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麗麗
摘要:思維導圖將多重思維顯性化。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學習古詩詞,把古詩散雜的知識點以結構圖的方式具象化,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豐富其古詩詞量,挖掘潛能、啟迪心智、涵養內心、提升修養。本文旨在探究在指導小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學習古詩詞中的實踐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古詩詞教學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創建的思維整合的科學方法,又稱心智導圖。它通過圖形符號、文字色彩等建立記憶鏈接,把人們的大腦發散性思維過程具體化在圖上表達出來,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
一、學習古詩詞的意義
疫情期間,日本、中國互贈的防護物資文案分別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以詩達情,溫暖人心,貼切地表達了中日兩國人民共通的情感。“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經典的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傳承的載體,能啟迪心智、涵養內心、提升修養。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掌握高效學習古詩詞的方法,打下扎實的經典詩文“童子功”呢?“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文探究的是如何指導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學習古詩詞的實踐研究。
二、古詩詞的傳統教學方法與“思維導圖”學習法之比較
1.學生主體地位。傳統教學方法是老師布置學習任務,學生死記硬背,課堂上老師講授知識點,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利用“思維導圖”學習古詩,學生以思維導圖為經緯線,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小組交流,頭腦風暴碰撞,課堂展示,課后補充,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2.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方法教法單一,學生對詩詞僅僅是滿足會背誦,會翻譯,對學習詩詞興趣不高。思維導圖用色彩、圖畫等多維度來展現古詩詞,增強效果,挖掘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思維訓練。傳統教學方法機械記憶詩詞,在老師啟發下進行詩詞內容的想象。“思維導圖”運用色彩、圖形符號、文字等相結合形式,發散性思維,增強了記憶力、創造力、想象力。
4.詩詞量。傳統教學只是課堂教授語文教材中詩詞,整個小學階段學期學時長,詩詞量零散。思維導圖方法,可以根據詩詞的不同分類進行歸類拓展,脈絡清晰,詩詞量拓展高效。
三、運用思維導圖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一)利用思維導圖課前預習,把握古詩詞的學習要點
我指導學生以“詩詞內容”及配圖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節點,以“知詩人 知背景——解題意 明詩文——釋詩句 解詩意——析結構 悟詩情”作為思維導圖的主節點,即一級分支,進行發散分支,指導學生對古詩詞自主預習。
1.一級分支一:知詩人 知背景。了解詩人的生平和生活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感悟詩詞內涵。我指導學生查閱詩人的基本信息。如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尊稱“詩仙”;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被尊稱為“詩圣”。在思維導圖中用自己的方式標注。查閱詩人的時代社會背景,了解詩人作這首詩時的際遇故事。例如學習李白的《贈汪倫》一詩,學生們通過了解“十里桃花””的美好故事,加深體悟出詩中李白與汪倫的深厚友情。
2.一級分支二:解題意 明詩文。題目即是古詩的“眼”,通過查閱注釋,解讀古詩題目,獲得詩的題材、時間、人物、主要事件等信息。如: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從題目中的“送”字來判斷這是一首送別詩,“曉出”判斷時間是早晨,“凈慈寺”是地點,“林子方”是作者要送別的人。學生把資料在思維導圖用自己方式標注,生成了思維導圖的二級、三級分支。
3.一級分支三:釋詩句 解詩意。古詩詞用高度凝練的字,表達了十分豐富的內涵,讀者因不同的人生際遇和理解能力,在讀古詩詞時,會有豐富多彩的內心體驗,這正是古詩詞能千古傳誦的魅力所在。我指導學生把句中難理解的字,通過查閱注釋、資料甚至百度,在思維導圖上標注出來。把詩句的字面意思用語言捋順后在思維導圖中標注出來,完成思維導圖的二級和三級分支。
