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霞
摘要:生物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生物知識來源和提煉源自生活,并不斷豐富生物研究領域和內容。而生活又在高效實踐生物理論,使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內容迅速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生物與生活如此密不可分,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我們也要積極沿用生活化教學的理念。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生物實驗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111-01
Abstract: bi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daily life. The source and extraction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come from life, and constantly enrich the biological research field and content. And life is also in the efficient practice of biological theory, so that the abstract and conceptualized content quickly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iology and life are so inseparable, so we should actively use the concept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Life-oriented teaching; Biological experiment
生物是一門內容豐富精彩,趣味多樣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能夠了解到生命的堅強與多彩,了解到自然的偉大與神秘,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增添了別樣的樂趣和體驗。事實上,生物并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生產息息相關,具有強烈的生活性特征,因此,教師也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展現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生活化特色,帶領學生了解一個不一樣的生物世界。基于此,本文探究類生活化教學策略與初中生物教學結合的方法。
1? 構建生活化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氛圍,促進課堂和諧
教師與學生構成了生物教學課堂中最基本的兩個主體,而師生關系則推動了完整教學課堂的建成。師生關系的好與壞將直接決定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而師生關系的特點則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風格,影響課堂氛圍的形成。因此,在構建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先要做出改變的是師生關系,在師生關系中融入生活化精神,推動生活化的師生關系形成,最終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構建和諧的生物課堂。
生活化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弱化師生距離感,淡化師生之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意識,從而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推動生物教學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塑造具有吸引力和生活化的教學語言與課堂風格,通過展現個人的教學幽默感,展現對生物學科和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展現對學生的關愛來打造張弛有度生動有趣的生物教學風格,并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另一方面,教師要改善與學生的相處方式和交往方式。教師自身要克服管理者的自負情緒,避免對學生的高壓管理。
2? 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和自然,展現生物學科靈動的一面
生物學科涵蓋內容之廣,影響領域之寬是一本書所無法全部描述的,也是一堂課所無法全部展示的。要想真正揭示生物學科的內涵本質,展現生物對自然、對社會的影響力,教師必須要帶領學生及時走出狹小的課堂,及時擺脫枯燥的課本,走進自然,走入生活,去感知生物知識最真實,最精彩的靈動的一面。
針對不同的生物教學內容和板塊,教師要根據其特點、要求以及學生的需要合理安排室外教學與實踐活動,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活化與自然性教學的魅力與樂趣。例如,在教學植物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半節課講解,剩下半節課則是讓學生根據講解的內容到校園中去尋找對應的植物進行觀察,一邊驗證教材中的描述,一邊通過文字和實物的比對加深學習印象。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安排社會實踐調查任務、自然調查任務等,讓學生設計調查問卷、生物研究主題等進行調查和觀察,真正將教材運用于生活,在生活與自然中了解最直觀的生物學知識,發現生物的多面性和豐富性。
3? 鼓勵學生開展生活性的生物實驗,提高學生生物實踐能力
生物實驗是生物生活化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實驗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有效串聯課內知識和動手實踐,能夠有效串聯專業課堂與日常生活,從而不斷提高生活化的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推動學生生物綜合素養不斷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要安排適量和合適的生物實驗,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培養和記錄來發現生物變化的全過程,并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技巧。
例如,在教學《種子的萌發》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植物種子播種,每日澆水、適當施肥并做好觀察筆記。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教材中植物種子萌發的必須條件設計過程性簡單實驗譬如遮光實驗,驗證種子萌發過程是否需要陽光。而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學生還要定期記錄種子萌發日期、萌發高度、假葉和真葉萌發和替換時間等,完整記錄種子從種下再到生長的全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全面了解種子的一生所經歷的不同階段,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長此以往,學生還能夠在充分調動自身感官感受的同時不斷積累生物學習的興趣,發現生物與生活相聯系的奧秘,繼而拓寬自己的研究領域,豐富生物學習方法。
4? 善用生活化的案例、表達方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解力
一方面,教師要實現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轉化,善于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見和所聞來重新詮釋抽象的生物概念和生物過程。比如詢問學生在一棵枯木上我們常常會看到哪些植物和動物,將學生引入到對群落概念的研究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教學內容的簡化和趣化。另一方面,教師要實現生活化內容的及時補充豐富。針對生物教學,教師同時還要及時進行拓展延伸,通過補充相應的生活現象來豐富學生對生物的了解和認識,幫助學生不斷積累相關素材。這樣,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生物學習興趣才能夠不斷提高。
5? 設計生活化的課后作業練習,培養學生長久學習興趣
教師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練習,是生活化生物教學的總結性環節。通過不斷優化學生的作業結構,改變傳統重理論和教材的作業模式,為學生安排更具有實踐性和生活性特色的作業任務,有助于學生延續生物課堂學習積極性和理解效果,并不斷積累學習生物的興趣。教師應適當為學生布置觀察性、實驗性和實踐性的作業任務,并將學生的實驗完成情況、實驗報告、生物調查報告納入到綜合考評中,以此引起學生的關注和重視,進而推動學生生物綜合素養不斷提高,生物學習積極性不斷上升。
總而言之,為了進一步凸顯生物學科的本質特色,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成就感和興趣,教師必須要科學落實生活化的生物教學策略,通過加強教學課堂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加強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的聯系來幫助學生了解一個別樣的生物天地,不斷提升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并養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歷史的良好學科品質。這樣,學生學習生物的過程才能對學生的情感世界和認知世界產生積極全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戴明杰.構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研究,2007,000(009):P.30.
[2]李江鴻.中學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淺論--兼談生物課外科技活動的開展[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019(0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