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的快速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口流入城市,城市的邊界也在不斷擴大,但同時也產生了交通、環境、能源等一系列問題,對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阻礙。城市軌道交通因其強大的運輸能力,高速、準時、安全等特點,在解決“大城市病”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對城市的經濟發展、產業結構也有著巨大潛在影響。因此隨著我國各地區經濟的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越來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視,相關投資也在迅速增長。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在我國的大規模發展,對城市軌道交通的研究也就更加具有現實和理論意義。本文也將從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特點出發,對城市軌道交通的經濟效應進行分析。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經濟發展
1.城市軌道交通相關概述
1.1 定義
根據我國2007年發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分類標準》,城市城市軌道交通為采用軌道結構進行承重和導向的車輛運輸系統,依據城市交通總體規劃的要求,設置全封閉或部分封閉的專用軌道線路,以列車或單車形式,運送相當規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具體包括:地鐵系統、輕軌系統、單軌系統、有軌電車、磁浮系統、自動導向軌道系統、市域快速軌道系統。
1.2 特點
城市軌道交通由于運行在專門的軌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的干擾,同時由于其建設時所采用的各項先進技術,使得其具有大運力、速達性、安全準時、全天候、低能耗、乘坐舒適等一系列特點,相比于其他公共交通,具有巨大優勢。
2.城市軌道交通的屬性分析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重要一環,具有極其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規模較大,并且已經擁有比較完善的軌道交通網絡的城市而言。下面我們也將就城市軌道交通的社會和經濟屬性進行一定分析,以更好理解其對城市經濟的影響。
2.1 城市軌道交通的社會屬性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具有積極的正外部性作用,以及公益性的特點。同時,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屬于資本密集型投資,其投資往往數額巨大,每公里的修建費用甚至都要上億元,而且往往需要穿過城市的經濟中心等核心區域,以及人口聚集的地區,因此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將會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不僅會對沿線的居民帶來直接影響,也將會對城市的統籌規劃能力提出挑戰。因此,往往由政府引領各方力量進行規劃建設,單獨的企業難以承受。建設完成后,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向市民提供出行服務,提高市民的福利水平。這也就使得城市軌道交通具有準公益性、公有性等特點。
2.2 城市軌道交通的經濟屬性
城市軌道交通本身的特點使得其具有極為強烈的正外部性,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將會對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城市自身的方方面面帶來影響。首先其資本密集的特性將會帶來巨額投資,與之相關的上下游關聯產業也會因此獲得新的機遇。同時軌道交通的運營也會使得城市各區域的聯系加深。軌道交通沿線區域也將會形成新的商業聚集區,甚至有可能催化出嶄新的商業形態。交通的便捷也將會對沿線的土地價值帶來積極影響。這些影響將會對居民的生活、商業的繁榮、經濟的發展等起到正向作用,同時又可以吸引人口、勞動力、資本等進一步匯聚。當城市軌道交通具有一定規模,形成網絡化運營后,其作為城市骨干交通運輸網絡的作用將會進一步體現。
3.城市軌道交通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分析
對于城市而言,不管是單純的經濟規模的發展,還是追求高質量的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隨著我國經濟體量的增大,我國各個主要城市的經濟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政府也有能力去發展城市的軌道交通系統。此時的現實問題,如上文提到的交通、人口、環境等也迫使各個城市不得不去面對城市的公共交通短板。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也在這樣的環境下迅猛發展了起來。城市軌道交通也越來越受到主流經濟學家的關注,相關研究也逐漸多了起來。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經濟發展的作用也有了較多論述。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一定分析:
3.1 產生新的資源
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可以為城市產生新的資源,具體又可分為兩類。第一種是城市軌道交通修建給城市帶來的軟實力層面的提升,比如地鐵城市等。這可以在市場的競爭中為城市帶來新的投資以及發展機會,對于一定區域的企業也可以為其帶來一定競爭優勢。有形資源,則指的是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對城市土地資源、商業貿易等帶來的改善,軌道交通的修建可以提升可達性,引起人口的集聚,改善資源的流通,從而形成行的商業貿易生態,同時對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有著良好作用。
3.2 優化城市環境
在城市軌道交通的特點部分,我們就提到過城市軌道交通的能耗低。除了能耗低之外,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也將引導居民更多的乘坐軌道交通出行,從而減少私家車的出行比率,這將會對城市環境帶來積極影響。同時,居民利用軌道交通出行的增多,也將會給地面交通帶來更大的空間,從而減少交通擁堵,這也可以間接的減少汽車尾氣的產生。其對城市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可以為城市的綠化帶來更多的提升空間。而且城市軌道交通大部分使用的是二能源,對環境污染的影響程度將會更小。
3.3 改善城市結構
城市軌道交通的修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城市的結構帶來改變:首先,由于我國大部分城市的軌道交通都在地下運行,這便可以給地面交通減少很大壓力,間接的也可以改善交通道路對城市有限土地資源的占用;其次修建于地下的軌道交通可以從地下給城市帶來新的空間資源,這也將會對城市的市政建設有著有利的影響,而且地下空間也可以用來發展商貿,尤其是與軌道交通的站點周邊區域形成行的商貿圈。同時,城市軌道交通通過對城市各區域聯系的加強,還可以對城市各區域的功能劃分帶來改變,從而形成新的中心區域及商圈,對城市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完善和升級。
3.4 強化城市增長極地位
這一部分主要指的是城市軌道交通通過對城市發展所引起的各種有利影響,如資源集中、結構優化等,這往往可以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加速城市的經濟發展,并可以擴散到其他周邊區域,從而形成新的增長點。
4.結束語
我國近幾年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取得了飛速的進展,但相關研究依然有所不足。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城市軌道交通對城市經濟發展的經濟效應明顯,應繼續在合適的城市推動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曉莉,林茂德.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9,12(01):1-6.
【2】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 http://www.camet.org.cn/.
作者簡介:
李鋒(1993—),男,漢族,籍貫:河南安陽,學歷:碩士,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分析與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