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明月 王錚 張徳欣

摘要::高校快遞包裝物的回收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不僅僅體現出一個學校的管理和服務水平,更是可以有效推進我國快遞包裝綠色化的進程,從而既減少了快遞包裝物給學校帶來的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也能夠為我國循環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互聯網+;快遞包裝物;回收管理
[Abstract]: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recycling management of express packag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t only reflects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 of a school,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een process of express packages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it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Keywords]:Internet +? Express package? Recovery management
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形勢非常嚴峻,但從調查現狀中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在快遞包裝物回收方面并沒有很大的進展,我校也是一樣。是什么阻礙了高校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呢?本文根據對重慶海聯職業技術學院的實地調查后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快遞包裝物回收平臺缺失
學校內并未針對包裝物回收設置專門的平臺,導致一些有環保意識的學生想把包裝物回收處理卻找不到相應的回收渠道。隨機走訪學生同樣得出:“沒有專門的地方回收這些包裝”成了同學們一致認為影響回收率的最大障礙之一。
圖1.1 海聯學院快遞“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
在海聯學院,回收率與快遞公司配送模式(如圖1.1)也有很大關聯,即在校內快遞營業網點(或菜鳥驛站領取)、校外領取(或路邊擺攤)以及送貨上門三種方式,這也幾乎涵蓋了目前高校所采取的所有配送模式。其中,校內快遞營業網點或菜鳥驛站雖然有意向去回收快遞包裝物,但學生的參與度并不高,在沒有獲得相應好處的情況下,鮮有人積極參與進來,導致快遞包裝物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而采取其余兩種取快遞方式(校外領取(或路邊擺攤)和送貨上門)的快遞企業,目前幾乎沒有回收利用措施的實施,主要是它們本身回收操作的難度就較大。總的來說,要想從三種不同的配送模式各自特點出發針對性地解決包裝物回收工作太過復雜,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包裝物回收平臺是一個很有效的解決方法。
二、快遞包裝物回收意識和積極性淡薄
對于可回收利用的快遞包裝物,之所以快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低,是學生對于快遞回收并不知曉,回收意識淡薄。在發放于學生的調查問卷的分析報告(詳見附錄A)中也同樣驗證了這樣一個問題所在,在所有參與網購的學生中,65.00%的受訪者選擇將包裝物當作廢棄物遺棄,在選擇將包裝二次利用的32%的受訪者中,大都當作垃圾箱(袋)來簡單使用。
另外,在受訪的學生中,很多都認為包裝物回收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沒有回報,并未意識到包裝物回收對自然環境以及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三、快遞過度包裝行為難解決
由于商品在流通過程中安全性存在隱患,為了保全商品價值、確保商品在物流過程中完好無損,部分商家往往會選擇對商品進行過度地包裝,不僅直接或間接地增加了消費者的額外支出和環衛等后續產業勞動者的勞動量,而且浪費資源、降低包裝效率,無形中對包裝物本身造成了間接的損壞。導致過度包裝行為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兩方面:
一方面,我國缺乏快遞包裝物的相關規范。目前我國物流行業的快遞面單、快遞包裝、封裝用品(膠帶等)及填充物等的使用標準僅作為推薦性的國家標準,并不會強制執行,因此對于商家和快遞企業的行為并未產生相對的約束力。
另一方面,暴力分揀等不合理操作行為迫使商家不得不進行過度包裝。雖然2018年5月1日新出臺的《快遞暫行條例》要求“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及其相關作業人員應該輕拿輕放,并且對危害快件安全的行為給予處罰”。但是在針對海聯學院發放的調查問卷(詳見附錄A)中,有11%的學生反映在拿到快遞之前包裝就已經被不同程度的損壞,針對這一現狀,筆者詢問過海聯學院快遞營業網點工作人員后發現,由于每天物流量非常大,而快遞人員有限,因此為了作業的“效率”以及滿足快遞的時效要求,操作人員會偶爾出現拋扔等不合理的物流操作行為,對快遞本身以及外部包裝造成損壞。
四、校園快遞包裝回收程序設置不合理
在海聯學院,快遞營業網點(菜鳥驛站)雖有意向回收快遞包裝物,但營業網點室內未粘貼任何關于包裝物回收工作的提示。具體來說,一方面是沒有對師生如何參與包裝物回收的流程進行相關提示,減少了師生對于包裝物回收的了解和參與;另一方面是沒有對師生如何拆除不同的快遞包裝進行相關提示,導致在拆除過程中對包裝物本身再次造成損壞,導致其失去再利用或修復的可能。
五、校園快遞包裝回收成本難降低
學校快遞網點以菜鳥驛站為主,基本都是加盟模式,如果進行包裝物回收,將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甚至需要增加工作人員,提高成本。而回收包裝物并不能給營業點帶來直接的收益,因此這些營業網點并不會主動去回收。在海聯學院,每天6000余件的快遞量,即使一半的包裝物得到回收,也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需要在現有工作人員數量上至少增加兩名工作人員來對回收的包裝物進行分類和相關處理。即使是快遞公司、廢品回收站等對包裝物進行回收、收購,帶來的收益也是遠低于投入的成本。
結語
面對快遞包裝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整個行業都開始積極行動。菜鳥網絡、京東、蘇寧等企業均發起綠色包裝行動,旨在推廣可循環利用的綠色快遞包裝箱,如塑料周轉箱或免膠帶的拉鏈式紙箱,使快遞包裝綠色化。但快遞綠色包裝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推行綠色包裝絕不僅僅是某一主體單元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長期的多方共同參與。對于海聯學院而言,要有高校群體意識,積極開展快遞包裝物的回收工作,因為這項工作對于正在推進這項系統工程的現在以及完成這項系統工程的未來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具體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尋求突破口:(1)積極促成包裝物回收平臺的建設;(2)增強學生的快遞包裝物回收意識;(3)提高學生參與包裝物回收的積極性;(4)杜絕不合理的物流操作行為;(5)制定標準的回收流程。
參考文獻
[1] 關琰珠,李良.推進綠色物流包裝及回收利用[N].福建日報,2015-11-16(B1).
[2] 趙夕.低碳經濟下快遞包裝物回收再利用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機,2016,47(3):81-83.
[3] 彭建良.銷售與回收物流[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6:306-316.
[4] 呂春榮.拋扔包裹高額罰款引熱議[EB/OL].http://www.chinanews.com/sh/2015/12-15/7670839.shtml,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