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索華 劉應剛

【摘 要】目的:分析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討其臨床使用價值。方法:以隨機采樣的方式,從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抑郁癥患者中,擇取90例資料完備的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選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中包含45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的藥物治療與心理健康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干預。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抑郁狀況、生活質量等指標進行評估和對比分析。結果:在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抑郁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抑郁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改善,組內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抑郁癥患者治療時,輔以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干預,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況,優化其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加以推廣。
【關鍵詞】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抑郁癥;生活質量;抑郁評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49.42【文獻識別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27-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game nursing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value.Methods: from th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90 cases with complete data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by random sampling.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selection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containing 4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drug treatment and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game nursing program intervention.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 depression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fter the intervention, both the depression sco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mproved,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patients, accompanied by group psychological game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pression of patients,optimize their quality of life,has a high value of application,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group psychological game nursing program; Depression; Quality of life; Depression score; Application value
引 言
在當前社會生產與生活形式不斷轉變的狀況下,人們所面臨的生理和心理壓力增加。在負面情緒得不到正確的紓解時,就可能會誘發心理疾病。抑郁癥作為臨床相對典型的一種心理疾病,其具有持久且明顯的心境低落的現象,臨床又將其稱為抑郁障礙[1]。目前,這種疾病的數量逐年上升,且自殺率高達15%。因此,在臨床對于該種疾病的治療較為重視,以期望能夠保證家庭的幸福與社會的穩定。我院在臨床工作中,對患者給予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進行輔助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隨機采樣的方式,從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抑郁癥患者中,擇取90例資料完備的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選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中包含45例。
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最大的54歲,年齡最小的19歲,平均年齡為(28.34±2.31)歲;
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最大的55歲,年齡最小的20歲,平均年齡為(28.19±2.43)歲。
納入標準:經過臨床檢查,確診為抑郁癥;患者無其他嚴重的軀體缺失與疾病;無其他精神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藥物治療與心理健康干預。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團體心理游戲護理干預。多在患者入院2周,且經過常規治療和護理后采取該種護理方案。以團體小組的形式進行,每次人數控制在10~20,持續2h,每周2次,連續使用20次即可。主要開展內容為:(1)熱身階段。在確定好參與團體心理游戲的人數后,要對其進行信息介紹,從而使得團體人員能夠認識并且熟悉彼此,避免陌生感對其帶來的負面影響。(2)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向患者介紹團體心理游戲的實施原則、目的以及分組方式等內容,從而讓患者最大程度地了解該種干預措施開展的必要性,使之能夠從心理上接受該種干預方式的開展,并且積極配合。(3)實施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以場景模擬的形式,讓患者與患者盡可能加強合作與交流。同時,設計一些合理的挑戰項目,使得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得以調動,且有成就感。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能夠使得其心態得以調整,負面情緒能夠得以發泄。(4)總結階段。在整個階段,需要讓患者就自己的游戲體驗進行總結,并且能夠以演講的形式表達出來。一方面使得其人際交往能力得以恢復;一方面使得其得到合理的宣泄,并且能夠從體會中發現自我,正確對待自己的人格缺陷,糾正價值觀。
1.3 評價指標
采取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2]來對患者的抑郁狀況進行評估,分值越高,狀況越差。同時,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3],從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和心理功能四個方面進行,每個項目總分100,分值越高,狀況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干預前,兩組患者的抑郁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干預后,兩組患者的抑郁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所改善,組內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改善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下表。
3 討論
抑郁癥作為臨床相對多發的一種心理疾病,其會使得患者在長期間內處于情緒低落的狀況,難以正確的面對角色轉變與人際沖突,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現自我否定的現象,進而導致自殺的出現[4]。而在當前,我國社會環境較為復雜,個體所需要面對的問題相對較多,負性生活事件居多,如果抑郁癥患者難以正確的應對,將會導致較為嚴重的后果[5]。而該種心理疾病在臨床上缺乏特效治療方案,只能通過長期服用抗抑郁藥物和心理治療來進行控制和改善,療效甚微[6]。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心理認知干預。其將患者引入到團體之中,以游戲的方式,讓其放松和發泄,且適當的設置挑戰, 讓患者能夠不斷的肯定自我,提高對生活的積極性[7-8]。當然,其中設計的游戲與挑戰,都是通過心理醫生和護理人員的評估,確定無風險且有效后,方可開展。且醫院本身也具有該種物質條件,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開展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和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采取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從治療結果上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抑郁評分與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該次研究結果與吳羽玲等人[9]的研究結論一致,即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在抑郁癥治療中,具有實施可能和較高的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在抑郁癥患者治療時,輔以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干預,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況,優化其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加以
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紅源,韋文婕,郭萍.心理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作用[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24):76.
[2] 楊叢飛.綜合護理聯合心理認知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心理波動的影響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24):97.
[3] 康小英.健康指導及心理護理對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6):5279-5280.
[4] 潘劍.心理認知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9,36(06):661-662.
[5] 何娟娟,徐珺杰,王皓月,周蕾,陸薇,徐玲麗.心理劇對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及康復效果的應用研究[J].智慧健康,2019,5(34):185-186.
[6] 向美玲,林涌超,鄒曄峰.系統心理護理干預對門診抑郁癥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3):93-94.
[7] 馮玉勤.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21):3357-3359.
[8] 陳美玲.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負面情緒及自我接納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1):90-92.
[9] 吳羽玲.團體心理游戲護理方案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29):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