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頻發、中學生信仰危機、享樂主義、腐朽文化不斷侵蝕著各大院校學生為背景,從技工院校學生特征出發,闡述專業課中融入思想政治課程的必要性和融入點。從課堂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技工院校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新一代。
關鍵詞:思政教育;課堂教學;會計教育
一、技工院校學生的特征
對技工院校學生的教育相對比較困難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此類學生年齡相當于高中生,但是由于普通高中的學生有一些區別。生源一般是中考落榜的學生、直升生(連中考都沒有參加的初中生)、別的學校被開除的學生、社會失業人士等基礎相對較差的人員組成。此類學生存在以下特征:
1、自控性差,沒有是非觀
對于技工院校學生年齡偏小大部分還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此時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健全的價值觀,道德法律意識淡薄,容易受社會腐朽文化和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價值觀影響甚至是蠱惑。尤其是互聯網通訊的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低級快餐文化不斷腐蝕青年一代的思想、西方霸權主義思想不斷滲透,顛倒黑白,抹黑民族文化。長此以往學生便會道德意識低下、愛國主義思想淡薄、價值觀念迷失。
2、缺乏信心、沒有目標
技工院校給人們慣有印象就是文化成績薄弱,行為習慣較差被初中老師“區別對待”的群體組成,培養的人員也都是普通技術工人。雖然當今社會正在廣泛推崇工匠精神,國家政策、社會輿論不斷肯定技工院校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但是要想改變這種思維定式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使得大部分技工院校學生缺乏信心,自暴自棄、茫然沒有目標。人生一旦失去目標那就容易迷失方向,導致虛度光陰。
3、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起點,技工院校的大多學生都是家庭環境復雜,很多都是外地學生父母孩子分開居住、父母離異、單親家庭等等家庭環境的自發性、復雜性等等的特點使得學生往不同的方向發展。良好健康的成長環境有助于學生的成才。“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父母全心全意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有的父母疏忽對孩子的教育,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度決定著孩子自我的學習態度,而技工院校的學生的家長往往忙于賺錢,想要給學生更好的物質生活忽略了精神世界。有部分學生的家長甚至于反面教材,我們說父母是我們做好的榜樣,俗話說”言傳身教”有的父母自身行為習慣較差、出口成臟,遇到問題往往于暴力解決等等。這些都是形成孩子不良習慣的消極因素。學生形成了暴力、抽煙、喝酒、賭博、怕困難和不健康的心理。
二、專業課中融入思想政治課程的必要性
1、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期,特別是在這個充滿信仰危機,頻繁發生中學生跳樓、中學生毆打教師、網絡賭博等惡性事件的時期。在這種全民知識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時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悲劇的不斷發生?這不得不讓教育工作者反思。在教育過程中是否產生了偏頗,古語有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正是這種德才兼備的人員。
2、技工院校學生的特殊性要求所有教師時刻把握教育的時機,他們就像是一把雙刃劍,教育成功了就如世界技能冠軍一樣成為大國工匠,教育失敗可能就是社會的敗筆。而且技工院校的學生接受思想教育是以思想政治課程為主要的渠道,但是在校期間的部分的課程為專業課,并且專業課為學生以后就業提供了立命之本,所以一般學生都會更加努力對待專業課。因此專業課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巨大的發揮空間和寬廣的知識背景,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想政治內容顯得尤為自然有感染力和易吸收。
三、財務會計教學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點
1、財務會計教育與人生教育相結合
眾所周知,會計的賬務處理是從一個企業的誕生開始直到企業消亡,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就像人生一樣從呱呱墜地到離開這個世界,而在這中間的收益與損失、成功與失敗就像人生經歷的收獲與失去。專業課教師可以引入人生教育,人的一生痛苦快樂、挫折機遇、成功等并存著,但是有些人可以苦中作樂而有些人總是自怨自艾,這就是價值觀的不同。專業課教師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在困難面前積極向上,在成功面前淡定從容。是會計與人生教育相互輝映,使得枯燥的知識負有更加深刻的內涵。
2、財務會計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
在籌資管理的時,引入港珠澳大橋的案例,港珠澳大橋成為跨海大橋之最,耗資巨大,資金的籌集關系到項目的順利開展。我們可以借此機會給同學介紹港珠澳大橋創下了8個“世界之最”需要有多么大的實力,只有大國工匠才能創造這么大的世界奇跡。幫助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激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技工院校學生不是不思進取,不愛國而是從小缺乏愛的教育,有愛不知道如何抒發,在何時何地表達。
3、財務會計教育與職業道德相結合
在講授會計職業道德時可以加入震驚中外的“安然假賬事件”和我國“藍田假賬事件”引入會計的誠信教育,讓學生零距離的感受誠信的重要性。作為會計人員應該必須是老實人,做老實賬,辦老實事不能因為來自領導階層的施壓或者是利益的誘惑而做出有違事實的賬本或者泄露商業機密。執業要謹慎,信譽至上會計記錄著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管理著整個企業的資產,上市公司又擁有廣大投資者的資金,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影響社會穩定。
在講稅率變化的時候可以融入終身教育的理念。會計需要堅持繼續教育,在學習中不斷的扎實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職業道德教育意識是一個不斷培養的過程,技工院校的學生畢業以后就直面社會,所以在校期間的職業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技工院校的學生難管理但是不意味著職業道德比高等院校的學生差,只要悉心教導假以時日也會成為社會的忠良砥柱。
4、財務會計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財會教育是不僅要教會學生專業知識,同時也要使得學生成為懂法守法的會計人才。在講到會計法的時候可以融入課堂小案例講講“國美黃光裕”事件和“李鐘山貪污案”,讓學生了解不管是曾經的首富,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會計都是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會計崗位要與企業的經濟直接聯系在一起,但是現在社會對會計人員法律知識的培訓稀少,很多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淡薄,甚至有些違法人員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觸犯法律底線的;有些會計人員只知道服從領導的安排,之法律于千里之外;有些會計人員經不住利益的誘惑導致了有的會計人員直接貪污腐敗。這些會計現狀可以在財經法規的講解中融入進去。
四、結束語
在專業課中引入思想政治的內容并不是要挑戰原有專業課的權威,專業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同向發展的,而是要發揮專業課中的隱性課程影響因素,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使得人生價值最大化。技工院校作為培養大國工匠的搖籃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提升技工教育層次,打造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的同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更多力量。
參考文獻:
[1] ?白顯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王東清,劉靜靜.高校會計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討 [J].經濟師,2019(3):203-205.
[3] ?方祺.會計造假的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分析[J].2015.
作者簡介:錢欣(1990.07--),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浙江建設技師學院,中級會計師,學士,主要從事會計教育。
(作者單位:浙江建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