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淮海經濟區”作為國家重點規劃區域,但中小企業比重較大,經濟發展滯后。本文以此為項目的研究基地,對該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及稅后效應進行調研分析,并多角度提供建議,以望為該地區的振興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淮海經濟區;中小企業;減稅降費
一、引文
淮海經濟特區由江蘇北部、山東南部、河南南部與安徽北部地區組成,這些區域都是各省的經濟谷地,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中小企業比重較大,產業結構不完善,對資本的吸引力較差。
為貫徹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力支持貧困地區發展,隨著新一輪減稅減費政策的實施,以此區域中小企業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進一步分析制約該地區發展的財稅問題,為完善發展機制,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建議,推進國家“十三五”計劃的實施。
二 、淮海經濟區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
(一)淮海經濟區的概括
淮海經濟區是國內最早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之一。位于沿海交通要道,是撬起國家“兩橫三縱”格局的重要支點。該區域占地17.8萬平方公里,近兩年人口達到1.34億人,分別占全國總面積的1.8%和總人口的9.75%。 淮海經濟區實力不足,GDP規模小,人均水平低,人均GDP僅占全國平均水平的3/4。
(二)中下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一方面,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該區域的中小企業發展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生存空間狹小,人才外流,資本短缺,加上當地配套的扶持政策不夠完善等導致抗風險能力較弱,融資困難等現象。
另一方面,企業僅憑借低成本的簡單運營方式,低端水平的管理和經營模式,難以突破技術創新,核心競爭力十分薄弱。
三、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對淮海經濟區中小企業的影響分析
(一)減稅降負的利好效應
2019年減稅降費是具有明顯傾斜的政策,與以前減稅政策相比較,不僅降稅規模更大,也突破了以往短期性、碎片化、局部性的短板,使該地區企業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更具有實質性與普惠性。
通過數據調查顯示,新一輪減稅降費實施以后,該地區中小企業納稅系統進行更新,減稅額度大增,縮減企業用工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體表現如下:
1.力度大,覆蓋面廣。直接降低增值稅稅率,保證企業稅負只減不增。以及19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個稅降稅政策等,為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市場主體降低經營壓力。
2.傾斜方向明確。此次減稅政策本著公平與效益原則,穩抓穩打,精準聚焦。特別是面對中小企業的實體經濟負擔重、利潤低等困難,降低稅率,體現了結構性減稅的政策導向。
3.簡明易行,企業真實受益。通過直接降低稅率、降低社保費率方式,并對小微企業實行普惠性的稅費減免,方便易行,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更直接、更強烈。
(二)減稅措施目前面臨的困境
在對淮海經濟區中小企業實證調研基礎上,對獲取的第一手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環境下,持續減稅降費效力的不明確性在實際運行中更加突出。
(1)中小企業稅費負擔結構不完善
為充分了解企業的稅費負擔狀況,小組成員對淮海經濟區135家中小企業享受減稅降費的情況展開了問卷調查,最終有效的企業樣本為120家。其中企業的結構規模與稅費負擔呈反比,隨著營業收入遞減,稅費比例依次升高。所以,企業規模越小,稅費負擔越重。
(2)減稅政策持續推進,但中小企業獲得感不強
近年來,國家在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惠企減負政策。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減稅的實質效應還取決于企業內部運營機制和地區市場環境,比如,由于該地區小規模納稅人比例較高,難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即使增值稅名義稅率從17%和11%下調到16%和10%,也大大削減了下調的效果。
(3)經濟下行,生產經營成本加劇
從該地區的GDP水平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資源短缺,人才外流等問題日益突出,造成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加劇。
四、中小企業減稅降費的路徑選擇
(一)優化企業稅負結構,完善稅收優惠政策
應區分不同規模的企業,減稅的重點是小微企業,而非中型企業。小微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在增加勞動就業,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真實地讓利于小微企業,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競爭壓力大等問題,才能更大限度地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社會投資與發展。
(二)減稅方向以企業所得稅為主
企業所得稅是直接稅,具有不可轉嫁性,對企業利潤總額進行征稅,實際上是國家對企業經營成果最終分配過程的參與。而增值稅作為可以轉嫁的流轉稅,企業的稅負最終會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相比之下,企業所得稅稅負更加明顯,減稅效果更加強烈。因此,在推進減稅降費的進程中,國家應該加大企業所得稅的減稅力度。
(三)多渠道加強政策宣傳力度
企業獲得感不強,一方面是納稅人對減稅政策理解深度不夠,另一方面政府的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可通過中央主流媒體,微博,報刊等各種新聞媒介進行加積極宣傳。
參考文獻:
[1]龐鳳喜,牛力.論新一輪減稅降費的直接目標及實現路徑 [J].稅務研究,2019(2).
[2]白景明,許文,何平.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J].熱點聚焦,2016(10).
[3]蔡方.中小企業減稅降費政策及效應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8(14).
[4]李望民,宋烜懿.減稅降費讓中小企業迸發更大活力[J].中國中小企業,2019(2).
作者簡介:
張蘭蘭(1996.05-),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徐州工程學院,金融學院。
基金項目: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淮海經濟特區中小型企業減稅降費的戰略性研究,項目編號:xcx2019171,項目負責人:張蘭蘭