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巧霞 王云 司軍英 焦書紅 曹欣
【摘 ?要】目的:分析中醫藥綜合干預對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妊娠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試驗組加用中醫藥綜合干預,對照組傳統干預措施,比較兩組妊娠情況、復發率、雌激素水平等指標差異。結果:實驗組妊娠成功率96.15%,復發率3.84%,對比組妊娠成功率82.05%,復發率14.10%,兩組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雌激素水平差異明顯(P<0.05)。結論: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通過中醫藥綜合干預治療模式,能夠明確降低患者的妊娠風險,改善妊娠狀態,促進胎兒發育健康,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中醫藥綜合干預;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手術
【中圖分類號】R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079-01
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由于存在雌激素水平異常情況導致患者子宮內膜息肉發病,針對患者息肉進行有效治療后,無法完全保證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得到有效恢復,此時患者不孕癥治療效果相對較差,無法保障患者妊娠成功率,患者出現流產等不良結局的發病率較高。子宮內膜息肉患者通過宮腔鏡手術治療效果較高,能夠盡量避免對患者的健康子宮內膜造成嚴重損傷,患者術后成功妊娠幾率更高。本文對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綜合干預,觀察患者的妊娠狀態,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12月156例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隨機分實驗組、對比組,78例/組。實驗組年齡23~43歲,平均年齡(36.61±6.39)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5.16±1.84)年。對比組年齡24~44歲,平均年齡(37.64±6.36)歲,病程2~8年,平均病程(6.27±1.73)年。患者均存在子宮內膜宮腔鏡手術病史,排除患者先兆流產、妊娠期合并癥,凝血功能障礙等情況,排除患者意識不清醒無法配合治療情況,患者均自愿參與實驗且未見資料不全發生,兩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試驗組加用中醫藥綜合干預,對照組傳統干預措施,兩組均治療3周,并在治療完成后隨訪3個月。
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常規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前準備,并進行麻醉治療,對患者進行膨宮處理,并利用宮腔鏡觀察患者息肉情況,沿息肉位置邊緣對息肉進行切除,確保息肉根蒂得到有效清除,同時避免切割過深影響內膜健康,術后利用左氧氟沙星、康婦炎膠囊等藥物進行術后治療,同時術后口服氧孕烯炔雌醇片。
中醫藥綜合干預:對患者開展口服中藥治療,方劑包括當歸、川穹、桃仁、干姜、炙甘草等藥物,同時針對患者辯證情況加減,藥物選擇蒲黃、益母草、桂枝、延胡索、五靈脂等藥物。
1.3 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妊娠成功率=成功妊娠例數/總數*100%。對比兩組復發率=復發例數/總數*100%。對比兩組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雌激素水平指標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均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雌激素水平,均數±標準差(
±s),t檢驗,計數資料:妊娠成功率、復發率,率(%),X2檢驗,P<0.0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可通過宮腔鏡觀察到子宮內膜存在腫物,突出于子宮內膜外部十分明顯,子宮內膜息肉多存在子宮內膜邊緣、輸卵管結合處,導致患者的子宮內膜不斷增厚,最終出現嚴重的炎性息肉,同時影響患者的輸卵管通暢程度,致使患者出現不孕癥狀[1]。隨著我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的臨床發病率逐年增加,隨之導致我國不孕癥女性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傳統藥物治療會增加患者治療時間,對迫切需要妊娠的女性患者效果較差,刮宮手術雖然能夠加快治療進程,但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可控性較差。宮腔鏡作為內鏡手術治療技術,在子宮內膜息肉的切除手術當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對患者開展子宮內膜息肉宮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顯著,但患者的術后妊娠效果較差[2]。
中醫藥綜合干預是借助中醫理論對患者開展妊娠治療的關鍵手段,中醫藥能夠明確改善患者體質,促進患者手術損傷的康復與進展,對盡快幫助患者改善子宮內膜健康,促進妊娠成功率有顯著的作用。本文對所選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開展宮腔鏡手術治療基礎上,對其進行中醫藥綜合干預,利用口服中藥方劑方式進行治療,觀察到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顯著提高,患者的復發率下降,子宮內膜厚度得到有效回復,雌激素水平改善。上述指標均表明,宮腔鏡術后,對子宮內膜息肉不孕癥患者開展中藥治療,能夠明確改善患者的妊娠狀態,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左海紅.中醫藥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
[2] 劇洽.宮腔鏡治療子宮內膜息肉的療效及對患者妊娠狀態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