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
摘要:圖式理論作為一種極具意義的學習模式,它應該在高中閱讀教學當中得到廣泛應用。圖式理論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讓學生以自己的實際情況為主體,構建對單詞、對閱讀的學習?;诖?,本文以圖式理論在高中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為題展開積極的討論。
關鍵詞:圖式理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在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當中,英語閱讀不僅僅是高中學習的重點,同時也是目前高中教師要十分重視的內容之一。閱讀是學生對一篇文章的理解,不僅僅是體現在對于單詞的理解,還有對字、詞、句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反映其英語的水平。基于此,下文從圖式理論的概述入手,探究如何將其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之中。
1圖式理論的概述
圖式理論一詞是來源于康德在1804年的一篇著作當中提出來的,經過時間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又出現了現在的圖式理論。圖式理論主要是指知識如何表現出來,以及對知識怎樣表現的,其有很獨特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應用。那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我們首先是基于閱讀文章當中的相關信息,然后再借助合適的圖式就能夠建立起以往經驗與現在經驗的聯系,以達到對于文章信息的提煉,對文章的理解。它是一種簡便高效的學習方式,也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到閱讀的內容。
2現階段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許多教師為了拉教學進度,所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采用的模式比較單一,比如很多教師就是采用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教師不可能顧及每個學生。尤其這樣的方式也不夠深入講解,所以學生也并未在課堂上深入的去理解文章,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自主的深入的學習,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主動的去思考,這樣的學習模式無疑把學生置于被動的狀態,讓學生的學習效率較為低下。其二,許多教師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理解存在偏頗,大部分教師只是把閱讀當作語法來講,缺少對學生閱讀方面的指導,導致許多學生并未深入對閱讀內容進行思考。除此之外,英語學習本身就是一門枯燥的語言學習,很多高中生為了考試而忽視了對其深入的研究,所以只是迫于考試、迫于老師的壓力而去學習、去閱讀,然而學生并未真正的愿意學習英語閱讀。
3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3.1以語言為基礎,構建語言圖式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主要是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學生要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瀏覽,需要學生知道一篇文章大致的內容,這對學生的英語基本功的要求較高,如果一個學生的語言能力比較低,那它就不能夠很好的去理解英語閱讀,而且不能夠順利的讀懂這篇文章。但是圖式理論的應用,它能夠讓學生應用語言圖式來借助一些短語和詞句,從而能夠根據相關的信息,對于文章的具體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雖然不能夠去理解具體的內容,但是能夠知道大致的內容,這無疑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積極的作用。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英語“The Olympic game”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圖式讓學生認識到“Jumping, Swimming”等運動項目,以此來幫助學生構建自下而上的圖式。這些圖式能夠喚起學生對以往單詞的理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通過這些簡單的單詞,對文章整體進行一個預測,能夠在心理上喚起學生對該文章所講的主題進行認識。這樣的教學更能夠讓學生的閱讀效率提高。
3.2利用內容圖式連接新舊知識
如果能夠激發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從舊知識入手,讓學生的閱讀成為一種舊知識的驗證過程,就能夠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以此來激發學生新舊內容的聯系,從而利用頭腦當中學生原有的圖式,能夠提升學生閱讀的效率。例如,教師在教學“Healthy eating”時,在教學之初,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引入一些飲食習慣問題,讓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課堂,學生通過這些動畫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飲食對健康有一定的重要性,從而就喚起了學生以往的生活經驗?;诖?,教師在引入主題“Do you think it important to have good eating habits”,以此來引領學生走進閱讀學習內容,能夠更好的喚起學生的興趣,而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閱讀學習當中。
3.3整體把握,完善圖式形式
圖式是指以一定的結構存在于人的大腦當中,由于圖式提供的是學生對于知識的基本框架,所以它在學生閱讀的過程當中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快速的去獲得信息。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將圖式的形式進行豐富,讓學生基于以往的圖式構建新的圖式。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閱讀思路更加清晰,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例如,教師在教學“Great scientists”時,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讓學生了解Jon snow為阻止霍亂蔓延所采取的步驟,并且推斷Jon snow作為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并舉例論證。對高二學生以往的圖式而言,他們對于霍亂以及Jon snow的了解甚少,那教師為了更好的促進閱讀,首先應該要呈現豐富的圖式,讓學生的圖式能夠在以往的圖式當中得到革新。例如,教師可以呈現袁隆平的圖片“who is he?what is he the achievement?”以此步步引導,為學生的新圖式做準備工作。這樣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能夠讓學生更加愿意融入到閱讀學習當中。
結束語
對于學生的背景知識缺乏以及閱讀能力較低,教師就可以采用各種圖式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起新舊知識的連接,幫助學生發展語言能力,指導學生靈活的運用圖式,以便能夠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更好的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胡紅梅.圖式理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甘肅教育,2020(01):86.
[2]金智芝.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9(2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