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心靈
【摘 要】目的:分析對于子宮切除術患者聯合運用穴位按摩與艾灸對于緩解其術后腹脹的臨床效果。方法: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同期觀察組則在該基礎上聯合運用穴位按摩與艾灸進行護理。結果:觀察組術后2h、12h、24h的腹脹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P<0.05;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腸蠕動復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P<0.05。結論:通過對子宮切除術患者聯合運用穴位按摩與艾灸護理,可有效降低其術后腹脹發生率并促進胃腸功能的早期恢復。
【關鍵詞】子宮切除術;腹脹;穴位按摩;艾灸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085-01
子宮切除術屬于比較常見的婦科手術,在子宮良惡性腫瘤子宮腺肌病以及輸卵管惡性腫瘤和子宮破裂等患者治療中均具有廣泛應用[1]。由于術后胃腸蠕動受到抑制,患者易產生腹脹情況,對于患者術后的機體功能恢復以及生活質量等均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通過科學的護理干預來預防和改善患者術后腹脹情況至關重要。穴位按摩以及艾灸均屬于中醫經典的治療技術,近年來在臨床護理中也具有廣泛應用[2]。以下將著重探究對于子宮切除術患者通過聯合開展穴位按摩和艾灸對于改善其術后腹脹情況的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對2018年1月~2020年1月子宮切除術后患者70例進行研究,依據護理差異分組,即觀察組:35例,年齡34~75歲,均值為(49.5±0.3)歲。對照組:35例,年齡35~73歲,均值為(48.6±0.5)歲。2組臨床資料對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常規護理,即術后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依據其情況及早拔除導尿管,鼓勵患者及早進行離床活動,并加強術后飲食指導等;同期觀察組則在該基礎上聯合運用穴位按摩與艾灸進行護理,措施如下:(1)穴位按摩:穴取內關、足三里以及上巨虛等穴,患者按摩前保持舒適體位。首次可于術后6小時針對雙側內關穴、上巨虛穴以及足三里穴實施穴位按摩,首先以拇指指腹進行穴位按壓保持由輕到重,并逐步提升刺激量,以患者可感覺到局部酸麻脹感為宜。同時在按摩期間保持力度的適中和均勻,并詢問患者感受,對于患者的不適感應及時改變按摩力度與調整按摩手法。分別于術后6小時、12小時以及之后的每日分別與上下午進行2次按摩,各個穴位按摩時間約五分鐘左右;(2)艾灸:患者按摩結束后需休息10分鐘,再以艾條對以上6穴位進行艾灸,選擇溫和懸灸法,首先將艾條一端進行點燃,護士左手食指與中指置于患者穴位雙側,同時右手持艾條對準相應穴位,并與皮膚保持約1~2距離實施溫和灸,期間以患者能夠感覺局部出現溫熱感為宜,避免灼傷患者。各個穴位艾灸時間約8~10分鐘,以患者皮膚局部出現潮濕感與紅暈現象為宜。
1.3評價標準
(1)統計2組術后2h、12h以及24h的腹脹發生情況;(2)對比2組子宮切除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以及腸蠕動的復常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涉及數據以SPSS19.0分析,數據標準差以(-x±s)描述,組間數據t、χ2檢驗,P<0.05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術后腹脹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術后不同時間點的腹脹發生率情況如下:2h為17.14%(6/35)、12h為11.43%(4/35)、24h為2.86%(1/35);同期對照組:2h為48.57%(17/35)、12h為28.57%(10/35)、24h為17.14%(6/35)。觀察組術后各時間點的腹脹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P<0.05。
2.2術后腸功能恢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為(22.62±3.19)h、腸蠕動復常時間為(18.06±2.05)h;同期對照組分別為首次排氣(31.62±5.29)h、腸蠕動復常(25.28±4.06)h。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且P<0.05。
3 討論
中醫理論則認為,手術操作產生的創傷以及麻醉藥物應用均會對患者臟腑氣血陰陽產生影響和損傷,進一步對臟腑氣機形成不利影響,從而造成氣機的運化失常,在治療和護理中須堅持理氣通腑的基本原則[3]。穴位按摩通過手法作用于患者相應穴位產生局部刺激,從而發揮疏通經絡以及提升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可幫助調節患者術后臟腑功能,利于促進腸蠕動的恢復。在此基礎上,通過艾灸則可發揮疏通經絡以及調理臟腑機能等作用。艾葉當中富含膽堿可促使神經恢復,有利于改善腸道蠕動并幫助清除術后腸內積滯,從而達到氣血通暢以及腸道通利的護理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術后腹脹情況。本次對比結果提示,觀察組術后腹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并且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以及腸蠕動復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表明,運用穴位按摩和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宮切除術后患者的腹脹情況。
綜上所述,通過對子宮切除術患者聯合運用穴位按摩與艾灸護理,可有效降低其術后腹脹發生率并促進胃腸功能的早期恢復。
參考文獻
[1] 詹麗麗.穴位按摩和艾灸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11):290-293.
[2] 李娜,陳飛娟,左翠.艾灸聯合穴位按摩對乳腺癌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6):111-113.
[3] 馬慧,孫家莉,張潔,周璐.艾灸聯合穴位按摩對宮腔鏡術后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