4.一級分支四:析結構 悟詩情。古詩詞的結構體現了詩詞的形式之美,反應了社會內容。賞析結構形式,體會詩人用詩詞表情達意的意圖和作用。古詩詞寥寥數字,往往蘊含很多技法。有的運用比喻、比擬、對比、襯托,有的是前句敘景,后句寓情。比如:《望洞庭》中“潭面無風鏡未磨”“白銀盤里一青螺”,兩個巧妙的比喻,使人讀來饒有意境的趣味美;《獨坐敬亭山》中“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擬人的手法運用得極絕妙,把詩人內心的孤獨表達地淋漓盡致。有的古詩對仗工整,比如杜甫的《絕句》是千古絕對。古詩里“黃鸝、翠柳、白鷺、青山”色彩豐富……我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詩文,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把詩詞內涵、特點由圖像符號、豐富的色彩以更多分支具象化,從而能體悟出詩人借助詩詞所表達的情感。
(二)利用思維導圖課堂點撥,提升學生古詩學習能力
1.利用思維導圖激發興趣提升能力。借助思維導圖扎實的自主預習效果,課堂中在教師引領下,各學習小組交流預習成果,甚至會就某一知識點形成“頭腦風暴”模式。然后跟隨教師的引導,小組合作課堂展示匯報,教師對古詩詞的重要知識點進行引領強化。
學生以思維導圖為工具,經過親身查閱、記錄、思考、講述、匯總、積累的過程,記憶更加深刻,合作能力得到鍛煉,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思維導圖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來加以修飾,增強效果,使學習古詩詞過程更有趣味,體味到古詩詞之美,反過來又增強了學生想象力、創造力、記憶力、理解能力。
2.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古詩詞鑒賞力。在杜牧的《山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遠山、山路、白云、人家、轎子、紅葉,感受詩中描述的和諧統一的秋色美,讀出山里的生活氣息。點撥“晚”字:引導學生把握整首詩詞的內涵,發散思維體會“晚”字的多層涵義,在思維導圖中的分支里呈現出來,最終得出其四種精妙作用。很多古詩詞中都有畫龍點睛運用精妙的字,宋祁的《玉樓春·春景》中“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氣蒸云夢澤”的“蒸”等等,都是可以利于思維導圖,讓學生發散思維換字推敲,體悟其用詞之妙,感悟古詩詞之美。
(三)利用思維導圖課后復習,易于梳理古詩詞知識點
通過課堂學習,課后學生對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正和補充,進一步完善自己對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思維導圖把零散的古詩詞知識點串珠成鏈,脈絡清晰,便于學生復習古詩詞,不遺漏知識要點。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把本學期的古詩詞集中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運用思維導圖擴展古詩詞,豐富學生古詩積累量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共75首古詩詞,學生要用六年的時間進行學習,學時分散,知識缺乏系統性。利用思維導圖就可以很好的解決詩詞量、知識系統性的問題。古詩詞根據音律、內容等不同有不同的分類,開展“教一帶一”的思維導圖自主學習古詩詞方法,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積累量。例如學習《惠崇春江晚景》這首春天的古詩詞后,給出學生以“春天”為思維導圖的中心節點,讓學生擴充“春天”的古詩詞的分支,如《春夜喜雨》 《春日》 《泊船瓜洲》 《詠柳》 《春雪》 《江南春》等。同樣,以田園詩、戰爭詩、送別詩等作為思維導圖中心節點,進行思維導圖的填充豐富古詩詞量。李白、杜甫其膾炙人口的詩詞很多,還可以“李白名詩”“杜甫名詩”等詩人為中心節點,以山水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思鄉詩等為一級分支,開枝散葉構建李白、杜甫等名詩集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加深對李白、杜甫以及其他詩人流傳千古詩詞的了解和傳承,豐富古詩量,提升詩詞文化素養。
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學習古詩詞,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充分自主預習,小組合作學習、小組課堂展示,教師課堂點撥引導,課后補充,學生成為了學習主體,課堂學習有效化提高;學生在通過做思維導圖的訓練中,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想象力得到提高。正因為思維導圖的特點,形象直觀,所以適合小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中運用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