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靜娟
【摘 ?要】目的:探討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肺栓塞或合并肺栓塞高危患者護理中的開展價值。方法:選取肺栓塞及其高危患者62例,均為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組,就應用常規護理模式(對照組,n=31)與應用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干預(觀察組,n=31)的臨床護理效果以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實施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情況低于對照組,各項指標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在對肺栓塞及其高危患者進行護理時,重視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的應用,可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應,開展價值突出。
【關鍵詞】肺栓塞患者;預見性護理;優質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31-01
肺栓塞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肺血管疾病,是由于肺動脈及其分支中進入了各種拴住,從而對肺組織的血液供應產生阻斷作用而導致的病癥[1]。本次研究對相關病例進行選取,就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肺栓塞或合并肺栓塞高危患者護理中的價值展開探討,現總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肺栓塞及其高危患者62例,均為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采用數字表抽取法隨機分組。觀察組31例中,男患16例,女患15例,年齡介于21-85之間,平均(48.43±4.97)歲;對照組31例中,男患17例,女患14例,年齡介于22-84歲之間,平均(47.39±3.94)歲。組間基線資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所收治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行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預見性護理:①分析患者高危因素:檢查患者的病史,鑒定患者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大于40歲、長期吸煙、體型肥胖、有創傷以及手術史、惡性腫瘤以及靜脈曲張等現象;②開展健康宣教:對一些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于吸煙及肥胖因素,應當戒煙并進行適當運動;向患者介紹肺栓塞的發病原因、主要臨床癥狀等相關情況,囑咐患者若有類似異常情況及時向醫護人員反應;(2)優質護理:①急救護理:若患者出現肺栓塞相關癥狀時,如呼吸急促、出汗、煩躁等現象,應及時告知醫生并對患者實施急救護理,輔助患者呈平臥狀態,對患者行鼻導管或高濃度氧氣吸入,持續觀察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②基礎護理:注意對患者所處環境的護理,確保環境安靜以及空氣流通,并疏解患者焦慮不安的情緒,為了預防拴住脫落,應囑咐患者臥床休息,禁止活動,并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以免用力過度。臥床時長一般為肺栓塞活動期間內以及溶栓治療期間內2周以內的時間。
1.3 統計學方法
在SPSS22.0中錄入本次研究數據,組間計數資料不良反應情況應用(%)予以表示,通過卡方檢驗對統計結果獲取;組間臨床護理效果采用(
±s)予以表示,通過t檢驗對統計結果獲取,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2.2 組間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3. 討論
肺栓塞具有發病急、病情重、預后差的特點,所以應當盡早預防并在發現的早期進行治療,這對患者來說有重要的意義[2]。由于該病的危險因素以及發病原因較為明確,所以采取預見性護理模式可以減少發病概率,改善預后效果,因此對醫護人員提出了較高的標準與要求[2]。護理人員應當清除疾病的發病特點與臨床癥狀,并熟知相應的治療方案,對患者的病情應嚴密觀察,并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講工作,提高患者自我防護意識。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可充分認識疾病的危險因素、誘因以及癥狀的治療,可提高并確保肺栓塞及高危患者臨床護理質量。
綜上,臨床在對肺栓塞及高危患者行臨床護理的過程中,重視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干預工作的開展,可提高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現象。開展價值突出。
參考文獻
[1] 張春秀.針對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在肺栓塞或有肺栓塞高危因素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家庭醫藥,2018,(11):231.
[2] 黃秀芹,董環,單秀云,等.預見性護理聯合優質護理在肺栓塞或有肺栓塞高危因素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28(1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