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論是科技還是文化方面,都在世界范圍內有了一定聲望。隨著國際地位的提升,各大企業都有了新的動力和支持。尤其是受到電子商務時代的環境影響,大大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有了跨時代的轉變,加上互聯網購物的狂熱,都紛紛證明電子商務已經走進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范圍甚廣。其中最直接涉及到的產業便是物流企業,現代化企業的運用都離不開物流運輸。在各大物流企業當中,物流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能否順利的開展物流管理中的各項環節,都需要電子商務環境的支持。現階段,各個企業的物流管理工作都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而且涉及到了很多不同學科知識的工作內容。這對相關管理工作人員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要求,除了具備專業的工作技能,還要求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必須滿足當下物流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以,筆者主要圍繞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創新為主題來展開分析,詳細的介紹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體系,存在的各種管理形式以及管理體系,并對當前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創新的可行性對策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電子商務環境;物流管理;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F713.36;F25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09-0020-02
一、引言
現代化的物流企業,迅速擴大市場,為我國的市場經濟帶來了活力,但是也伴隨著不少問題。物流發展與電子商務發展的步伐開始出現差距。造成了物流盲目跟隨電商的局面。這一局面引來眾多消費者的不滿,紛紛進行投訴。尤其是偏遠的地方,物流服務現狀較差。這都給電子商務企業和物流企業帶來了很不好的負面影響。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體系的特征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體系,有著非常復雜的特征,下面我們對比較主要的幾點進行闡述。
1.組織結構扁平化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物流管理體系總體呈現扁平化的結構特點。現階段的物流管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所以很多企業都在不斷優化和完善工作中采用的信息控制系統。希望通過實現組織結構扁平化特點,為物流企業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石。另外,通過物流體系的結構,能夠清晰的反映出電子商務環境對物流管理的影響程度。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物流企業必須積極進行體制改革,編制精英團隊,更新傳統部門的工作方法,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新趨勢。物流企業的每個部門都應該有專業的管理系統,根據廣大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的管控能力,循序漸進的進行科學管理工作。
2.信息化特點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體系具有信息化的特點。當前物流系統的運作非常多樣化,不論是產品的生產過程,消費市場,以及實際的流通等都是物流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正是因為這樣,物流系統的復雜性和系統性特征明顯,這就要求物流系統充分發揮信息化的作用以及價值,服務于整個供應鏈的各個物流階段并將信息進行整合分類。信息系統不僅操作簡單,功能也十分強大。就好比人類的大腦,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所以我們一般將信息系統稱為物流管理體系的神經系統。在現代化的市場經濟面前,物流管理人員想要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必須順應科技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對物流管理的形式和運作進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3.柔性化特點
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體系具有柔性化的特點。想要在當前電商時代背景下獲得更加廣闊,更加長遠的發展空間和實力,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需求,才是保證企業立于市場競爭不敗之地的根本。對于傳統的物流管理模式要及時進行創新和改革。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目標,物流管理的柔性化管理手段,可以在廣大客戶的實際需求當中靈活選擇配送的手段,最大限度的縮短配送時間,合理運用信息網絡以及快捷的配送方式。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的管理形式分析
在當前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的物流管理形式比較多樣,我們常見的主要有三種管理形式:自建物流管理形式、契約物流管理形式以及物流聯盟管理形式。我們分別對著三種管理形式進行了簡要分析。
1.自建物流管理形式
自建物流管理體系,也就是說電子商務企業自身建立的物流體系,不需要通過其他的物流公司進行配送,實現了配貨-送貨-銷售一體的獨立運作模式。這種物流形式規模比較大,且競爭實力比較強的大型物流企業中比較常用。可以說有著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對自建物流體系的合理應用,可以很大程度的改變傳統以來有弊端的工作模式,在重視客戶需求的背景之下,逐漸形成科學的管理模式,對配送網點的建立和設置,對倉庫中心人性化科學化的設置,很多自建物流體系的電商企業都已經實現就近發貨,大幅度提升了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廣大客戶朋友提供有力條件。這些都體現出自建物流的優勢。但是由于這種模式本身的局限性,要求這頁的物流企業要具有雄厚的社會競爭實力,能夠在全國范圍內設置連鎖分銷渠道以及專業的零售網絡點,比如唯品會,蘇寧電器,京東平臺等這種大型的銷售平臺采用的都是這種自建物流模式。
2.契約物流管理形式
在我們國內,這種契約物流管理形式應用范圍是最廣的,業務量也是最多的。一般來說,采用契約物流管理形式的電子商務企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特殊性。也就是說,電子商務企業在物流配送的過程中屬于第三方供貨者,不直接參與交易活動。物流企業則盡可能的為電商企業提供全面化,多樣化的物流支持和服務。另外,采用契約物流的企業,需要有完善的技術作為支持,并具有相對完善的配送體系,才能充分發揮契約物流的作用和實際價值。
