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愛華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星星,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十分具有美感,是初中階段語文知識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課改的導向下,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方式,更好地去落實古詩詞教學工作。本文首先強調了初中階段教師重視古詩詞教學的意義,然后分析了古詩詞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旨在為廣大一線初中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策略
就近些年趨勢來看,初中語文課本中古詩詞的占比愈發提高,這反應了初中語文知識體系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越來越強。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古詩詞中有很多優秀的篇章,其中凝結了古代文學家們的思想精華、理想抱負以及情感流露。這對學生而言,除了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語言技法,還能啟迪智慧、塑造三觀、養成審美,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學生們對知識渴求點的改變,教師們一定要積極尋求新的教學路徑,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初中階段學習古詩詞的意義
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中,需要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更加深層次的學習,這對學生們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語文學科有著很強的人文性,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腹有詩書氣自華”說得就是這個意思,學好古詩詞對學生的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第二,有助于學生三觀的完善。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飛速發展,優秀的文學作品對他們的影響往往是深遠持久的。古詩詞中往往包含著歷代前賢的崇高的理想與堅韌的志向,這些對學生三觀的樹立都十分有益。第三,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文學審美。古典詩詞在表達方式上有著精煉、含蓄之美,或是引經據典或是對仗排比,或是有著粗獷之風或是意境幽美。學生學好古詩詞后,在文字輸出上會更有美感,在品讀文學作品時,也更容易甄別優劣。
二、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層面的問題
現在一些教師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是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一味地只注重成績,在古詩詞教學中只要求學生默寫背誦,賞析題套模板,根本不關注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學的內容,而是只看能不能得分。這就注定了教師的授課內容單薄,講課方式固定乏味,很少愿意深度拓展。教師對學生的考核也不夠立體,僅僅是停留在背誦、默寫與翻譯上,很少去了解學生是否能夠體會詩中的意境與情感,是夠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進行運用。
(二)學生層面的問題
學生們在對待古詩詞的態度上也有問題,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們也會通過網絡來獲取一些信息,這些快餐化的文化,讓很多學生變得浮躁,很難靜下心來學習古典詩詞中的技法,更別說體會到其中的美。很多學生認為古詩詞是“大詩人”創作出來的,距離自己太遙遠,對古詩詞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進而在學習的時候也僅僅是淺嘗輒止,很少用心去深入挖掘。
三、對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創新方向
(一)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效率的重要渠道。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不要讓學生覺得學習古詩詞就是不停的背誦與默寫。例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可以讓學生想象蘇軾與弟弟重逢的畫面,并鼓勵學生們分角色扮演,挑出表現最好的一組進行獎勵。讓學生們在高度的課堂參與度中,燃起學習的興趣。在課下的時候,要多舉辦一些與詩詞相關的活動,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可以開展“詩詞大賽”之類的活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二)順應課堂教學潮流,打造信息化課堂
很多古詩詞都有著優美的意境,如果只靠語言和想象,學生的體會很難深刻。教師要積極利用多媒體設備,打造信息化課堂。在課前多下功夫,制作課件,收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頻、視頻。例如,在學習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時,教師可以找一些意境相仿的視頻或者圖片輔助講解,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微課的合理運用,也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古詩詞。
(三)制定合理教學計劃,尊重學生個性化差異
教師往往是大班教學,一個人面對幾十個學生,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些學生的差異,以及學生對于古詩詞熱愛程度的的差異。對于喜歡古詩詞的學生,一定要加強引導,拋出更多具有難度的問題,讓他們去解決去挑戰。對古詩詞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一定要以鼓勵為主,保證他們掌握基礎知識,不要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一些性格開朗的同學,要努力為他們創造表現的平臺,可以在課下舉辦“古詩詞朗誦比賽”活動,讓他們積極的表現自己。對于一些相對內向的同學,可以鼓勵他們多去寫作,將古典詩詞中的技法運用到寫作當中,提升文采。這樣個性化的制定教學計劃,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做到因材施教。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效果,絕非讀幾首詩、寫幾篇文章就能做到,它離不開積累與沉淀,因此,教育者要尋求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重視對古詩詞的學習,打通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知識屏障,本著既“教書”又“育人”的態度去培養每一個學生。
參考文獻:
[1]朱海洋.淺談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J].華章,2013(16).
[2]陳湖喜.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的高效教學研究[[J].新課程(中),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