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婷
摘要: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而作為指導地位的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門課程自然是重中之重。本文以當前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為前提,嘗試對高校開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的創新進行闡述,希望能為促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的發展提供相關的借鑒。
關鍵詞:當代視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創新分析
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學說,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作為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活動,也理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通過研究剖析當下教學活動面臨的問題,嘗試探索應對的創新之策,最終提升高校思政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創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的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大學教育當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它的成功與否將直接決定著學生的成長、決定著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作為重要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能夠啟迪學生思想,幫助學生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引導當代大學生學會科學地認識、發現、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今后的社會生活當中去。特別是面對各種外來的思潮,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抵制各種錯誤言論的侵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是在大學教育當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因此需要不斷的改進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育質量和水平。
二、當前馬克思原理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比較傳統
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常以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為主,效率低下又容易引起學生反感,不能夠達到我們想要的教學狀態。特別是在大學公共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習慣把一些哲學方面的書籍作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的重要指導,僅僅以書本、以理論為中心,讓學生養成了比較傳統的思維方式,這導致許多學生出現了比較鮮明的教科書思維。很多學生不能夠把馬克思主義原理運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失去了原理實踐的意義[1]。同時,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能夠明確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真正含義,這可能就是導致一些學生會對該原理產生一些比較畏懼的心理,這讓他們很討厭學習這些原理,讓學習的效果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所以現在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理念。
(二)多媒體渠道輸入的挑戰
在科技快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互聯網已融入到大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同學們能夠獲得知識的途徑是更加多元化。網絡已成為大部分高校學生進行知識獲取的重要方式,這樣獲取到的知識內容具有豐富和個性化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知識亦不例外,微課、慕課、國家精品課程等優秀課程在成為高校教學活動的重要資源之外,也成為高校教師課堂教學的反光鏡。對比之余,高下立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人員自然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將壓力轉變為動力的,不斷嘗試課堂創新,以有趣的方式吸引學生,展現馬克思原理,勢在必行。這樣才有助于提升學生們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此外,多種思潮以“前衛”“新穎”的外殼涌入互聯網中,良莠不齊,個別大學生缺乏科學的視角去辨別真偽,這就對馬克思主義提出新的挑戰。作為高校重要思政課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的教學任重而道遠[2]。
三、當代視角下的創新發展
(一)積極地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當中,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應當要以人為本從教學理念開始革新。哲學的意義在于啟迪人生,幫助人們更加理性的去思考問題。在當今世界大環境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網絡化的不斷普及,人們越來越要求希望得到更加實用的知識。因此將來進行理論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當要重視對于實踐意義的探討,以人為本,從人的“社會人”屬性出發,尋找學生真正需要與渴望的切入點[3],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服務學生,為學生提供有益的理論與經驗。
(二)多途徑地豐富教學內容
基于當前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的過程當中存在教學內容過于空洞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應當要注重對于教學內容的創新。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教育雖然是理論性的教學,但是其卻來源于生活,應當要積極的從生活當中尋找素材。應當要更多的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選取學生感興趣、接地氣的身邊案例、國內外熱點事件作為現實素材,嘗試從學生視角出發,尋求共同話題,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三)有效地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不斷革新也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當中所應當要重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育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的感覺。因此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要更多地融入到現在社會發展當中去充分地利用互聯網、電子信息技術[4],開展微課教育、翻轉課堂等新形式;也可以史論結合,向學生補充相關的歷史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課堂上開展有效的討論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采用案例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原理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原理。這些都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效率。
結語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是各高校基礎課程之一,肩負著培育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通過對其教學理念、教學方內容、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而提高學生興趣、課堂效果,對開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01).
[2]蔡明干.論新媒體時代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十大轉變[J].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9,(12):62-65.
[3]姜波.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吸引力實效性路徑[J].智庫時代, 2020,(0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