3.物流聯盟管理形式
還有一種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主要物流管理形式,我們稱之為物流聯盟形式。物流聯盟形式可以直接與電商企業對接,這對實現資源整合以及提升管理服務來說,都有著比較大的優勢。不論是在信息采集或是第三方的物流配送方面,都可以在最有效的時間內進行對接,這種形式對整個物流供應鏈的全面統籌管理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創新的對策分析
1.積極發揮出我國政府的職能作用
政府對市場經濟的發展有著指導作用,同樣的,在當前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工作的創新改革,也離不開政府的輔助和支持。作為政府內部領導層,要及時發揮職能,立足于市場上,根據電商進步的具體情況主動研究物流行業的現狀,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改革完善,建立科學的物流體系。另外,出臺各種相關政策推動物流行業的發展,制定相關的法律條例和標準,對于擾亂市場破壞物流體系的不法商家和企業予以制裁。
2.建立完善的責任制度
對于整個物流管理的運行,要實行責任制度。將責任人和權力人區分開。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個人或者某個部門。除此之外,信息資源標準對物流管理工作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政府部門要積極制定信息資源的相關標準,結合當前的物流管理現狀,以此為出發點,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有針對性的對信息進行采集和處理。成立專門的小組對配送體系進行完善,建立良好的監督機制,從根本上提高物流管理創新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3.重視和加強物流中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在物流管理當中是一個占比分量較重的部分,對物流管理的創新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傳統的物資基本概念,都是在物流技術的發展背景下,將產品直接由生產方向消費人群流通。但是這個過程需要大量基礎設施的支持作為前提,還要依托現代化的計算機軟件技術。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科技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盛況,這也使電子商務領域取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天地。這對物流技術領域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機遇。不論是質量還是速度方面對物流技術的要求都邁上了新的臺階。所以物流企業想要在強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驕人成績,就必須積極創新和完善物流管理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與現階段高新技術產品的多樣化特點相適應。所以作為管理人員,應該不斷增加對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擴大企業的整體規模,以提升自身的運輸能力為根本,不斷延伸物流場地。為物流運輸和管理工作提供堅實的力量。另外,作為電商企業一定要吸取經驗,向國際化的先進理念學習,以實現智能化的物流建設水平為目的,不斷提升電商物流的整體水平。
4.提升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整體素質
不論是物流企業還是電商企業,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精英團隊,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務。物流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應該加強與高校之間的聯系和溝通,與高校的課程相結合,組織一些社會活動來進行人才選拔,同時還可以接受新興的思想和創意。這對學校的學生來說,不僅可以正確認識物流管理的相關知識要點,積累實踐經驗。對企業的員工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機會。工作人員有了更多的交流空間和機會。另外物流企業還可以和科研單位進行合作溝通。為單位內部的員工提供學習的平臺,最后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過程當中。
五、物流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
隨著電商平臺的擴大,物流管理工作也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離不來網絡,信息,智能化等字眼。同樣的,物流管理工作也越來越明顯的向智能化趨勢發展。個別電商已經積極采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實現物流的配送。比如京東部分地區提出的機器配送模式。當然距離實現全面智能化物流管理還存在著很大差距,這就需要政府和廣大社會力量的支持。加大科研的投入,不斷帶領物流企業朝向全面智能化的發展方向邁進。
六、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充分了解了電子商務環境下,對物流管理工作進行創新和優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電子商務的運用離不開物流管理的支持。只有做好物流管理工作,才能實現各大商品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與廣大消費者之間展開物流產品的交易活動。所以,物流企業要不斷改革、優化和創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積極響應政府提出的各項指標,重視物流場地基礎設施的建設。不斷完善物流服務體系,提升內部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樹立長遠穩定的智能化發展目標,為實現電商和物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劉晶璟.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5):34~38.
[2]魏凱.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課證賽融合”的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智能城市,2016,(12).
[3]劉長石,黃福華.智慧物流時代我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12):131~132.
[4]周媚.智慧物流背景下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析[J].消費導刊,2018,(24):103~103.
[5]袁世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崗位群與通用職業能力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5,(24).
作者簡介:武超,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