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紅娟
摘要:城市規劃的生態環境保護是以延續歷史文脈、弘揚地域特色、提升城市功能、重塑時代形象為目標,按照“功能好、形象佳、交通暢、環境優”的總體要求,帶動城市環境質量和風貌特色的整體提升,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最大化。但是目前城市規劃施工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我們探索城市規劃施工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并在以后的城市規劃起到基礎研究的作用及一定的促進效果。
關鍵詞: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U984 ? ? 文獻標志碼:A
引言
近些年,氣候異常、霧霾爆發、水質污染、交通堵塞,這些問題逐漸影響到人們生活生產的效率與質量,相關部門也對這些問題高度重視。我國在2015年的政府報告中提出了健康城市規劃理論,希望能逐漸改善環境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提出了健康城市理論,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理論框架,但我國對健康城市規劃理論框架的研究非常匱乏,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因此,我國急需加強對健康城市規劃理論框架的研究,以配合環境改善相關政策的實行。通過對國際健康城市規劃理論框架的研究并結合我國自身情況,證明基于生態學視角下的健康城市規劃更加適應我國發展。
1城市規劃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1.1大氣污染
工業發展作為城市發展中一條重要的生產線,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粉塵等一些有害氣體的出現,同時,現代城市中的車輛越來越多,車流量非常大,汽車尾氣排放量日益增多,CO2指數不斷上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此外,在建筑工程中各種材料的應用非常普遍,不加節制的使用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粉塵、二氧化硫等各類化學藥劑,流通到空氣中污染了大氣環境。目前,我國大氣污染主要是煤煙型的,極易導致粉塵、酸雨等危害,使得空氣中污染物含量嚴重超標,影響空氣質量,導致溫室效應等現象的產生,這是對城市建設發展十分不利的,所以對于城市的規劃施工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避免環境污染帶給人們人身危害。
1.2水資源污染問題嚴重
城市水資源污染問題極其嚴重,主要是由工廠工業廢水未經處理產生的有機污染廢水,家庭日常產生的有機污染廢水排入河流導致水資源污染。有機污染的危害極大,對兒童的發育,對身體的神經系統,對人的生殖系統都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甚至還會增加癌癥的發病率。進入河流后還會影響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根據調查,我國有90%的河流受到污染,10%左右的重要水系河流受到污染。而且由于大氣污染嚴重,城市的雨水形成了酸雨,酸雨會進一步污染水資源,導致水資源污染問題的加重。
1.3固體廢物泛濫,垃圾堆積難以處理
固體廢物主要由工業制造形成的工業固體廢物和人類日常生活造成的固體生活垃圾組成。我國是世界上生產垃圾最多的國家,垃圾包袱最重的國家之一,其中,城市因為人口數量的巨大,生產的垃圾相比農村、鄉鎮在數量上多得多。然而,在如此嚴重的固體廢物污染的情況下,我國并沒有為之匹配的無害化處理手段,只有對其中的一小部分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導致垃圾堆積如山,不僅占據土地,還傳染疾病。甚至導致有的城市出現了垃圾圍城的嚴重后果。
1.4噪音,光等污染擾民現象出現頻繁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物質的追求也逐漸升高,城市之中出現大量的汽車,高樓大廈,人手機,各種其他電子設備。這些事物的出現就造成了噪音、強光、電磁等一些新型的污染類別。噪音擾民,強光對司機眼睛的刺激,電磁輻射對居民身體健康的影響,這些現象在城市中出現的更加頻繁,對居民造成一定困擾,影響居民的睡眠,出行等一些日常。
2城市規劃施工中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2.1人與環境協調發展
在健康城市規劃理論框架的構建中,人與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促進健康城市發展的重要方面,并且人和環境也會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對于環境的變化,不論是社會環境,還是是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都會對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維想法產生一定的影響,造成人們行為方式的改變,可能對健康城市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利影響。從人的變化角度而言,人的行為或者想法發生任何的變化,都會直接對環境造成影響,若出現不利影響,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使整個城市生態系統發生變化。
總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人與環境的發展要保持相互協調的狀態,但當二者的發展不協調或者發展方向不一致時,可能會造成整個健康城市系統紊亂。人的狀態與環境的狀態無法達到一致,人和環境的發展都會受到制約,并且會降低城市工作的效率,使健康城市規劃的進程減慢,對其他公共事業也會造成影響,甚至形成惡性循環,影響社會的和諧發展。
2.2多維度開展健康城市規劃
由于健康城市規劃包括了很多內容,比如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經濟發展情況等,而健康城市系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其中又包含了許多動態系統分支,這些分支的變化規律也是復雜多變的,并且每個動態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也有很多其他因素的介入,單一地從某個角度對系統進行改善,效果可能不是很顯著。因此,在開展健康城市規劃時,最好是從多維度開展,比如在治理水質的同時展開對大氣質量的治理。從多維度開展健康城市規劃,可以提高健康城市規劃的效率與質量,可以快速準確地發現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影響,從而能夠避免不利影響,以防子系統之間相互交叉,造成健康城市規劃效果不理想。多維度開展健康城市規劃還可以利用子系統相互促進的作用,提高健康城市規劃的發展速度與質量。
2.3開敞空間推進連接與綠色環道系統建設
在推進連接城市開敞空間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本地區的未來發展方向,并且試點實施開敞綠帶連接方案,加強環境疏導以及溝通,不斷提高城市環境系統的自凈能力,對生態空間進行修復。對于富含水域的城市而言,應當保護好水體的生態系統,有效恢復水系的流通性,確保全面恢復水網系統,持續改善城市水環境,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宜居的城市生態環境,同時,這也是健康城市規劃建設的根本要求。以蘇州為例,在綠色環道系統建設實踐中,應當基于當地特點以及地質條件等,基于地區的豐富河道水網和良好的綠化環帶等,建立層次分明的綠化空間。同時,還應當因地制宜,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手段來結合城市發展建設要求,實現城市建設與綠地、園林以及公共空間的有機連接,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生態調節功能鮮明的活動區。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還應當建立配套的綠色基礎設施和系統,突出綠色理念在生態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作用與地位,并且將生態自然有效地引入到健康城市規劃建設之中,從而使生態系統與城市交通網之間有效地組合起來,對降噪、透水、降溫路面以及雨水花園等綠色設施進行優化建設,而且還要兼顧生態發展以及修復,扶持城市綠色產業,提升城市綠色生態環境品質。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城市規劃過程中所出現的環境問題進行深入解,對于如何整治城市環境污染提供了有效措施。城市中的環境作為人們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需要提高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特別是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預防工資,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整合、利用自然資源,保障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華東.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環境保護探討[J].智能城市,2017,3(09):43~45.
[2] ?陳振濤.淺析城市規劃建設中的環境保護[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03):35~36.
[3] ?王曉輝.淺析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5):153.
[4] ?吳曉智,吳清香.城市規劃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有效實施[J].現代園藝,2014(16):172.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52319900829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