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巧珍
摘 要:語文教學工作中,學生們的讀寫能力是構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體系的基礎部分,需要語文教師和學生引起重視。學生們對讀寫訓練往往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看上去簡單,實際做起來頻頻出錯。為此語文教師針對小學生中段教學中讀寫訓練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分別從仿寫中感悟語言的形式、想象中拓展語言的思維、細節中彰顯語言的魅力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讀寫教學;訓練方式
語文中的閱讀和寫作是分不開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的,如果閱讀的基本訓練不行,那么寫作能力也是難以提升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重視讀寫結合,通過讀寫訓練來實現讀寫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升。從小學語文中段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材出現了明顯變化,即從寫話的要求上升到作文的要求,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而學生們在開始學習寫作文時往往不得其法,難以下筆,感到寫起來很困難。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們的寫作素材少,語言詞匯貧乏,另一方面是學生們缺乏基本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為此,教師采取了讀寫結合的方法,通過加強學生們的讀寫訓練來更好地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一、在仿寫中感悟語言形式
小學生開始作文的時候通常不知道章法,感到不知道從哪里下筆。這時候帶領學生們閱讀和仿寫一些句式或段落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測量。小學生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教師可以在日常的語文課堂中滲透讀寫訓練,無需刻意就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比如小學教材中常見到的排比句式、設問句式、并列句式等等,還有一些寫作的典型手法,如擬人法、比喻法、反問法等等,這些都是良好的讀寫訓練素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們理解這些句式和手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內容和內在情感,而且還能夠感受到語言形式背后的美感和語言的力量。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參考語文教材中的這些語句段落,自己嘗試仿寫,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有豐富的體驗和深刻的記憶,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直觀呈現出不同語言形式下的效果。比如都是描寫泉水的語句,一種是很簡單的陳述句,“泉水從上落下來”,另一種是很形象的比喻句,“泉水從天際飄來,跌落在山崖斷層上,形成瀑布,在星光下像一條潔白的緞帶”。兩種陳述方式分別用圖片和視頻來展示,后一種方式下的圖片和視頻內容更加豐富,呈現出來的泉水更加靈動活潑。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們得到更加深刻的體悟和感受,在日常的閱讀中積累美好的語句段落,并嘗試進行仿寫。日常課堂教學中,遇到重點語句或句式優美的段落時,語文教師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學生多讀多思考,并根據教材中的這些句式進行仿寫,掌握不同句式的造句方法,讓學生們能夠快速掌握寫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在想象中拓展語言思維
適當的留白在作文中的往往會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對于每個讀者來說,作文中適當的留白正是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能夠自由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利用這些留白來引導學生們對內容進行想象是讀寫訓練中十分有效的方法。文中留白的方式最為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結尾留白,另一種是過程留白。對第一種方式,教師可以設置如下的讀寫訓練:“根據文章的整體內容,結尾可能發生哪幾種情況呢?”學生們根據自己對文章內容的閱讀和理解,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對結尾處的留白進行思路延伸或拓展,在想象力的基礎上激發創作力,提高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對于過程留白的方式,教師可以從現有文章內容中找出一些詞語、句子或段落,圍繞這些語句或段落來設置讀寫訓練。比如一些帶有時間跨度的詞語,一年以后、一個月以后等,圍繞這些詞語來設置讀寫訓練:“根據文章上下文內容,在這段時間內可能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在這段時間內主人公經歷了什么樣的心路歷程?”學生們結合上下文,并在自己想象的基礎上進行讀寫訓練。借助文章內容留白,通過設計一些引導性問題,激發學生們大膽想象,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認知來構思寫作,激發學生們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三、在細節中彰顯語言魅力
小學生語文中段教學中,寫作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學生們的語言比較單薄,不豐富,對于事件的敘述或對人物事物的描寫不精細,這樣的文章讀起來就缺少韻味和美感,作文的水平也難以提升。為了幫助學生們突破這一瓶頸。教師采取了針對性的訓練策略。一方面,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扎根語文教材,對教材中精選的文章進行內容的精細化講解,尤其是對一些畫龍點睛的語句段落,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們首先在學習中能夠感受到文章作者的內在感情,能夠讀出這些語句段落中的美好情感。比如在人物記事類的文章中,怎么能夠很好地抓住人物的特點,應該怎么樣語言表達出來?怎么抓住人物的神態?作者是如何對人物的動作進行描述和刻畫的?在日常的教材文章內容學習過程中,這些都是可以作為讀寫訓練的教學素材來采用的。對同樣的一個人、同樣的一件事,如果是學生自己,會是怎樣的描述呢?會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表達呢?這些都能夠讓學生們做出對比,能夠意識到自己和作者在語言遣詞造句方面的差異,能夠下意識地學習模仿,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教材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們注重寫作過程中語言運用的細節,提升用詞造句的水平。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寫作熱情,教師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以學生們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場景或事件為中心主題,展開討論并進行寫作訓練。如班級競賽、大掃除、課間操等,讓學生們圍繞這些身邊切身經歷的事件或熟悉的場景進行細節方面的寫作訓練,強化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和寫作不可分割。在小學語文中段教學中,教師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通過仿寫訓練、激發想象、注重細節的精細化讀寫訓練,幫助學生們能夠掌握寫作的基本方法,從寫話階段順利過渡到作文階段,幫助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提升讀寫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雷銘.核心素養語境下的小學語文課讀寫結合教學設計[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1).
[2]潘錦.淺析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9:005.
[3]劉冬梅.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途徑探微[J].教育藝術,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