻設計、鄉村公共場所打造、村寨道路美化等推動鄉村文化的振興。數個高校通過多方面多渠道的發掘和推動,使鄉村呈現出一派文化氣息,使鄉民得到了文化的熏陶,使國家政策得到了大力的宣傳,和諧美麗新農村效果逐步顯現。
二、綜述
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新時代下基于我國的國情提出的一個偉大戰略,是解決“三農”問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高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緊跟時代大潮,踐行黨的路線,實現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工作是時代賦予高校全體師生的光榮使命。如何順利、高效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求高校內的決策層須保持足夠的重視,在人才調度、資金配套、宣傳、輿論導向等諸多方面予以傾斜;其次必須系統的制定或完善激勵機制,獎、懲分明,嚴格實施,這是高校實施這一戰略持續展現生機和活力的基礎保證;再次大力推動鄉村振興科學研究,探尋鄉村振興的路徑,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最后發揮自身優勢,有針對性的開設專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人才保障。近年來云南高校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諸多成效,加大力度持續參與這一戰略的實施必將更加有力的助推云南鄉村的快速振興。
參考文獻:
[1]?黃武平.夯實“三農”基礎 決勝全面小康[N].湘潭日報,2020-04-15(004).
[2]?時湘斌,方舟,李林.鄉村振興戰略下村莊規劃編制方法探索[J].山西建筑,2019(22).
[3]?王芝華.構建決勝全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推進機制[N].長沙晚報,2020-03-12(010).
作者簡介:趙興燦(1983.11—),男,漢族,云南騰沖人,翡翠鑒定師,國家二級技師,中職,本科,保山學院,研究方向:工藝美術、鄉村振興戰略。
(作者單位:保山學院珠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