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芬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發展,在教學中滲透傳統知識已經成為常態,音樂教學也是如此,如果中學音樂教師能夠有效地在課堂中融入民族音樂的知識,不僅能夠提升中學生的音樂素養,還能夠促進民族音樂更好的傳承發展。下文將針對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樂知識進行分析并提出措施。
關鍵詞:初中音樂 民樂知識 滲透措施
1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樂知識的重要性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文明發展過程中,我國的勞動人民創造了許許多多精湛的民間音樂,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傳統的民間音樂體系,這在當今的音樂教學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學校是有效弘揚民間音樂的主要陣地,中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不同于小學的音樂,中學音樂的涉及面更廣、音樂種類更多,也就包含了大量的傳統民間音樂。
民間音樂是廣大人民群眾集思廣益的智慧結晶,且這種音樂的繼承主要是靠人們口耳相傳,它的流變性大,緊緊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而且在社會變遷中不斷地發展傳承。民間音樂在一定的程度上生動形象的反映出了當時人民群眾的生活情境,表達了人們的情感,并且映射出了當時的社會文明。這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也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中學生作為中華文明的接班人,他們有義務要將民間音樂傳承發揚,并且給予民間音樂更新的意義和內涵,中學音樂教師要讓他們認識到民間音樂的博大精深,以及它的精髓,讓學生主動去接受感悟民間音樂,進而為我國的音樂事業更好的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促進民間音樂的有效傳播和發展。
2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滲透民樂知識的措施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視網絡以及各種媒體都促進了音樂的傳播,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音樂非流行音樂莫屬了,中小學生都喜歡聽這些音樂,而忽視了傳統民間音樂的價值,所以我們要采取一些措施來改變現狀,將民樂知識滲透到中學音樂教學中去,讓中學生感受到民樂的價值和意義。
2.1 借助多媒體的手段來滲透民樂知識
多媒體教學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階段的教學中,它以其自身獨特的優勢贏得了廣大教師的喜愛,所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也是合情合理的。音樂教學不同于以往教學,它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學習。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夠讓中學生去主動學習并且感悟民間音樂,而且傳統教學模式太過于死板和生硬,學生們通常沒有太大的興趣去學習民樂。這時候教師就要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因為多媒體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生動直觀,且能將圖片和聲音結合為一體,使學生能夠更加明了的去感受民間音樂的魅力。
比如,教師在教學《二泉映月》時,不僅要利用多媒體來播放與之相關的圖片,更要找出對應的教學視頻,利用幻燈片輔助講解,提升他們對民間音樂的興趣,讓學生們更深入的感悟民間音樂,理解我國的民歌藝術,并且認識到民間音樂文化對我們帶來的影響和積極意義,進而有效實現民樂知識與初中音樂教學的結合。
2.2 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滲透民樂知識
教學方式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的,現在越來越多新穎的教學手段被應用到各科的教學中來,初中音樂的教學也不應該局限于傳統教學法,教師應該找出完善的教學方法來教學。民間音樂是屬于我們全人類的,我們有義務要去將它弘揚,所以教師也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來在教學中滲透民樂知識,這是我們中華人民的財富和驕傲,學生們要認識到它的意義。除了課堂的教學外,還應該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加強中學生對民間音樂的認識。
比如,在課外的休閑活動中,可以來滲透民間音樂的知識。組織各種各樣的民族歌曲競賽,以及對民間音樂知識的掌握度,從課堂的教學延伸到課外的活動,這樣的活動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對民間音樂的求知欲,讓他們感悟民間音樂的魅力。除此之外,還可以自發組織相關的民間音樂社團、合唱團,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對民間音樂有著更深的理解,營造出一個濃厚的民間音樂的學習氛圍。
2.3 用民間音樂來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操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勞動人民創建了許多優秀的民族音樂,這不僅代表著濃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底蘊,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民族和地區,他們的音樂有著不同的風格,雖然流派不同,但是都蘊涵著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以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很少強調讓學生們注重民間音樂,可是民間音樂與我國的傳統文化相互結合相互依存,在音樂課堂上如果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去學習民間音樂,也就能讓他們對于祖國更加熱愛,提升他們的民族意識。
比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深厚民族情感的歌曲對他們進行教學,對這些音樂進行發揚傳承,讓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注重民間音樂,《我的祖國》這一音樂可以有效的激發起學生們的愛國情懷,也能在音樂教學中有效的將民樂知識滲透進去。學生能更好的將它弘揚。再如:音樂鑒賞課上,要積極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這些音樂作品,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欣賞音樂。初中生生活經歷、生活背景等存在差異,同一首音樂作品可能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教師播放音樂作品時,可以提前介紹與作品相關的背景等知識,讓學生對其產生初步印象,提高音樂鑒賞質量。
3 總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民樂知識,教師就首先要讓學生們感悟到民間音樂的魅力,以及它為我們后代帶來的巨大意義。不僅要培養中學生的音樂素養,更要提升他們的民族意識,選擇具有民族音樂元素的音樂進行講述,提升中學生的音樂水平,提高民樂知識在中學音樂中的滲透力。
參考文獻:
[1] 王學寧.民族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藝術科技,2019,32(06):75.
[2] 汪琴雅.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手段的探析[J].學周刊,2019(15):141.
[3] 姜玲.淺議民族音樂于初中音樂中的運用與傳承[J].黃河之聲,2019(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